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18:37:52
发挥平台作用 精准助推脱贫攻坚战
——民建中央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浙江省民建企业家协会风采展示
发布时间:2020-08-03 16:24:59
|
作者:
近年来,浙江省民建企业家协会将脱贫工作列为每年重点工作,紧密围绕民建中央和省委会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积极参与并组织对民建中央黔西县、丰宁县的定点扶贫和祯埠乡、浙江省“双百村结对行动”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协会通过整合协会会员企业家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智力优势,做好会员企业的“服务”工作,会员企业反哺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使会员企业家成为定点帮扶的生力军。
区域精准,以民建中央定点帮扶地区和省委会结对扶贫点为重点,开展扶贫帮困
浙江民建把黔西作为长期帮扶基地,省委会主委陈小平、时任专职副主委郭吉丰先后到黔西考察指导扶贫工作,带领会员企业家到黔西参加“毕节试验区生态产业发展峰会”、百企黔西行、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省委会副主委张明华先后7次带领企业家赴黔西开展扶贫调研。
全省民建还建立了多个扶贫基金,通过基金先后援建了铁石乡民族小学“同心·思源”教学楼、乌骡坝镇民族村文化中心等。截止去年底,通过基金援助黔西扶贫项目金额超过300万元,并为黔西新仁乡化屋村、观音洞镇元庆村再次募集扶贫资金300多万元。
丰宁县是民建中央结对帮扶定点县,今年5月中旬,协会组织民建会员企业家一行10人,赴丰宁县开展考察投资环境,了解投资项目,对接精准帮扶具体举措,同时也采购了5万元的特色农副产品助力消费扶贫。在先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协会积极协调资源、募集资金,谋划扶贫项目3个,帮扶工作有了新进展。
2012年起,协会开始结对祯埠乡5个经济薄弱村,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不仅提供扶贫资金,还为扶贫开发提供解决方案。陈小平主委3次带领民建会员及企业家到祯埠乡指导扶贫攻坚工作,在祯埠村通村桥梁被山共冲毁后,迅速组织民建会员捐资60余万建设桥梁,其中协会从自有留存资金捐赠25万元,现已完成建设。
在对遂昌县三仁乡好川村和龙游沐尘乡梧村村两个村的帮扶中,陈小平主委多次带领机关同志、会内专家以及青年企业家深入考察,了解集体经济发展困难,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组织企业家结对帮扶。
项目精准,带领意向会员企业进行扶贫考察,探索服务经济新模式
协会立足浙江与扶贫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资源禀赋互补条件,以产业项目为导向,牵线搭桥做好红娘。对应黔西项目库,组织潜在意向会员企业家到黔西进行实地考察,帮助引进浙江优秀县域城市开发运营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商。
在省委会协调下,会员企业义乌润石置业有限公司到黔西县开发“同心城市综合体”项目,帮助引进资金20多亿元,富民强县工程。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带动当地数万人就业,有力促进了黔西县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新型城市化进程。董事长陈海彬还个人捐资100万建设了“智慧黔西·同心扶贫”云平台,通过扶贫项目上网、政府后台监督、受助者帮扶者实时交互等方式提高了扶贫实效。
方式精准,由点对点输血式扶贫向区域性造血式扶贫转变,聚焦重点对象重点项目,长期跟进
衢州民建及企业家长期帮扶少数民族乡龙游县沐尘畲族乡,帮助招商引资,发展来料加工、农村电商、农家乐、林下经济等,综合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技能帮扶等“造血”式帮扶举措,将沐尘乡打造成全省民族发展样板。
黄旗镇乐国窝铺村乡村振兴果蔬大棚项目,流转土地20亩,建设大棚蔬菜瓜果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50万元。“一村一品”培育果蔬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村民土地分红及劳务收入。美丽乡村整治提升项目,拟项目总投资约30万元,帮助打井、建设公共厕所,和道路硬化、绿化带等,整村整体进行改造提升。
浙江电商网络助力丰宁消费扶贫项目,利用浙江电商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以微信平台“好惠买”小程序商城为电商主体,以百度平台“度城好物”作为宣传渠道,丰宁平台公司+专业合作社作为供货渠道,由浙江国技互联公司作为服务商,帮助组建电商团队,形成供货商、网商、服务商“三商”联动的电商产业链条,以电商包销的市场化方式促进消费扶贫。
平台精准,紧紧依托浙江民建企业家协会,通过省市联动,整合社会服务资源
