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对提升我省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水平的几点建议
——隗斌贤委员的即席发言
发布时间:2010-05-04 14:43:59
|
作者:
自主创新是获得以国际专利为基础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源泉,而知识产权则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把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知识产权引导下实现更加有效的创新,这是浙江实施自主创新这一核心战略亟待突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引进和利用国际专利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引进和利用国际专利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新兴国家或地区实现赶超的重要经验。以日本为例,在70年代后,每年大约用10亿美元,引进2000多项新专利技术,其中主要是专利等软件技术,占整个引进的80%以上。而且每花1美元的引进技术费用,要投入7个美元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们曾对一些国家或地区国际专利与WEF国际竞争力进行过相关分析,研究显示以国际专利为基础的知识产权与国际竞争力有极强的相关性。由此可见,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浙江一些企业如新安股份、海正药业等的成功也得益于国际专利的引进与利用。
依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浙江省历年专利示范企业名单,我们选择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和能源环境等行业的10多家企业,并对这些企业的技术引进状况进行了典型调查。这些企业引进和利用国际专利或专有技术大体有以下五种模式:一是“市场—产品—专利、专有技术”的找产品模式;二是“产品—技术难点—专利、专有技术”的攻难点模式;三是“产品—效益—专利、专有技术”的求效益模式;四是“发展—技术瓶颈—专利、专有技术”的破瓶颈模式;五是“发展—新的增长点—专利、专有技术”的谋新路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在仿制阶段以引进硬件技术为主;到创造性模仿阶段以引进专利为主;最后到自主创新阶段则是在引进先进专利的同时,注重引进研究后期的专利前技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设备和一般专有技术的引进仍占我省企业的主流,而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尚未引起广大企业的足够重视。
二、提升我省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水平的建议
通过自主创新可以获得部分专利,但这部分专利的比重有限,所以还要引进专利,而且即使是以自己的研发为主,往往也要利用别人相关的专利。目前我省国际专利引进与自主创新都显得相对不足。因此,加大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的力度,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路子,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此建议我省尽快制定和实施国际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
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是指企业利用专利制度及专利情报信息,巧妙地引进移植和嫁接别人的专利来开发自己的技术,从而达到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这种战略一般可细分为专利收买战略、专利使用权购买战略、二次开发型引进专利战略及专利技术对等交换的引进战略。采用专利权收买战略是指把与某种产品有关的专利全部或部分买下来,其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专利使用权购买战略,指以采用专利许可贸易的形式,只购买专利的使用权。二次开发型引进专利战略,是指在引进专利后,在应用中消化吸收,有计划地对它进行二次开发,以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专利技术对等交换的引进战略是指用自己的专利与他人的专利进行交换,相互出让专利的使用权。从以上细分的四种战略中,对我省来说,二次开发型战略应是整个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的重点。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构建起高效率的管理系统。对引进者来说,机遇稍纵即逝,所以必须建立与专利引进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价值评价系统、即时决策系统和快速执行系统,唯有如此才能在竞购中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第二,要强化专利引进途径的多样性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企业在经营上获得成功,但在成功后又转向衰败,原先虽有较好的专利基础,但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宣布破产或部分出让产权,这就为我们收购和利用专利提供了空间。尤其在参加WTO以后,从国际市场上收购和利用专利就成为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要特别关注已获得部分专利成果的一些企业和单位,这些企业和单位为了使其后续工作有财务上的保证而愿意转让部分专利技术。实践证明,利用这个途径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专利技术。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可行途径,所以应把途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系统研究。
第三,推进企业技术引进的模式转变。技术引进的内涵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当代的技术引进,既包括必要的机器设备,也包括知识系统、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艺;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管理技术和服务技术。所以,在技术引进中,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十分重要。通常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二是硬件软件兼顾的技术引进模式。三是以软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我省从改革开放以来,在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沿用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最近几年虽然在软件引进方面已开始重视,但规模仍然较小,与上海、天津、江苏、北京、广东相比,差距较大。为推进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转变,在技术引进模式上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即从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向以国际专利为主、部分地区软硬兼顾模式转变。
