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18:04:56
小“名堂”里的大名堂
——记温州市委会调研团队
发布时间:2014-11-19 11:04:32
|
作者: 温建言
在闹中取静的温州市府路大自然家园北门附近,有一家外表极不起眼的“名堂”会所,这里经常有那么一些人,三五个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往往一聊就到深夜。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聚会,谈论的也不是吃喝玩乐。说起来,他们热衷的话题似乎非常严肃——温州怎么了、民企怎么办、金改怎么搞等等。是的,您猜对了,他们就是民建温州市委会调研委的骨干!如果再告诉您,得到赵洪祝、夏宝龙、李强等领导重视的《关于浙江民企传承与发展的意见与建议》是在这里诞生的;推动温州扶持电子商务“1+X”政策出台的重点提案《关于加快电子商务生态链建设,推动温州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是在这里形成的;获得李克强总理、俞正声主席分别批示的社情民意信息《应尽快采取措施防止新一波“互保联保”危机漫延和情况恶化》是在这里得到的灵感。您一定会说,这个小“名堂”里还真有大名堂!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履职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温州市委会花了不少心思,强力推进参政议政工作,从成立机构、培养队伍、建章立制等方方面面做了些探索,成绩非常明显,有突破,有创新,也基本树立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有效的工作就是组建调研委,培养了一批参政议政骨干。这个团队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连续多年被授予调研工作特别贡献奖的方岩,和近年升起的一颗璀璨耀眼的信息工作新星江衍妙,以及调研工作的“大管家”和幕后英雄项信。他们三人被称为温州调研工作的“三剑客”,而在他们背后是一个热心、活力、能干、务实的团队。
活力初显——小荷才露尖尖角
2010年,市委会成立调研工作委员会,由会员中调研能力强、热情高的骨干,包括专家学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家及其他行业精英等组成一个互补的群体,时有委员25人。同时,实行分管副主委、专职副主委、机关处室齐抓共管,形成人人重视参政议政的氛围。班子始建,即初露锋芒。市委统战部党外人士诤友建言调研活动中,市委会提交的成果有18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名列前茅,获得了唯一的优秀组织奖。接着信息工作也传来捷报,由张寒冬撰稿,项信修改的社情民意信息《威海海景房在温骗购影响恶劣,建议政府部门介入调查》得到时任市长赵一德批示,要求市工商、房管部门介入,依法依规处置。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委员的参政议政热情。调研委首任主任金海峰以及副主任周晖、王任、方岩、项信等人开始频繁地开碰头会,商讨运行机制和课题分配,人人都把这项工作当作沉甸甸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调研委活力初显。2011年,市委换届后,进一步加强了调研委的力量,委员扩大到了51人,在原来班底上增加鲁丹萍为副主任,方岩任副主任兼秘书长。并且在分管副主委金克明的主持下字斟句酌制定了《调研委工作规程》,要求委员每年要参与一个课题调研,提供一篇社情民意信息,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和要求,完善工作机制。
氛围渐成——接天莲叶无穷碧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入了门后,反而觉得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委员们都非常渴求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于是,2011年调研委组织了赴台州、绍兴学习取经活动,邀请省委会副主委车晓端、省委会调研处王志强、台州市委会副主委辛涌为委员培训参政议政知识和信息写作技巧。2012年邀请市政协研究室叶繁老师作信息工作专题培训。2013年又请省委会调研处王志强主讲“献言中国梦”信息培训。徐育斐主委还亲自带领团队赴厦门学习取经。通过学习,既掌握了具体技巧,开阔了视野;也鼓舞了信心,调动了积极性;更促进了市委会与省委会、市政协相关业务处室的互动。调研团队的力量在不断积聚,开始涌现出杨福明、张寒冬、王国定、郭伟林、苏彩权等一批骨干。而江衍妙,就是这一批骨干中的佼佼者。他写的信息,量多、质好、采用率高。2012年,他一人的信息有10多篇,其中被民建中央采用的有5篇。同时,他的多篇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市区相关部门的肯定。2013年,江衍妙的信息接连被全国政协采用3篇、民建中央采用7篇。刚有一篇《应防止迅速膨胀的“影子银行”危及金融稳定》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又有一篇《建议以“资产证券化”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金融改革》获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批示,促进了国务院在资产证券化政策和“一行三会”的联席会议机制规则的出台。方岩则专注于调研,基本上承担起市委会的主要调研任务,每年为市委会提供的团体提案和大会发言都在三个以上。《温州中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加快发展我省(市)传统产业高端制造的建议》《发展温州电商重在模式创新》等调研撑起了民建在市“两会”及诤友建言活动中的党派形象。