2011年浙江省委会发起成立了浙江省民建企业家协会,并先后推动成立7个市级民建企业家协会,将原先零、散、小的扶贫帮困活动有效整合,并统筹到民建“思源工程”品牌下,打造浙江民建社会服务整体形象。协会发挥智力优势,成立法律、科技、经济、审计、金融等多个专业服务组,为会员企业开展政策咨询、转型支招、融资对接、维护权益等多种服务;成立机械、建筑和互联网等行业专委会,开展会内行业交流合作;举办“创新创业”“互联网+”“传统制造的转型之路”等专题沙龙,开展头脑风暴;举办民建会员企业专场招聘会,帮助企业招才引资。省委会联合协会加强对青年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和引导,每年举办青年企业家培训班,近三年来累计培训175人次。在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省委会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将青年企业家会员作为近年来社会服务工作骨干力量,积极发挥青年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致富思源。
充分发挥我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较多的优势,从全省到地方,多样化地开展资金、科技、医疗、教育、就业特色扶贫:
资金扶贫。全省民建还建立了多个扶贫基金,如会员企业今新集团向江北区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设立“今新”扶贫帮困基金;温州会员企业设立“报喜鸟慈善基金”2000万元等等。
科技扶贫。邀请农业专家到丽水云和,对农户油茶林改造项目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授油茶疏枝、疏果技术。定期组织专家下乡开展科技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有关文化、医疗卫生、科学养蚕等科普图书,受到广泛欢迎。关心少数民族村脱贫,出资引进技术和设备帮助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
医疗扶贫。我省绍兴、丽水等地组织经常组织会内医疗专家到偏远乡镇开展医疗下乡,与乡村医院建立结对关系,长期派送医护会员下乡坐诊。宁波民建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困难家庭免费治疗和手术。很多医卫界会员与乡村医院建立长期联系,定期到贫困山区开展医护知识讲座和巡诊工作。
教育扶贫。近年来,浙江民建各级组织广泛开展教育扶贫。3年来各级组织和会员累计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共捐建学校(教学楼)10余所,帮扶贫困学生6200多人次。会员企业也以各种方式开展助学活动。
就业扶贫。浙江民建每年组织会内优秀企业到高校举办招聘会,目前已累计举办4届,提供岗位5000多个很多岗位重点招聘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各级民建会员企业也在日常的招聘活动中,帮助很多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就业问题。
区域精准,以民建中央定点帮扶地区和省委会结对扶贫点为重点,开展扶贫帮困
浙江民建把黔西作为长期帮扶基地,省委会主委陈小平、时任专职副主委郭吉丰先后到黔西考察指导扶贫工作,带领会员企业家到黔西参加“毕节试验区生态产业发展峰会”、百企黔西行、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省委会副主委张明华先后7次带领企业家赴黔西开展扶贫调研。
全省民建还建立了多个扶贫基金,通过基金先后援建了铁石乡民族小学“同心·思源”教学楼、乌骡坝镇民族村文化中心等。截止去年底,通过基金援助黔西扶贫项目金额超过300万元,并为黔西新仁乡化屋村、观音洞镇元庆村再次募集扶贫资金300多万元。
丰宁县是民建中央结对帮扶定点县,今年5月中旬,协会组织民建会员企业家一行10人,赴丰宁县开展考察投资环境,了解投资项目,对接精准帮扶具体举措,同时也采购了5万元的特色农副产品助力消费扶贫。在先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协会积极协调资源、募集资金,谋划扶贫项目3个,帮扶工作有了新进展。
2012年起,协会开始结对祯埠乡5个经济薄弱村,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不仅提供扶贫资金,还为扶贫开发提供解决方案。陈小平主委3次带领民建会员及企业家到祯埠乡指导扶贫攻坚工作,在祯埠村通村桥梁被山共冲毁后,迅速组织民建会员捐资60余万建设桥梁,其中协会从自有留存资金捐赠25万元,现已完成建设。
在对遂昌县三仁乡好川村和龙游沐尘乡梧村村两个村的帮扶中,陈小平主委多次带领机关同志、会内专家以及青年企业家深入考察,了解集体经济发展困难,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组织企业家结对帮扶。
项目精准,带领意向会员企业进行扶贫考察,探索服务经济新模式
协会立足浙江与扶贫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资源禀赋互补条件,以产业项目为导向,牵线搭桥做好红娘。对应黔西项目库,组织潜在意向会员企业家到黔西进行实地考察,帮助引进浙江优秀县域城市开发运营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商。
