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宁波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宁波
从缅怀先辈中汲取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17-04-20 15:16:39
  |  
作者: 民建北仑二支部 吴秀琴
    清明前夕,山野桃花始盛开。我们民建宁波市委会新会员一行30余人踏着蒙蒙细雨,来到十里桃花满山坡的金华市源东乡施复亮、施光南先生的故乡——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开启追溯民建起源,缅怀民建先辈,重温民建精神的寻根之行。
    施复亮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主要领导人,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民主建国会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为我国革命事业尽心竭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儿子施光南则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作曲家,他一生都痴迷于音乐创作,作品总能把握住历史的脉搏和群众的心声,是建国后唯一被授予“人民音乐家”称号的音乐家,其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举国传唱,成为不朽。
    我们首先参观了施复亮、施光南故居。故居有着浓郁的上世纪江南民居特色,白墙黑瓦,处处饱含着耕读世家的文化气息。整个建筑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主体建筑为一进五开间堂楼加左右楼梯间,两侧厢房各一间,形成三合院式院落,两侧贴建楼屋四间。这处坐北朝南、带花园的老宅,据说是施复亮先生1933年下半年因受迫于国民党政府,为躲避政治迫害时回乡建造的。抗战胜利后,毛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深入虎穴,与蒋介石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一场黑暗与光明的决战开始了。就在这时,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同志发起组织了民主建国会,正式掀起了一股新兴的民主浪潮。1948年,施复亮先生代表民建到解放区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解放后,施复亮先生将故居捐献给村里办学校。如今,故居保存完整,故居存放有施复亮、钟复光夫妇及施光南的生平介绍和他们的遗物、书信、文稿,是研究施氏父子从普通农民子弟成长为时代名人的重要物证。院内有施光南父子的雕像,小楼东西侧门的门楣上都写“半耕半读”四个大字,这是施家家训,也是旧时金华耕读文化的真实写照。清晰的图片资料、详尽的文字说明、解说员的系统讲解……一次生动的、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让每一位会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施复亮先生传奇的一生——从以天下为己任,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再到参与民主建国,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民建老一辈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操,为国为民兢兢业业、舍身忘我的高尚风范,以及为寻求富国强民、振兴中华之路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些崇高品质都是民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民建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
    2001年,民建会员捐款20多万元铺筑了从村口到施复亮墓地的水泥路,这条路被东叶村民亲切地称为“民建路”。我们沿着“民建路”来到施复亮先生墓前祭扫,大家自发地三鞠躬,默哀,默默缅怀这位为民建的创立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前辈,以及为国家、人民利益英勇牺牲的民建烈士。70多年来,民建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事业,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为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为深化改革、保持稳定、促进发展,作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这些光荣历史增强了我们作为民建会员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更加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更好地沿着先辈的足迹,以更高的觉悟、更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时期,作为一名合格的民建会员,我们首先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无私奉献、参政为民的理念;要常怀忧民之心、常砺复兴之志、常念百姓之托;要顾大局、讲原则。其次,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更应该热爱本职工作,立足岗位、甘于奉献,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知识奔流、信息密集、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断适应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真正做到一名民建会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