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晓端代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地方考评机制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1-06-15 09:37:44
|
作者:
目前,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们需求增加但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如何引导各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完善对地方的科学考评机制尤为重要。当前,GDP还是作为评判地方政绩最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但GDP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地方全面发展。如不能全面反映社会成本的高低,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好坏,不能全面反映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否,不能全面反映转型与改革进展等。建议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对地方的科学考核机制,改变“唯GDP英雄论”的政绩考评现状,在以下几方面有实质性突破。
一、形成促进地方全面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地方考评要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要淡化以GDP为主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与政策导向和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政绩考评指标体系。强化政府决策功能,完善管理体制,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中,除了与经济建设相关的指标外,还要加大探索力度,力求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全面引入并量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推动建立相应的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制度、文化制度改革等社会领域综合改革和提供政策保障,推动由公共产品短缺转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型和改革。
二、探索推进以“绿色GDP”为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地方考评要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继续进一步做好一系列“绿色”发展指标的研究,在传统GDP数量的基础上,扣除或增加环境、资源和生态变化的因素。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占GDP比重等,把可持续发展同政绩考核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各地采取更多的合理措施来推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推动由工业化主导转向城市化主导、由中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和改革。
三、体现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政府行为模式。对地方考评要有利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法制和诚信体系建设,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加快形成更有效的政府行为模式。加快土地、金融、水、电、排污权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将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引入垄断性社会资源和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行业部门;全面落实国有资本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重大投资项目论证制和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追究制,进一步完善对政府决策的考核评价和后评估制度。激励更多关注民生、民富,关注人的发展带来的多层次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由投资为主导转向消费为主导的转型和改革。
一、形成促进地方全面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地方考评要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要淡化以GDP为主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与政策导向和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政绩考评指标体系。强化政府决策功能,完善管理体制,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中,除了与经济建设相关的指标外,还要加大探索力度,力求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全面引入并量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推动建立相应的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制度、文化制度改革等社会领域综合改革和提供政策保障,推动由公共产品短缺转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型和改革。
二、探索推进以“绿色GDP”为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地方考评要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继续进一步做好一系列“绿色”发展指标的研究,在传统GDP数量的基础上,扣除或增加环境、资源和生态变化的因素。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占GDP比重等,把可持续发展同政绩考核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各地采取更多的合理措施来推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推动由工业化主导转向城市化主导、由中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和改革。
三、体现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政府行为模式。对地方考评要有利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法制和诚信体系建设,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加快形成更有效的政府行为模式。加快土地、金融、水、电、排污权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将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引入垄断性社会资源和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行业部门;全面落实国有资本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重大投资项目论证制和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追究制,进一步完善对政府决策的考核评价和后评估制度。激励更多关注民生、民富,关注人的发展带来的多层次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由投资为主导转向消费为主导的转型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