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4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4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4年5期
老人饮茶有讲究 饮茶六大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4-12-18 10:32:52
  |  
作者:
    生活中老人最爱喝茶,有事没事就会泡泡茶喝喝茶,但是老人喝茶也有讲究,老人喝茶要把握对时间,在某种情况下喝茶可能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老人喝茶养生,喝茶成为很多老人们的生活习惯,喝茶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不过喝茶也是有讲究的,老人喝茶六大禁忌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饭前饭后不饮。饭前饭后20分钟左右不宜饮茶,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空腹饮茶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胃黏膜炎。正确的做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慢慢小口品饮,并续水两到三次。
    量多不饮。大量液体进入血管,本身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再加上茶中的咖啡碱、茶碱都是兴奋剂,会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老人心脏功能较差,特别是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喝茶多,会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另外,大量饮用浓茶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胃不好的老人尤其要注意。
    浓茶不饮。很多老人喜欢浓茶。但茶叶中含有鞣酸,鞣酸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因此,常喝浓茶会阻碍铁的吸收,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老人更要注意。相比淡茶,浓茶所含的咖啡因也容易过量,造成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建议每次泡茶量2克左右。
    睡前不饮。茶有提神兴奋、利尿作用。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所以晚间不要喝茶,以免兴奋失眠、多尿,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2小时内就不宜再饮茶,口渴的话改为饮白开水。
    隔夜不饮。饮茶以现泡现饮为好,茶水放久了不仅保健成分减弱,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泡好后若放置太久,茶汤还会因氧化和微生物繁殖而变质,喝了对身体有害无益。因此切不可喝隔夜茶。
    服药不饮。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老年朋友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以及和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等药物时,不宜用茶水送药,以免影响药效。而中药人参、党参、元胡、曼陀罗、川牛膝、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
                              ——摘自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