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史微课堂·第23课】一届二中全会和反右运动
发布时间:2021-03-17 17:14:30
|
作者: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在谈到党与非党关系时,他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9月,中共八大明确要求全党“必须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继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这样,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一项基本方针被确定下来。
1956年10月,民建筹备一届二次中央全会期间,出现了对若干主要原则问题的思想分歧,主要是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是否还存在两面性的问题。章乃器等提出了一些观点,引起了会内的争论。鉴于问题层次深、涉及面广,民建中央从10月11日至29日,连续举行15次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进行自由论证。
11月5日至16日,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正式举行。会议期间,主要围绕章乃器提出的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问题展开了争论。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讨论当前几个主要原则问题的决议》,指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还是存在的。但这种两面性中积极的一面在不断地增长和扩大,消极的一面在不断地减少和缩小。
1956年11月以后,中共开展了整风运动,后又转变为反右派斗争。民建和全国工商联立即组织召开常委联席会议,推动工商界的反右运动。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给民主党派和多党合作带来了消极影响。
1956年10月,民建筹备一届二次中央全会期间,出现了对若干主要原则问题的思想分歧,主要是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是否还存在两面性的问题。章乃器等提出了一些观点,引起了会内的争论。鉴于问题层次深、涉及面广,民建中央从10月11日至29日,连续举行15次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进行自由论证。
11月5日至16日,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正式举行。会议期间,主要围绕章乃器提出的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问题展开了争论。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讨论当前几个主要原则问题的决议》,指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还是存在的。但这种两面性中积极的一面在不断地增长和扩大,消极的一面在不断地减少和缩小。
1956年11月以后,中共开展了整风运动,后又转变为反右派斗争。民建和全国工商联立即组织召开常委联席会议,推动工商界的反右运动。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给民主党派和多党合作带来了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