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3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高层对话会在浙江金华永康市举行。民建中央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郝明金,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陈小平,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王晓光,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玲玲,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启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二级巡视员李春等出席会议。永康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勇春主持开幕式。
郝明金在致辞中表示,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解决就业、服务地方经济、构建技能型社会等方面都充当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高质量职业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
陈小平提出,加强东西部协作是浙江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要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主动将职业教育帮扶纳入东西部协作的大框架,融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场景,嵌入“地域+领域”帮扶的大实践等。
对话会以“协力创新 同心共富”为主题,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报、民建浙江省委会和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学术机构代表等约300人围绕东西协作、产教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当日还举行了开幕式主论坛、职业教育发展创新主题分论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题分论坛活动。在主论坛环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人社部资深技工教育专家、教授黄景容分别以“职业教育推进‘三融’与东西部协作”“职业教育的‘东帮西就’”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和各地职业教育代表就职业教育发展交流经验、碰撞观点,部分职业院校还分享了东西部协作案例。
本次会议举办地永康素有“百工之乡”“五金之都”的美誉,当地于2021年开启“东迁西归”职教协作模式,让中西部职教学生通过“2+1”模式到东部来学习技能,学生毕业在东部工作若干年后,政府鼓励他们带着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及资金回归家乡,带动当地乡亲致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该模式提出以来,得到5省10地党委政府及职业院校的响应支持,在破解东部地区“技工荒”和中西部地区“就业难”问题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对话会结束后,调研组一行来到永康国际会展中心,先后了解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东迁西归”项目、参观世界五金精品馆。其间,郝明金深入了解“东迁西归”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情况,仔细询问数字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并对120多位技能人才成为中西部发展“领头雁”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民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暖、民建浙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吴立军以及金华市、永康市、金东区有关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上述相关活动。
在浙期间,郝明金一行还考察调研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重点关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情况。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邱启文,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金杨华,民建省委会副主委、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长郑亚莉等陪同。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前身是建立于1975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并经教育部备案正式建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办学48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金融界高级管理人员、创业精英和6万余名经济金融人才,其中各级各类行长、经理约5000余人,被誉为“行长摇篮”“金融黄埔”。
郝明金深入了解了学院学生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运行模式以及培育形式等。
(民建中央网站,中新社记者:王潇婧、项菁、史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