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浙江设立保税港区的思考和建议
发布时间:2007-01-12 16:32:24
|
作者: 张明华
浙江是经济大省,2006年全省经济总量(GDP)将达到1.51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四位;浙江又是海洋大省,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域面积是陆域面积的2.6倍,拥有海岸线6600余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浙江更是港口强省,建港条件十分优越,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达333公里,其中宁波~舟山海域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有231公里,水深大于20米的深水岸线有130公里,2006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4.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接近750万标准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口货物吞吐量接近3.8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00万标准箱。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后过渡期”的关键时期,我省必须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按照“八八战略”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在沿海省(市)竞相争设保税港区的情况下,我省更有必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争取在宁波~舟山海域设立保税港区,用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进开放开发,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一、设立保税港区的重要意义
纵观国际港口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引发了世界港口城市、尤其是国际航运中心激烈的“抢位之争”。竞争的焦点由自然条件的竞争上升为体制政策的竞争,自由港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推进港口功能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世界集装箱排名前十位的港口基本都采取了自由港的运作模式。保税港区是我国继设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之后,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运行规则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新的自由贸易区模式,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五大功能。设立保税港区对于我省更好地发挥沿海港口优势、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设立保税港区有利于国际转口贸易的发展。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根据美国商业部和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小组的估计,中国内地出口到美国的货物从香港转口后,平均加价幅度为40.7%。由此可见,通过转口贸易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转口利润。我国原来设立的十五个保税区由于功能较为单一,转口贸易业务开展一直不甚理想。由于保税港区功能齐全,其运行规则基本与自由贸易区接轨,十分有利于推进转口贸易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不但可获得丰厚的转口利润,同时也可有效推动运输物流、金融保险、电信通讯等行业同步发展。
2、设立保税港区有利于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宁波、舟山海域深水岸线资源得天独厚,是我省下一轮经济发展中最大的比较优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宁波、舟山港口资源,推进两港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提高我省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两港实现在规划、建设、品牌、管理上的“四统一”,关键在于提升港口的功能定位。设立保税港区必将增强和完善中转、配送、采购、分拨、加工、定舱、结算、报关、报验等服务功能,集物流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与通讯服务和人员服务为一体,促进宁波~舟山港向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方向发展。
3、设立保税港区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区港联动”。 区港联动,是指进一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将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覆盖到港区,实现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拓展和提升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宁波保税区与北仑港实施“区港联动”以来,从功能互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设立保税港台区后,可逐步实现自由港的各种功能,从而大大提升保税物流园区功能,推进“区港联动”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4、设立保税港区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增长转型。总体上看,我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等粗放型特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发展的战略任务。稳定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是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通过设立保税港区,推进宁波~舟山港口功能从工业港向商业港迈进,以港口物流带动国际贸易,大大拓展第三产业领域,从而促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在宁波~舟山港区内设立保税港区的有利条件
从港口条件看,宁波、舟山两港目前的年吞吐量已经超过3.5亿吨,其中宁波港是中国大陆第二大港口,拥有151条集装箱航线,其中远洋干线73条,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舟山港则是我国著名的深水海港,有很多深水岸线和航道资源,具备开发国际大港的自然条件。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品牌,统一管理,进一步开发和整合两港资源,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东方大港及世界级大港,将大大提高我省港口的整体竞争力。预计到2010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将超过4.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超1000万标箱,进入世界港口前5强;到2020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将超过6.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超2200万标箱,进入世界港口前3强。届时,宁波~舟山港将发展成为世界特大型港口和现代化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跻身世界一流大港行列。宁波、舟山港口群所具备的建港条件及其岸线、航道资源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在这一区域设立保税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
从功能布局看,综合区位条件、港口及岸线、现有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等布局,位于宁波北仑区境内的梅山岛是设立保税港区的最佳选择。梅山岛位于宁波与舟山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距宁波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距离为14公里,距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各泊位均在15公里以内,与目前最大的集装箱四期码头相距仅有5公里。全岛面积26.9平方公里,其中平地面积占70%左右,可开发面积达20平方公里,与目前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8.14平方公里)和天津东疆保税港区(1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要大得多,能够较好满足保税港区所需土地资源需求。岛内海岸线总长22.5公里,深水岸线有6.8公里,最深处22米,能停泊超大型集装箱班轮,是宁波港现今唯一仅存的大规模的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可根据保税港区发展的需要建设配套的国际深水码头。
三、几点建议
迄今为止,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保税港区已达3个,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2005年12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2006年6月)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2006年10月)。目前国内各主要沿海港口,特别是已经成为“区港联动”试点、建立保税物流园区的港口,如青岛、深圳、广州、厦门、张家港等,正在想方设法,积极向国务院争取设立保税港区,形成了群雄逐鹿、志在必得之势。根据前面分析,我省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港口条件全国少有,更有必要在梅山岛争取设立保税港区,使其成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成立相应协调机构,形成强有力组织保障。设立保税港区事关宁波~舟山港共同构筑世界级大港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关乎我省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议由省政府牵头成立跨越市级层面的协调机构,并赋予相应的协调职能。主要协调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宁波~舟山港建成世界级大港发展战略,确定构筑世界级大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二是组织协调梅山岛保税港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尽快形成功能区划;三是协调宁波、舟山两市及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和衔接;四是协调向国务院申报有关保税港区的各项工作。
2、尽快完成规划编制,明确保税港功能分区。梅山岛保税港区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开发载体,既有港口岸线的开发、又有国际物流保税区的建设,还兼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多项功能。要思路超前、理念创新、重点突出,科学地编制好梅山岛功能开发规划,体现规划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主要分为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概念规划要明确规划区域的战略定位,区域实现的主要功能及与周边地区的分工或联系;总体规划要确定规划区域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点体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各功能区之间的协调以及实现功能目标的可能性;详细规划要根据功能布局规划落实各个项目的土地利用情况及有关控制性详规。根据需要,还可制定港口岸线利用、交通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专项规划。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配套设施。梅山岛是目前宁波北仑区域唯一的一块尚未开发的土地,要把它建设成为保税港区,需要完善各种配套设施。要协调好梅山岛与北仑主港区、以及与舟山六横岛的岛陆交通通道的建设。一是规划建设梅山岛保税港区与周边港口群之间的快速交通干道,确保保税港区与北仑主港区以及宁波港口群的联动,可考虑架设梅山岛与北仑陆地相连的桥梁(约800米)。二是规划建设岛内必要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水电增容、交通通讯、商务设施以及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等;三是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做好土地平整前期准备,重点协调土地指标置换等工作。
4、理顺健全管理机制,明确管理机构职能。保税港区是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相关功能的延伸,在管理机制上,既要体现原有功能实现的要求,又要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建议成立梅山岛保税港区筹备委员会,重点开展项目的前期研究、各种政策研究、有关规划的编制、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负责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做好向国务院申报的基础性工作等。
(作者系民建宁波市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