累累硕果更是带动全会热情,在王任、邵豪哲等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市委会制定调研成果、社情民意信息稿费制度,设立了“大成杯”、“泰力杯”奖励基金,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表彰。2014年初,市委会副主委庞健慷慨设立“鸿运调研奖”基金,支持重点课题和重要调研活动的开展,奖励制度逐步完善。
步入佳境——映日荷花别样红
2013年初,调研委召开全体会议,以课题和兴趣不固定地将委员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讨论,认领课题。不但调动了委员的积极性,也吸引了许多不是委员的积极分子热心参与。调研委对参政议政热情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市委会又进一步调整和健全调研委班子和结构,金海峰由于援疆辞去了主任一职,由方岩任主任,增补了市外办副主任周怀中、新机电器董事长水寿松为副主任,江衍妙任副主任兼秘书长,张寒冬、郭伟林、庄庆山为副秘书长。根据研究方向和领域,设立产业经济部、区域金融部、城建法制部和民生教育部。调研委开始朝着专业化、精英化方向提升,并在发展培养一批主要骨干上下功夫,有意识地挖掘有一定写作能力、参政议政热情高的会员,结合会员的专长,培养“苗子”,主动约稿,锻炼一个,成熟一个。依托调研委主任方岩的“名堂”会所,打造调研委之家,经常约谈骨干,互相启发。金利泰、李芍、易淼清、卓坚红、应晓华、庄庆山、洪国赢……许许多多的有心人成了这里的常客,方岩、江衍妙、项信三人,更是经常性地为了某一篇稿子,互相提问,启发思路,形成条理,再由一人执笔成稿,一聊就到深夜。许多好的信息都是三五个人,边喝茶边提建议,一个晚上基本就形成初稿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调研委一班人,在这个小小的“名堂”会所里,还真搞出了不少大名堂。
据统计,调研委成立以来的四年里,市委会提交市“两会”人大建议97件,提案162件。其中大会发言31篇,团体提案23件,优秀建议2件,优秀提案3件,重点提案3件,得到市领导批示的有10多件。完成调研课题100余篇,其中诤友建言成果44篇,获特别奖2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11篇。被采用信息近120篇,其中全国政协采用5篇,民建中央27篇,有3篇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市委会连续被评为全省参政议政先进集体,省信息工作三等奖、二等奖;被温州市政协评为信息工作一等奖,在省市的信息排名均已名列前茅。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履职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温州市委会花了不少心思,强力推进参政议政工作,从成立机构、培养队伍、建章立制等方方面面做了些探索,成绩非常明显,有突破,有创新,也基本树立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有效的工作就是组建调研委,培养了一批参政议政骨干。这个团队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连续多年被授予调研工作特别贡献奖的方岩,和近年升起的一颗璀璨耀眼的信息工作新星江衍妙,以及调研工作的“大管家”和幕后英雄项信。他们三人被称为温州调研工作的“三剑客”,而在他们背后是一个热心、活力、能干、务实的团队。
活力初显——小荷才露尖尖角
2010年,市委会成立调研工作委员会,由会员中调研能力强、热情高的骨干,包括专家学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家及其他行业精英等组成一个互补的群体,时有委员25人。同时,实行分管副主委、专职副主委、机关处室齐抓共管,形成人人重视参政议政的氛围。班子始建,即初露锋芒。市委统战部党外人士诤友建言调研活动中,市委会提交的成果有18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名列前茅,获得了唯一的优秀组织奖。接着信息工作也传来捷报,由张寒冬撰稿,项信修改的社情民意信息《威海海景房在温骗购影响恶劣,建议政府部门介入调查》得到时任市长赵一德批示,要求市工商、房管部门介入,依法依规处置。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委员的参政议政热情。调研委首任主任金海峰以及副主任周晖、王任、方岩、项信等人开始频繁地开碰头会,商讨运行机制和课题分配,人人都把这项工作当作沉甸甸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调研委活力初显。2011年,市委换届后,进一步加强了调研委的力量,委员扩大到了51人,在原来班底上增加鲁丹萍为副主任,方岩任副主任兼秘书长。并且在分管副主委金克明的主持下字斟句酌制定了《调研委工作规程》,要求委员每年要参与一个课题调研,提供一篇社情民意信息,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和要求,完善工作机制。
