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特色和优势 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
民建杭州市委会为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献计出力
发布时间:2016-09-26 14:44:48
|
作者:
自2011年换届以来,中国民主建国会杭州市委会在中共杭州市委和民建浙江省委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截至2016年8月底,杭州民建共有县级市委会1个,基层委员会8个,支部70个,会员总数1916人,平均年龄55.3岁,经济界会员1680人,占会员总数的87.7%,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会员1022人,占会员总数的53.3%。设有参政议政委员会、党建理论研究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三胞联络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6个专委会和企业家联谊会、律师联谊会、艺术院3个横向组织。
五年来,民建杭州市委会坚持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参加中共杭州市委召开的政党协商会议、市人大立法协商会、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市多党合作工作联席会议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组织会员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监督员认真履行职责,参加市委、市政协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质量监督、服务保障G20等检查视察活动,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年来,民建市委会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杭州”、“杭改十条”、“杭法十条”、“十三五”规划等重大行动、重大议题,组建专家队伍,深入走访会员企业和相关部门,形成47份调研报告。其中《关于振兴杭州传统历史名茶九曲红梅红茶的建议》获市领导批示并得到有效成果转化;《以‘浙八味’为先导打造中药材‘道地浙药’品牌》获省领导批转有关部门研究。深化特潜行业的参政议政品牌,连续九年召开特色潜力行业专题研讨会,对我市美食品质、女装转型等领域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分别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五年来,共收到信息2450篇,市委会编发信息812期,累计312期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等上级部门录用,获中央领导批示1次,省、市主要领导批示15次。
五年来,民建市委会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新领域,开展具有界别特色的社会服务。积极打造“思源工程”品牌,设立“民建慈善帮困金”、“民建思源人才成长公益资金”,积极开展援建赈灾、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系列活动,累计捐款捐物1.5亿余元,推进社会服务向纵深发展。积极支持四川芦山等灾区重建,发动会员企业家捐款捐物230余万元。积极响应全省开展“五水共治”倡议,定向捐资300万元。持续开展“爱心助学”和“园梦大学”等活动,会员企业家出资兴建4所民建希望学校,捐款捐物130万元,结对帮扶100余名贫困学生;义拍并募集善款355余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和青少年培训;会员企业资助浙江音乐学院建设1亿元,并设立600万元奖学金。连续10年组织会员律师在防空洞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五年来,民建市委会以建设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参政党为目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思想建设上,充分运用形势教育、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凝聚会员政治共识;走访慰问老会员,拍摄口述会史纪录片,开展庆祝民建市委会成立65周年“我与民建”主题征文活动,出版《杭州民建史志》。组织建设上,按照“整合资源、强化城区、优化行业、夯实基础”的指导思想,推进基层组织结构调整。成立富阳区支部,拓展基层组织发展空间。先后完成拱墅等8个城区总支换届及基层委员会成立工作。根据“十好”标准每年开展“先进支部”评选活动,5年有46个支部进入先进、鼓励和表扬行列,占支部总数66%。市委会被民建中央评为“民建全国先进集体”、“民建全国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和“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集体”。市委会机关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杭州市直单位文明机关”,荣获2015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工作先进单位。市政协民建界别小组连续4次被评为“五星级界别小组”。民建企业家联谊会荣获市红十字会“自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和“博爱奖先进集体”称号等。
截至2016年8月底,杭州民建共有县级市委会1个,基层委员会8个,支部70个,会员总数1916人,平均年龄55.3岁,经济界会员1680人,占会员总数的87.7%,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会员1022人,占会员总数的53.3%。设有参政议政委员会、党建理论研究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三胞联络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6个专委会和企业家联谊会、律师联谊会、艺术院3个横向组织。
五年来,民建杭州市委会坚持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参加中共杭州市委召开的政党协商会议、市人大立法协商会、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市多党合作工作联席会议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组织会员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监督员认真履行职责,参加市委、市政协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质量监督、服务保障G20等检查视察活动,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年来,民建市委会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杭州”、“杭改十条”、“杭法十条”、“十三五”规划等重大行动、重大议题,组建专家队伍,深入走访会员企业和相关部门,形成47份调研报告。其中《关于振兴杭州传统历史名茶九曲红梅红茶的建议》获市领导批示并得到有效成果转化;《以‘浙八味’为先导打造中药材‘道地浙药’品牌》获省领导批转有关部门研究。深化特潜行业的参政议政品牌,连续九年召开特色潜力行业专题研讨会,对我市美食品质、女装转型等领域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分别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五年来,共收到信息2450篇,市委会编发信息812期,累计312期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等上级部门录用,获中央领导批示1次,省、市主要领导批示15次。
五年来,民建市委会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新领域,开展具有界别特色的社会服务。积极打造“思源工程”品牌,设立“民建慈善帮困金”、“民建思源人才成长公益资金”,积极开展援建赈灾、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系列活动,累计捐款捐物1.5亿余元,推进社会服务向纵深发展。积极支持四川芦山等灾区重建,发动会员企业家捐款捐物230余万元。积极响应全省开展“五水共治”倡议,定向捐资300万元。持续开展“爱心助学”和“园梦大学”等活动,会员企业家出资兴建4所民建希望学校,捐款捐物130万元,结对帮扶100余名贫困学生;义拍并募集善款355余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和青少年培训;会员企业资助浙江音乐学院建设1亿元,并设立600万元奖学金。连续10年组织会员律师在防空洞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五年来,民建市委会以建设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参政党为目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思想建设上,充分运用形势教育、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凝聚会员政治共识;走访慰问老会员,拍摄口述会史纪录片,开展庆祝民建市委会成立65周年“我与民建”主题征文活动,出版《杭州民建史志》。组织建设上,按照“整合资源、强化城区、优化行业、夯实基础”的指导思想,推进基层组织结构调整。成立富阳区支部,拓展基层组织发展空间。先后完成拱墅等8个城区总支换届及基层委员会成立工作。根据“十好”标准每年开展“先进支部”评选活动,5年有46个支部进入先进、鼓励和表扬行列,占支部总数66%。市委会被民建中央评为“民建全国先进集体”、“民建全国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和“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集体”。市委会机关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杭州市直单位文明机关”,荣获2015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工作先进单位。市政协民建界别小组连续4次被评为“五星级界别小组”。民建企业家联谊会荣获市红十字会“自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和“博爱奖先进集体”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