一、引进和利用国际专利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引进和利用国际专利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新兴国家或地区实现赶超的重要经验。以日本为例,在70年代后,每年大约用10亿美元,引进2000多项新专利技术,其中主要是专利等软件技术,占整个引进的80%以上。而且每花1美元的引进技术费用,要投入7个美元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们曾对一些国家或地区国际专利与WEF国际竞争力进行过相关分析,研究显示以国际专利为基础的知识产权与国际竞争力有极强的相关性。由此可见,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浙江一些企业如新安股份、海正药业等的成功也得益于国际专利的引进与利用。
依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浙江省历年专利示范企业名单,我们选择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和能源环境等行业的10多家企业,并对这些企业的技术引进状况进行了典型调查。这些企业引进和利用国际专利或专有技术大体有以下五种模式:一是“市场—产品—专利、专有技术”的找产品模式;二是“产品—技术难点—专利、专有技术”的攻难点模式;三是“产品—效益—专利、专有技术”的求效益模式;四是“发展—技术瓶颈—专利、专有技术”的破瓶颈模式;五是“发展—新的增长点—专利、专有技术”的谋新路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在仿制阶段以引进硬件技术为主;到创造性模仿阶段以引进专利为主;最后到自主创新阶段则是在引进先进专利的同时,注重引进研究后期的专利前技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设备和一般专有技术的引进仍占我省企业的主流,而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尚未引起广大企业的足够重视。
二、提升我省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水平的建议
通过自主创新可以获得部分专利,但这部分专利的比重有限,所以还要引进专利,而且即使是以自己的研发为主,往往也要利用别人相关的专利。目前我省国际专利引进与自主创新都显得相对不足。因此,加大引进与利用国际专利的力度,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路子,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此建议我省尽快制定和实施国际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
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是指企业利用专利制度及专利情报信息,巧妙地引进移植和嫁接别人的专利来开发自己的技术,从而达到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这种战略一般可细分为专利收买战略、专利使用权购买战略、二次开发型引进专利战略及专利技术对等交换的引进战略。采用专利权收买战略是指把与某种产品有关的专利全部或部分买下来,其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专利使用权购买战略,指以采用专利许可贸易的形式,只购买专利的使用权。二次开发型引进专利战略,是指在引进专利后,在应用中消化吸收,有计划地对它进行二次开发,以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专利技术对等交换的引进战略是指用自己的专利与他人的专利进行交换,相互出让专利的使用权。从以上细分的四种战略中,对我省来说,二次开发型战略应是整个专利引进与利用战略的重点。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构建起高效率的管理系统。对引进者来说,机遇稍纵即逝,所以必须建立与专利引进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价值评价系统、即时决策系统和快速执行系统,唯有如此才能在竞购中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第二,要强化专利引进途径的多样性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企业在经营上获得成功,但在成功后又转向衰败,原先虽有较好的专利基础,但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宣布破产或部分出让产权,这就为我们收购和利用专利提供了空间。尤其在参加WTO以后,从国际市场上收购和利用专利就成为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要特别关注已获得部分专利成果的一些企业和单位,这些企业和单位为了使其后续工作有财务上的保证而愿意转让部分专利技术。实践证明,利用这个途径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专利技术。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可行途径,所以应把途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系统研究。
第三,推进企业技术引进的模式转变。技术引进的内涵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当代的技术引进,既包括必要的机器设备,也包括知识系统、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艺;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管理技术和服务技术。所以,在技术引进中,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十分重要。通常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二是硬件软件兼顾的技术引进模式。三是以软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我省从改革开放以来,在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沿用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最近几年虽然在软件引进方面已开始重视,但规模仍然较小,与上海、天津、江苏、北京、广东相比,差距较大。为推进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转变,在技术引进模式上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即从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模式,向以国际专利为主、部分地区软硬兼顾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