在省委会协调下,会员企业义乌润石置业有限公司到黔西县开发“同心城市综合体”项目,帮助引进资金20多亿元,富民强县工程。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带动当地数万人就业,有力促进了黔西县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新型城市化进程。董事长陈海彬还个人捐资100万建设了“智慧黔西·同心扶贫”云平台,通过扶贫项目上网、政府后台监督、受助者帮扶者实时交互等方式提高了扶贫实效。
方式精准,由点对点输血式扶贫向区域性造血式扶贫转变,聚焦重点对象重点项目,长期跟进
衢州民建及企业家长期帮扶少数民族乡龙游县沐尘畲族乡,帮助招商引资,发展来料加工、农村电商、农家乐、林下经济等,综合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技能帮扶等“造血”式帮扶举措,将沐尘乡打造成全省民族发展样板。
黄旗镇乐国窝铺村乡村振兴果蔬大棚项目,流转土地20亩,建设大棚蔬菜瓜果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50万元。“一村一品”培育果蔬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村民土地分红及劳务收入。美丽乡村整治提升项目,拟项目总投资约30万元,帮助打井、建设公共厕所,和道路硬化、绿化带等,整村整体进行改造提升。
浙江电商网络助力丰宁消费扶贫项目,利用浙江电商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以微信平台“好惠买”小程序商城为电商主体,以百度平台“度城好物”作为宣传渠道,丰宁平台公司+专业合作社作为供货渠道,由浙江国技互联公司作为服务商,帮助组建电商团队,形成供货商、网商、服务商“三商”联动的电商产业链条,以电商包销的市场化方式促进消费扶贫。
平台精准,紧紧依托浙江民建企业家协会,通过省市联动,整合社会服务资源
2011年浙江省委会发起成立了浙江省民建企业家协会,并先后推动成立7个市级民建企业家协会,将原先零、散、小的扶贫帮困活动有效整合,并统筹到民建“思源工程”品牌下,打造浙江民建社会服务整体形象。协会发挥智力优势,成立法律、科技、经济、审计、金融等多个专业服务组,为会员企业开展政策咨询、转型支招、融资对接、维护权益等多种服务;成立机械、建筑和互联网等行业专委会,开展会内行业交流合作;举办“创新创业”“互联网+”“传统制造的转型之路”等专题沙龙,开展头脑风暴;举办民建会员企业专场招聘会,帮助企业招才引资。省委会联合协会加强对青年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和引导,每年举办青年企业家培训班,近三年来累计培训175人次。在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省委会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将青年企业家会员作为近年来社会服务工作骨干力量,积极发挥青年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致富思源。
充分发挥我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较多的优势,从全省到地方,多样化地开展资金、科技、医疗、教育、就业特色扶贫:
资金扶贫。全省民建还建立了多个扶贫基金,如会员企业今新集团向江北区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设立“今新”扶贫帮困基金;温州会员企业设立“报喜鸟慈善基金”2000万元等等。
科技扶贫。邀请农业专家到丽水云和,对农户油茶林改造项目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授油茶疏枝、疏果技术。定期组织专家下乡开展科技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有关文化、医疗卫生、科学养蚕等科普图书,受到广泛欢迎。关心少数民族村脱贫,出资引进技术和设备帮助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
医疗扶贫。我省绍兴、丽水等地组织经常组织会内医疗专家到偏远乡镇开展医疗下乡,与乡村医院建立结对关系,长期派送医护会员下乡坐诊。宁波民建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困难家庭免费治疗和手术。很多医卫界会员与乡村医院建立长期联系,定期到贫困山区开展医护知识讲座和巡诊工作。
教育扶贫。近年来,浙江民建各级组织广泛开展教育扶贫。3年来各级组织和会员累计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共捐建学校(教学楼)10余所,帮扶贫困学生6200多人次。会员企业也以各种方式开展助学活动。
就业扶贫。浙江民建每年组织会内优秀企业到高校举办招聘会,目前已累计举办4届,提供岗位5000多个很多岗位重点招聘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各级民建会员企业也在日常的招聘活动中,帮助很多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