氛围渐成——接天莲叶无穷碧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入了门后,反而觉得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委员们都非常渴求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于是,2011年调研委组织了赴台州、绍兴学习取经活动,邀请省委会副主委车晓端、省委会调研处王志强、台州市委会副主委辛涌为委员培训参政议政知识和信息写作技巧。2012年邀请市政协研究室叶繁老师作信息工作专题培训。2013年又请省委会调研处王志强主讲“献言中国梦”信息培训。徐育斐主委还亲自带领团队赴厦门学习取经。通过学习,既掌握了具体技巧,开阔了视野;也鼓舞了信心,调动了积极性;更促进了市委会与省委会、市政协相关业务处室的互动。调研团队的力量在不断积聚,开始涌现出杨福明、张寒冬、王国定、郭伟林、苏彩权等一批骨干。而江衍妙,就是这一批骨干中的佼佼者。他写的信息,量多、质好、采用率高。2012年,他一人的信息有10多篇,其中被民建中央采用的有5篇。同时,他的多篇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市区相关部门的肯定。2013年,江衍妙的信息接连被全国政协采用3篇、民建中央采用7篇。刚有一篇《应防止迅速膨胀的“影子银行”危及金融稳定》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又有一篇《建议以“资产证券化”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金融改革》获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批示,促进了国务院在资产证券化政策和“一行三会”的联席会议机制规则的出台。方岩则专注于调研,基本上承担起市委会的主要调研任务,每年为市委会提供的团体提案和大会发言都在三个以上。《温州中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加快发展我省(市)传统产业高端制造的建议》《发展温州电商重在模式创新》等调研撑起了民建在市“两会”及诤友建言活动中的党派形象。
累累硕果更是带动全会热情,在王任、邵豪哲等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市委会制定调研成果、社情民意信息稿费制度,设立了“大成杯”、“泰力杯”奖励基金,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表彰。2014年初,市委会副主委庞健慷慨设立“鸿运调研奖”基金,支持重点课题和重要调研活动的开展,奖励制度逐步完善。
步入佳境——映日荷花别样红
2013年初,调研委召开全体会议,以课题和兴趣不固定地将委员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讨论,认领课题。不但调动了委员的积极性,也吸引了许多不是委员的积极分子热心参与。调研委对参政议政热情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市委会又进一步调整和健全调研委班子和结构,金海峰由于援疆辞去了主任一职,由方岩任主任,增补了市外办副主任周怀中、新机电器董事长水寿松为副主任,江衍妙任副主任兼秘书长,张寒冬、郭伟林、庄庆山为副秘书长。根据研究方向和领域,设立产业经济部、区域金融部、城建法制部和民生教育部。调研委开始朝着专业化、精英化方向提升,并在发展培养一批主要骨干上下功夫,有意识地挖掘有一定写作能力、参政议政热情高的会员,结合会员的专长,培养“苗子”,主动约稿,锻炼一个,成熟一个。依托调研委主任方岩的“名堂”会所,打造调研委之家,经常约谈骨干,互相启发。金利泰、李芍、易淼清、卓坚红、应晓华、庄庆山、洪国赢……许许多多的有心人成了这里的常客,方岩、江衍妙、项信三人,更是经常性地为了某一篇稿子,互相提问,启发思路,形成条理,再由一人执笔成稿,一聊就到深夜。许多好的信息都是三五个人,边喝茶边提建议,一个晚上基本就形成初稿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调研委一班人,在这个小小的“名堂”会所里,还真搞出了不少大名堂。
据统计,调研委成立以来的四年里,市委会提交市“两会”人大建议97件,提案162件。其中大会发言31篇,团体提案23件,优秀建议2件,优秀提案3件,重点提案3件,得到市领导批示的有10多件。完成调研课题100余篇,其中诤友建言成果44篇,获特别奖2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11篇。被采用信息近120篇,其中全国政协采用5篇,民建中央27篇,有3篇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市委会连续被评为全省参政议政先进集体,省信息工作三等奖、二等奖;被温州市政协评为信息工作一等奖,在省市的信息排名均已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