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1年2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1年2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1年2期
徽州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2011-06-15 10:06:44
  |  
作者: 高奇娟
    4月16日清晨,在南浔总支主任杨文杰的带领下,我们南浔民建一行十余人,驱车前往安徽南部考察。此次活动能够顺利成行,除得益于几位支委的热心张罗外,更得益于支部中一位在安徽绩溪创办企业的富钢集团总经理朱柏荣会员的鼎力相助。市委会副主委吴建英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车辆行驶了4个半小时后来到了黄山市,我们在“徽商故里”酒店吃过中饭,便来到屯溪老街参观。黄山的屯溪老街是伴随着徽商的发展而兴起的。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有“沪杭大商埠之风”,盛极一时。天空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大家兴致不减。老街两旁店家鳞次栉比,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透出一股浓郁的古风神韵。会员们对徽州文化的第一印象特别好,在各个老字号里穿梭着前进,只要一看到当地的特色小吃,就有会员买来让大家品尝,毛豆腐、千锤饼、屯溪烧饼一一尝遍。老街上“徽茶”、“徽墨”、“歙砚”琳琅满目、“徽州四雕”更是随处可见。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上展现它那迷人的风采,堪称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长廊。
    在初品了“徽州文化”之后,下一站我们在经历了迂回的山路后,来到了位于黄山西南麓的宏村。宏村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村前,一池碧水跃然眼前,细雨才停,在远处青山映衬下,湖面烟波浩渺,近处是错落有致的民居,宛似一幅泼墨写意,这便是村首的“南湖”。经过南湖,来到村口,两棵500多年的古树守侯着这个安静而又神秘的古村落。从村口小巷我们便像走入迷宫一样进入了这个神奇的村庄。弯延曲折的小巷仅能容两个人通过,由石板铺就的小路旁是一条水流潺潺的“小溪”,溪水清彻见底,其实这是人工建造的水圳,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据说这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自来水”。水圳与村首的南湖是相通的,形成一个人工水系,这个水系不但丰富了村落景观,和谐、多变、富有灵气,还具有防火,改善气温和湿度,净化空气、灌溉、发电等功能。徽州人民的智慧让所有会员折服。
    欣赏了整个宏村的美丽与神奇,晚餐时分我们在一个“最具情调”的农家餐馆里享用着别具风味的“徽菜”:臭桂鱼、小干鱼、石鸡烧石耳……品着农家自酿的桂花酒,此时,“徽州文化”似乎已沁入到每个人的骨子里。
    第二天阳光明媚,我们又继续驱车80多公里来到了绩溪龙川———徽州出名的“进士村”。 该村地势独特,风景优美。村前有龙须山高大巍峨,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整个村庄布局呈船型。龙川不仅山水清丽,自古也是文风昌盛、人才荟萃之地。唐代,出了个散骑大将军胡宓;明代出过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出了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主席胡锦涛……
    这次徽州之行让会员们在游览湖光山色、接受徽商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强了会的凝聚力。
    (作者系湖州南浔支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