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金华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金华
从乡镇企业厂长到工商业联合会会长
发布时间:2005-08-24 11:03:52
  |  
作者: 民建金华市金东支部 陆 建

上世纪70年代初,凭着弄潮的精神,傅根勇创办了金华县第一服装厂,用心经营加上得法管理,很快成了金华县的骨干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执着发展,企业效益势头见好。这时,组织上要他担任镇企办主任。是继续苦心经营利润颇丰的厂子,还是舍下自己的发财梦,为更多企业谋发展?傅根勇毅然选择了后者。
到了企办主任这个岗位上,为了能更好的胜任这个职务,他加倍认真学习各项政策、法规和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知识,以求能为企业使上力。
在工作中,傅根勇注重对新办企业的扶持。当时,有一位义乌的孟先生欲创办家具厂,抱着尝试的心态来到金东区企办。傅根勇热情地接待了孟先生,并代他办理了土地征用、工商营业执照及银行开户等一系列手续。如今,这家“金华意欣家具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金东区的规模企业。
当企办主任,就等于成了真正为企业谋福利的公仆,终年忙碌,没有节假日。有一年大年初一,晚上十点半突然来了一个造纸厂的电话,说厂里失窃。傅根勇放下电话当即赶赴现场,帮着企业主报案,协助警方勘察现场和取证。直到凌晨一点半,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虽然忙碌了一晚,但他心里却是欣慰的。
2001年11月,傅根勇被选为金东区工商业联合会会长。他深知工商联是党委与政府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有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让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认可这个既无钱又无制约权的会长。他能做的就是以强烈的责任心,为企业反映情况,化解矛盾。在这个岗位的头三年里,他为企业办了100多起化解矛盾、办理证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实事。
当时,孝顺镇英明造纸厂厂区内有两个旧坟墓,双方协商了三年都没解决。2001年12月,傅根勇得知这一情况,上门到后徐村坟主家做其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动了坟主,不久就迁移了旧坟。金华耀敏钢管厂,在扩容安装时盲目安装了500千瓦的变压器,而实际用电量只有200千瓦就够了,该厂要求供电部门予以更换,供电部门拖了很长时间都没给处理。他知情后,帮助企业找到供电部门,在7天里给安排调换了,如此,一年可为企业节省电费20多万元。在这三年里,他帮助给办理“四证”的企业达60多家。如浙江帅达毛纺织品公司营业执照的变更。这家公司是1996年改制的私营企业,市工商局不承认金华县改制有关政策,要重新确认资产,如此,该公司将会损失近180万元资产。为了帮企业解决这一难题,傅根勇东奔西跑了一个星期,找文件依据,了解当时改制的实际情况和征求镇党委的意见,最后事情总算办妥了。
在工作中,辛勤的汗水与丰收的果实总能成正比,企业主和组织上给了他不少荣誉。但傅根勇没有因此而自我陶醉,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醒自己,为企业服务没有止境,要不断发现新问题,与时俱进。他创办“金华市诚信担保公司”,就是针对当时金东区一些中小企业到期贷款置换难的状况。2002年5月起,他做了大量的调查,征求了有关企业家和领导的意见,筹措了410万元资金成立了担保公司。到2004年6月,公司已经为130多家企业帮助置换到期贷款12125万元。2004年,针对宏观调控资金趋紧,他在7月份就提出了增资扩股的意见,从460万元扩大到1200万元,到当年11月,顺利地为185家企业置换到期贷款3.17亿元。
在新的形势下,关于金东非公经济的发展,傅根勇提出了自己新的思路和设想。首先,引导非公经济界人士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尽力回报国家和社会,走共同富裕道路,要让非公经济人士做到:(1)致富思源,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2)遵纪守法,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3)诚实守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4)开拓创新,推动非公经济再上新台阶;(5)应对挑战,明确思路再创发展新优势。其次,健全商会组织。建立乡镇商会和创业商会,把非公经济人士吸纳到商会组织中来,以使他们走上规范的发展道路,使他们健康成长。第三,坚决维护非公经济特别是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组织非公经济企业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宪法、法律和法规。第四,继续扮演好党委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角色,当好政府管理好非公经济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