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宁波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宁波
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在政协的这些年
发布时间:2013-09-26 15:32:20
  |  
作者: 邹建华
    1995年时年三十岁的我从北仑区物资局调到区政协办,近二十年过去了,其间除了在区人大办工作外,我一直从事政协工作,前后算起来有十五年头,虽然我从事过党委、企业、政府、人大等不同岗位工作,但工作时间最长、也是人生最宝贵的十多年光阴是在政协岗位上度过的。我担任过北仑区四、五、六届区政协委员、常委,区政协办副主任,兼文史委副主任(后兼主任),区政协七届委员,八届委员、常委,通过政协这个平台, 我不但走上了为民代言的政治舞台,也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尔后我又成了民主党派一员,并成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快乐充实。回首往事,那些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们的身影和他们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事业让我难以忘怀。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在政协机关大部分时间分管的是秘书科,主要与文字打交道,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协助张嘉梁主席(兼文史委主任)和柳中愉秘书长做好文史资料工作。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的一项最具特色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以史为鉴、鉴往知来、服务当今、利在千秋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张嘉梁主席书画造诣颇深,对文史工作是那样的热爱,几乎每部文史资料都有他所作的序和跋,如果你看过《浙江寺院胜览》的序,你一定会为他的博学所折服。他常说,“我们这些人迟早是不会在世上的,但那些文史资料是永存的。”当时区政协文史委有热爱文学的韩朝阳、乐炳成等老先生,也有科班出身的汉语文学专业研究生张泓小伙子,还有镇海区“外援”洪余庆先生,可谓兵强马壮,几乎每年都有文史作品问世。《北仑的老总们》收集了北仑建区18年来35位在区域内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弘扬了他们先进事迹,总结交流了他们在经营管理中的宝贵经验,再现了他们的辉煌创业史;《北仑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史料》对北仑区域海防遗址和海防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和剖析,收录了北仑人民在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斗争中的英雄业绩,讴歌了北仑人民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浙江寺院胜览》收录全省130余座名寺古刹,并对900余座历代寺院作了简介,还介绍了浮图、名僧,这本书融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深受旅游爱好者、佛教界人士的好评,具有很高收藏价值;《求索》介绍了北仑籍著名语言学家乐嗣炳生平事迹;《北仑,我的故乡》是北仑籍著名音乐家周大风的自述文,真实叙述了周大风童年时代故乡的社会风尚、风俗习惯;《北仑景观》收集了有关景点彩照近百幅,文字介绍材料百余篇,使读者可以从多视角、多层次、宽领域了解北仑;《九峰山风景旅游渡假区旅游文化初探》不但介绍了景区内景点概况,还收集了数十篇民间传说,并收录有关照片、碑文、诗词等。我们与镇海区政协文史委联合举办了“姚燮文学艺术成就研讨会”,会后将有关论文及姚燮的一些作品编辑成《姚燮研究》,共计30余万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同时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我们还为省政协文史委编辑的《浙江民营企业家》和市政协文史委编辑的《宁波文物古迹保护纪实》及有关街道乡镇分别提供了稿件。我们出版了北仑城区图,可惜是航拍图,因保密原因,束之高阁了,后来又收集了小港李氏家族等史料。
    文史资料工作不但要静下心来收集整理史料,还要筹集经费,联系出版、印刷等诸多事宜,正是文史人默默奉献才使那些珍贵的史料得以留存于世。从事文史工作那些年,使我能在当时市场经济大潮之外埋头于典籍之中,涉猎诸多名刹古寺、文物瑰宝,接触各方英杰,也对宁波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了解,更重要的是受到那些“文化人”的熏陶,获益匪浅。
    我为人民鼓与呼
