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23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23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23年5期
民建先贤与超山宋梅之缘
发布时间:2023-12-06 15:21:14
  |  
作者: 邓华强

         民建先贤黄炎培先生,是杰出的民主主义战士、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教育家。在漫长岁月中,他始终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民主革命的坚强斗士,为国为民、矢志不渝。


        翻开民建波澜画卷,感触历史激荡脉搏。《黄炎培诗集》中有一首名为《超山观梅》的诗,关于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48年。彼时正值初春时节,黄炎培、胡厥文等人乘西湖号游览专车从上海赴杭州,后赏梅于超山,见梅花怒开,美景映入眼帘,黄炎培欣然作诗:


三台曾观古唐梅,超山观梅今始在。


晴空欲眩一片雪,独幹老了犹花开。


此山宜梅土殊众,山民资生免饥冻。


八九百年一二存,坐令游人思赵宋。


唐梅宋梅证已稀,艳称六出形渐非。


此花古拙饱桑海,即今山外喧金鼙。


        黄炎培先生的诗共为6句12行,仔细解读,借物喻景,借景抒情,透露着他预感黑暗终将过去,曙光终将来临的必胜信念。


        这首诗还有另一层含义。众所周知,黄炎培先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1947年,民盟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团体”,民建也转入地下活动。当时他被特务监视,被迫携眷从上海赴杭州,游超山是扰乱国民党视线,真正目的则是和一帮有志之士聚在一起商议组织事宜,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黄炎培先生到访超山,观赏宋梅,为这方土地注入了 “红色基因”,也让黄炎培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一代代后来人心中传递。漫漫岁月中,无论是兴办实业、造福乡梓,还是投身抗战洪流、推动民主斗争,黄炎培先生始终都在践行着“一分精神全为国,一寸光阴全为民”的高尚精神,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救民族于危难,求国家之强盛,助民众之富足,为实现理想倾尽心智、不遗余力。


        黄炎培先生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缅怀,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传承。先生曾说:“我们唯一的信仰,就是爱国,报国”。我们要传承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定不移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风雨同舟,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


        超山宋梅,以六出为奇,历经千年,依旧曲屈苍劲,花繁叶茂,香馨人间。而宋梅旁的宋梅亭,为超山观梅第一佳处。它是由晚清临平文化名人姚虞琴发起筹建而成。民国十二年(1923年),姚虞琴约周庆云、吴昌硕、陈散原、汪颂年等好友同游超山。众人见宋代古梅树虬枝枯干、苍老遒劲,感慨万千,遂决定出资造“宋梅亭”。姚虞琴与黄炎培,两位贤达,为同一株超山宋梅而驻足。


        今年是黄炎培先生诞辰145周年,回望先生的事迹,高山景行。作为年轻一代民建人,我们将继承和发扬民建老前辈的优良传统,对国家忠诚,对人民热爱,对理想执着。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贤遗风,山高水长,


薪火传承,矢志不渝!


(作者系民建临平二支部会员,杭州酷糖视觉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