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续影响下,企业生存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金融活水如何浇灌“实体之花”,特别是如何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4月1日下午,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指导,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办,浙江省民建企业家协会和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十七期同舟经济圆桌论坛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举行。围绕3月中旬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业内专家和企业家们共同探讨了金融如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共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民建省委会副主委、省民建企业家协会会长、浙商创投董事长陈越孟,浙江股权服务集团董事长蒋潇华,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浙江证监局等相关领导以及20余位党派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由民建省直属综合十支部主委、浙江威特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建主持。
为更好地帮助党派企业家理解政策,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政策研究处副处长范俊浩对《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示范区的意见》进行了解读,浙江证监局综合业务三处三级调研员汪盈介绍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及发展情况。
浙江股权服务集团副总裁王良荣介绍,近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呈现三个层次。即以沪、深、京三大证券交易所为顶层龙头,聚集一批规模较大的上市企业;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作为中坚力量,整合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各地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则深入地方,统筹下沉市场,服务量大面广的小微成长性、科技型、专精特新等企业。“目前浙江上市企业主要集中于沪、深等交易板块,对于新三板市场和区域性市场积极性普遍不高,同时,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交易不活跃、融资能力不足的情况也成为中小企业‘离场’的主要因素。”王良荣分析透露,未来将在服务好挂牌企业的基础上,计划引进更多券商、投资机构、中介服务商,拓展中小微企业“朋友圈”,提高服务能力,增加挂牌企业的获得感。
与此同时,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开市也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契机。北交所华东基地首席代表林晗介绍,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构建了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安排,相较于传统的上市标准,支持“更早、更小、更新”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极大拓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覆盖面,为浙江省内广大中小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提供机遇,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广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首个在北交所上市的杭州企业。广脉科技董事长赵国民用三个“三年”概括其公司发展历程:起步前三年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生存期,中间三年是平台整理期,后三年需要快速发展并登上资本市场的班车。“北交所的规范化程度与主板上市公司要求一样高,而规范化运作、治理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就意味着高额的成本。”赵国民建议中小微企业如果有资本市场计划,就需要早做规范规划,严格入市标准不仅对企业本身、而且对整体股权市场环境优化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更多基层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业界专家认为用好地方金融扶持政策是关键。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企业、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运作,除了内核强化,外部助推同样重要。”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提出,相关金融机构可进一步提升行业精准性和服务性,除了高精尖企业,加大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关注度,深化对三农产业的金融服务,将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呼声传递到全社会。
(来源:中新社、社会服务部、省民建企业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