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宁波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宁波
自身建设内强素质 履行职能外塑形象
——民建宁波市委会55周年发展历程回眸
发布时间:2010-11-12 10:12:21
  |  
作者: 撰笔人:应慈利、马蕾、龙筱勤
    民建宁波市委会自1955年成立以来,已经历55年发展历程。55年中,民建宁波市委会在中共宁波市委和民建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市委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力所能及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自身建设与时俱进
    1955年6月9日至10日,民建宁波市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民建宁波市第一届委员会。自1955年至2006年之间共召开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11次,目前为民建宁波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会员人数,从成立时38人,截至2010年9月为926人。基层组织数,从成立时5个支部,到目前为基层委员会1个,总支部2个,支部40个。
    55年来,民建宁波市委会始终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机关建设为抓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活动,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遵循“注重质量,注意数量”的方针和“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代表性的人士为主”的原则,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吸收高素质和有代表性的经济界人士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推动会的组织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创新方法、载体,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领导集体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机关建设。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为目标,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围绕会务工作的发展,不断制订、调整、完善各个层面的规章制度,使制度建设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紧贴会务工作需要。
    参政议政彰显特色
    民建宁波市委会注重发挥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参政议政成果。在市委会向历次政协大会提交的集体提案中,重点督办件《关于建立宁波市“绿色货物运输中心”的建议》,优秀提案《关于在市区尽快建设行人地下通道的建议》是市委会心系民生,倾听群众呼声的最好见证。优秀提案《关于尽快调整行政区划 实施鄞县撤县设区的建议》把握了宁波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及时提出了积极稳妥地调整行政区划,实施鄞县撤县设区的建议。出于对“老字号”的眷恋和其品牌价值的关注,市委会经多次调研提出了《关于提高我市“老字号”商业品牌价值的建议》,该提案成为当年重点督办的五件提案之一,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老字号”品牌焕发了新的活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民建宁波市十一届委员会调整了调研重点,更加体现了宏观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调研报告《加快发展我市国际会展业的对策建议》为把宁波打造成为“国际会展之都”贡献了一份力量。为开拓国内市场,拓展港口腹地,构建对接国际国内的物流运输体系,民建集体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宁波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建议》得到了市领导高度重视,在有关部门的协调推动下,海铁联运建设工作逐步推进。2008年,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关于我市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几点建议》聚焦热点,关注民生,经转化后的发言不仅得到了省委书记赵洪祝批示,还促进了省中小企业局、工商局出台五项面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政策。2009年,宁波首次尝试由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民建集体提案《关于加快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从千余件提案中脱颖而出,被列为市长领办的政协重点提案。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宁波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地位,组建了办事机构,启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和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培育一批产业链较完整的服务业基地,为促进转型升级创造了一定条件。今年上半年,民建宁波市委会借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契机,提交了《关于打造宁波物联网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建议》,建议一经提交就进入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视野,迅速启动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大决策。
    宁波民建十分重视对口联系工作,与市发改委、经委、贸易局、国内经济合作办等四家对口联系单位往来密切,合作良好。四部门与民建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对口联系的实施意见》,互通情况,联合调研,征询协商。在对口联系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波民营企业转型研究》、《构筑和谐宁波之展望》两部15万字的专题报告相继出版;《“十二五”时期北仑区域功能布局研究》等课题得到专家评审会的一致认可,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关注社情民意,把信息工作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发动民建界别政协委员、骨干会员、各级基层组织密切关注政治、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的问题,群策群力,及时编发《宁波民建信息》,多途径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意见、建议,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多年来,宁波民建提供的信息多次被民建中央、《零讯》等单独采用,先后多次获得各级部门信息工作一、二等奖。

    社会服务共建和谐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重要实践,是民主党派为社会“办实事、做好事”的重要载体之一。市委会以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和企业家工作委员会为支点,发动全体会员,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三管齐下”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活动,为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作用。
    市委会于1980年5月创办宁波甬江业余学校,是我市第一所社会力量办学的成人教育学校,通过加强对学校的办学指导,努力拓宽办学渠道,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市委会自1997年筹资建立“民建教育扶贫基金”以来,与地处浙东四明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余姚梁弄镇中学结对,每年资助10名贫困学生助学补贴,至今已坚持14年。同时还组织市区优秀教师为梁弄中学教师进行新教材辅导,帮助山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组织结对学生走出大山,参观宁波城区,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市委会的带动下,各基层支部、会员纷纷行动,已累计结对2000余名贫困学生,资助学杂费150余万元。市委会鼓励会员企业家向贫困地区献爱心,多年来,会员企业家出资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巨溪乡中心小学、松阳县叶村乡中心小学建造民建教学楼2幢,在贵州黔西南、江西九江彭泽县、江苏启东等地建造希望小学,累计捐资250余万元,为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充分利用会内人才智力优势开展咨询、义诊等活动服务社会,是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形式。民建宁波市委会组建了一支农业、律师、医卫等方面的专家队伍,定期开展广场咨询、贫困地区义诊活动,足迹遍布慈溪市崇寿镇、奉化市裘村镇、宁海县前童镇、象山县高塘岛、晓塘乡等地。医卫人员在为村民义诊的同时培训卫生院医务人员,律师耐心解答村民关于工伤、财产纠纷等法律问题,环保专家为当地改善水质出谋划策……一系列义诊咨询活动的开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市委会始终把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长期的社会服务工作来抓。2007年民建中央成立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市委会发动会员企业家捐款100万元,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赈灾捐款捐物1300余万元,在今年青海玉树地震、甘肃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共捐款捐物400余万元,在西南旱灾中捐建“思源•甘泉”水窖8个。近年来慰问农村贫困户、向宁波市各级慈善总会、宋庆龄基金会等其他各类捐款达2000余万元。这一笔笔捐款、一次次爱心行动,促进了社会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树立了市委会良好的社会形象。

    55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昨天,回眸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民建宁波市委会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共宁波市委和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确立新的目标,承担新的任务,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促进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