    政协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是反映社情民意。在政协会议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抓辫子、不打棍子。正是有了这样的氛围,政协和民主党派的会场成为最民主的场所,你能听到不少真知灼见。当时的李长富常委是那样敢于直言,而樊阿达等委员则是那样不辞辛苦收集民意,令人感动。我也由一个怕多说、认为说了也白说、“外地人”不要多管闲事的“哑巴委员”,成了一名“爱挑刺”的委员。我撰写了不少提案,涵盖百姓生活和开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政协大会上也多次发言,内容有加强文史工作的,有加快发展汽配产业的,有积极应对入世的,有尽快建立北仑山公园的,有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有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撰写的信息更是不计其数,一次我下乡发现某地在耕地整理时有破坏树林现象,马上撰写信息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随后派人实地察看,纠正了这一错误作法。金融危机时期,我提出家电以旧换新的建议后上报市民建,现在这一做法已以得到推广。对于委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也及时反馈上去,起到监督作用,如反映部门办事效率不高、态度不好、吃拿卡要等现象,我们收集整理上去后,很快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加以解决落实。我还协助领导做好知识经济、旅游经济、海洋经济、港区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等研讨会的组织工作,自己也撰写不少论文,其中有一些在市委党校校刊、宁波大学、宁波经济丛刊等刊物上发表,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委员的意见建议得到了采纳,充分体现了委员们一颗真诚为百姓呼吁的心。
    而今迈步从头越
    区六届政协时,汪友诚主席兼区委副书记,进一步加强了政协的组织建设,政协经费短缺现象也得到了缓解,履职环境有了新起色,我协助领导筹建了政协之友社,在三次担任农村基层工作组长期间,通过政协组织为当地村民办了一些实事,并为《北仑籍港澳台和海外人士》的编纂做了前期工作。2004年上半年我调到区人大办工作,2008年下半年随着新碶街道政协联委会的揭牌,我又重新回到了政协岗位。四年后重回政协,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电子签到、提案网上征集办理、公民旁听、大会发言多媒体、特邀委员、专委会、委员工作室、菜单式选题、委员聚焦、届中自我评估、委组长约谈、社情民意联系点、人民政协林、界别活动周等等一系列新做法、新品牌让人目不暇接,就连我熟悉的那些文史资料如今也变的那般精美,让人爱不释手。
    我们的街道政协联委会也是地地道道的新事物,都说刘新华主席是特喜欢干事的主席,为了加强基层政协力量,完善政协组织网络,在他多次带队外出考察取经,积极争取区委的支持下,街道政协联委会问世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视下,新碶街道政协联委会试点开始,委员活动室建立了,联络员配备了,经费有了保证,活动制度、学习制度也制定起来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访贫问苦、视察走访、咨询招聘、外出考察等活动,委员们的热情让我诚惶诚恐的心也安了下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这个曾经的老委员, 又当上了新委员,老兵新传,在政协的这片土壤上开始新的耕耘。
    2010年我参加了全省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工作交流会,并作为唯一的基层联委会介绍经验。一晃五年快过去了,我们开展了凤洋一路东侧地块开发、大同村住房制度改革、服务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调研,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撰写的关于整治河道废弃船只、整治户外破损广告牌、免费为中小学生进行窝沟封闭、恢复嵩山菜场等提案落到实处,使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到敬老院送牛奶和电视机,给银杏幼儿园小朋友捐赠文具和大型户外玩具,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老党员、环卫工人,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捐校服等,把温暖送进百姓心中。居民(村民)恳谈会、社情民意座谈会、委员工作室等,架起了党和政府群众联系的桥梁;发送给群众10000余册《便民手册》、《公民防诈骗手册》、《公民防灾应急手册》、《公民旅游防宰手册》、《公民生态文明手册》等。应该说现在联委会工作全面走上正轨,政协工作延伸到基层的目的达到了。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时代在前进,与当时我初入政协之时,目前的区政协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履职环境等方面都大为改观,与当初我踏进政协之门时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人民政协已走过了60多年光辉历程,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专职政协工作者,我亲身体会到人民政协的喜人变化,深信人民政协事业大有可为,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