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华代表: 关于解决我国儿童专用药品缺乏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1-06-15 09:36:41
|
作者:
当前,我国专为儿童研发药品的医院和机构很少,儿童药物发展水平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儿童人口约为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属于小众群体,药的相对生产量少,批次多,成本高;二、儿童药研发、审批时间长,又缺乏临床试验志愿者,研发机构积极性不高。三、国家发展与改革、工信、卫生、食药监管等有关部门缺乏对儿童专用药的统一规划、刚性规定和政策优惠及财力投入。建议:
一、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儿童专用药品种、规格和剂型生产及开发的扶持。对企业生产儿童专用药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对儿童药研究和生产的积极性。给予制药企业相关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让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设立儿童专用药品研发资金,企业可以向国家申请项目,鼓励企业从事儿童专用药的研发。
二、尽快出台儿童用药国家标准。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药品储备制度,尽快出台《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儿科用药储备制度。确保临床必需的儿科用药的生产和供应。世卫组织已发布了首份面向所有国家的“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用药手册,手册提供了有关如何使用240多种基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这意味着世界各地执业者可以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方面的标准信息。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尽快出台儿童用药国家标准。
三、建立儿童用药再评价系统,推进创新的儿童用药临床试验。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使更多的上市药合理应用于儿童。制定科学、实用的儿童药物配置禁忌表,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培训更多的小儿用药专业的临床药师,严格规范儿科非处方药范围和儿童用药途径。
四、加大对稀缺类型药物的引进。对重复引进的常规药物进行筛选,以减少浪费。常规儿童药,如止咳、感冒、腹泻、健脾、助消化等药品基本上比较普及。但是近年来,儿童患心脏病、高血压、肾脏病的越来越多,而治疗这些病国内只有成人药,没有儿童剂型,这些药物应该加大引进。
五、加强儿童专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监管,保证儿童药品的安全。通过药品注册,规范儿童用药的说明书、儿童药品的包装。严格儿童用药剂量刻度的准确性、制定组分的提醒等,方便临床使用。
六、医生在给儿童看病时要率先使用儿童专用药品。由于目前以药养医的现象比较普遍,医院更愿意使用利润较高的成人药,所以造成了难见儿童药品的局面。医院、药店要率先使用儿童专用药品,如果必须使用成人药,也要设立配药服务,医生根据儿童病情把剂量开好后,由专人把药按处方量配好提供给孩子家长,这样孩子即使吃的是大人药也不会造成过量。
七、加强大众健康教育宣传。大力宣传科学用药常识,帮助家长(及儿童)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最大限度防止家长盲目给儿童用药带来的安全隐患。
一、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儿童专用药品种、规格和剂型生产及开发的扶持。对企业生产儿童专用药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对儿童药研究和生产的积极性。给予制药企业相关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让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设立儿童专用药品研发资金,企业可以向国家申请项目,鼓励企业从事儿童专用药的研发。
二、尽快出台儿童用药国家标准。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药品储备制度,尽快出台《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儿科用药储备制度。确保临床必需的儿科用药的生产和供应。世卫组织已发布了首份面向所有国家的“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用药手册,手册提供了有关如何使用240多种基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这意味着世界各地执业者可以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方面的标准信息。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尽快出台儿童用药国家标准。
三、建立儿童用药再评价系统,推进创新的儿童用药临床试验。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使更多的上市药合理应用于儿童。制定科学、实用的儿童药物配置禁忌表,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培训更多的小儿用药专业的临床药师,严格规范儿科非处方药范围和儿童用药途径。
四、加大对稀缺类型药物的引进。对重复引进的常规药物进行筛选,以减少浪费。常规儿童药,如止咳、感冒、腹泻、健脾、助消化等药品基本上比较普及。但是近年来,儿童患心脏病、高血压、肾脏病的越来越多,而治疗这些病国内只有成人药,没有儿童剂型,这些药物应该加大引进。
五、加强儿童专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监管,保证儿童药品的安全。通过药品注册,规范儿童用药的说明书、儿童药品的包装。严格儿童用药剂量刻度的准确性、制定组分的提醒等,方便临床使用。
六、医生在给儿童看病时要率先使用儿童专用药品。由于目前以药养医的现象比较普遍,医院更愿意使用利润较高的成人药,所以造成了难见儿童药品的局面。医院、药店要率先使用儿童专用药品,如果必须使用成人药,也要设立配药服务,医生根据儿童病情把剂量开好后,由专人把药按处方量配好提供给孩子家长,这样孩子即使吃的是大人药也不会造成过量。
七、加强大众健康教育宣传。大力宣传科学用药常识,帮助家长(及儿童)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最大限度防止家长盲目给儿童用药带来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