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会史微课堂·第1课 民建成立的时代背景
发布时间:2019-02-20 10:44:14
|
作者:
我们从民建7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撷取了反映主要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人物,编撰成会史微课堂讲稿,以微见著,以点窥面,在讲述民建故事、介绍民建人物中,勾勒会史概貌,以方便会员更通俗易懂地学习会的简史和基本知识,了解为会的事业作出贡献的前辈先贤,继承和弘扬会的共同价值理念,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迎接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把会的事业推向前进。微课堂共60篇,每篇文字不长,均在千字以内,所以称“微”。现通过会刊推送,邀您一起来上民建会史课!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也是在国共两党对立斗争的基本格局下逐步形成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对内实行内战独裁,对外实行妥协投降政策,不仅激起了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也激起了国民党左派和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的坚决反对,一些民主党派的早期组织开始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及爱国人士纷纷成立政党组织,积极投入全国抗日救亡的洪流。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又有一些新的民主党派组织相继成立,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
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同样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并逐渐团结联合起来,组成各类社团,其中有以黄炎培为领袖,由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系和团结起来的一批文教界和民族工商界爱国人士组成的“职教派”,和以胡厥文为代表,由抗战时期从东部沿海迁往四川等地的民族工商企业组成的“迁川工厂联合会”等。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盼望国家走上和平统一、独立富强、民主自由的道路,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中振兴民族工商业。但是,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使他们的希望最终成为泡影。面对严酷现实,民族工商界的代表人士感到靠实业救国的理想并不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能为民族工商业拓展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既能在民主团结、和平建国中发挥作用,又能维护切身利益的政治组织,开始酝酿成立政治团体。
1945年12月16日,一批民族工商业者、金融界代表人士,和与工商界有密切联系的文教界中上层知识分子等聚集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举行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一个以民族工商实业家和其所联系的文教界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政党,宣告诞生。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也是在国共两党对立斗争的基本格局下逐步形成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对内实行内战独裁,对外实行妥协投降政策,不仅激起了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也激起了国民党左派和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的坚决反对,一些民主党派的早期组织开始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及爱国人士纷纷成立政党组织,积极投入全国抗日救亡的洪流。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又有一些新的民主党派组织相继成立,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
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同样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并逐渐团结联合起来,组成各类社团,其中有以黄炎培为领袖,由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系和团结起来的一批文教界和民族工商界爱国人士组成的“职教派”,和以胡厥文为代表,由抗战时期从东部沿海迁往四川等地的民族工商企业组成的“迁川工厂联合会”等。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盼望国家走上和平统一、独立富强、民主自由的道路,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中振兴民族工商业。但是,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使他们的希望最终成为泡影。面对严酷现实,民族工商界的代表人士感到靠实业救国的理想并不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能为民族工商业拓展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既能在民主团结、和平建国中发挥作用,又能维护切身利益的政治组织,开始酝酿成立政治团体。
1945年12月16日,一批民族工商业者、金融界代表人士,和与工商界有密切联系的文教界中上层知识分子等聚集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举行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一个以民族工商实业家和其所联系的文教界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政党,宣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