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宁波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宁波
“中国笔王”的刻骨铭心
发布时间:2008-02-21 14:32:33
  |  
作者: 陈旭钦

他很忙,一年当中有大半时间在世界各地奔波。今年春节,正当万家团圆的时候,他步履匆匆,行走在德国法兰克福会展中心附近的街头,为参加这里的国际文具展忙碌开了。
他很敬业。14年前,他从父亲手中接过一家仅30多名员工的制笔作坊,如今,他已成为 “中国笔王”。
他很会借 “鸡”生蛋。利用2008北京奥运会“特许经营商、特许零售商和文具独家供应商”的身份,把一支普通的贝发笔,推向世界大舞台,奥运 “福娃”贝发笔上柜以来每天的销售额超过8万元。
他,就是邱智铭,贝发集团总裁。


掘 “第一桶金”刻骨铭心
时光倒流回1993年的春节。北仑小港,在一次家庭会议后,邱智铭肩负起制笔家庭作坊的重任。
“那时候,我们和千千万万的私营企业一样,产品没有优势,也没有特点。国内市场打不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到广交会场馆楼梯口,拎着一盒木箱子装的圆珠笔去推销。因为没有展位,也不是正式代表,只能在场馆外偷偷给国外客商塞名片。”
广交会上的各类笔多得让人挑花眼,谁会对一个 “流动小贩”感兴趣?10天过去了,几乎没有客商正眼看过邱智铭拎着木箱子的 “土笔”。
熬到第11天, “当我塞给一个中东客人名片的时候,他让我晚上10点去他那里。为这事,我们一直谈到次日凌晨2点多。我接下了一个2.4万美元的订单,这是我第一笔外贸生意。”
尽管价格被砍得“血淋淋”,但掘取“第一桶金”的过程让邱智铭刻骨铭心。次年,贝发外销额就达600多万美元。到了1996年,外销额已达2600多万美元,是当时上海以“英雄”和“永生”为首的4家上市制笔企业出口额的总和。


  下定决心成立研发中心
“当初,我们没有选择客户的权力,根本没有自己的品牌,很多客户都是被我们感动才下了订单。”
可还没有好好品尝硕果,邱智铭就碰到了一件麻烦事。一封来自巴西的加急电报送到了他面前:圆珠笔漏油,接货方要求赔偿!原来,装有 “贝发”产品的轮船,在跨海经过赤道区域时,集装箱里60多摄氏度的高温几乎让所有的 “贝发”笔漏了油——— 当时,圆珠笔油墨制造技术,经受不起高温环境下的储存和运输。
“这件事,让我下定决心,我们要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我们开始 ‘研制一代、改进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销售一代’。如今,平均三天就诞生一项专利。”


尊重知识产权,遇到国际官司也底气十足
还有一件事,也让邱智铭记忆深刻。
那是2004年,贝发生产的记号笔以自有品牌进入了美国主流市场,不到两个月,销量就超过了美国第一大制笔企业Sanford公司。此时,邱智铭收到了来自美国的诉讼文件。由于笔的 “长相”相似,Sanford公司一纸诉状,指控包括贝发集团在内的12家记号笔生产企业,侵犯了其 “商业外观”。
“对方分明是在实行贸易保护,他们的笔以美国雪茄为原形,而我们的笔以宝塔为原形,根本就是两个概念!”邱智铭说,当时,贝发在美国市场销售的笔一年只有2000多万美元,牵涉到可能侵权的笔销售额才80多万美元,而打一场跨国官司,至少要花两三百万美元。 “尽管没有任何经验,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不应诉就代表我们默认了侵权,而且将放弃整个美国市场。这个门槛必须跨过去。”
“一开始对方就在赌,赌你不应诉。中国许多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法和国际游戏规则都感到陌生和恐惧,很多事情还没搞明白就退缩了。”邱智铭称。
邱智铭决定应诉。结果,Sanford公司同意贝发可在不改变涉案产品的外形、尺寸的前提下,继续在美国销售产品。
“小小一支笔,我们就有了800多项专利,仅在美国就申请了180多个专利。尊重知识产权,把它当做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遇到官司底气就足了。”
邱智铭的骨子里藏着一个 “孙悟空”,从经营到管理,三十六变不够,还要七十二变,时时创新。
(本网站注:邱智铭系民建宁波市委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