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民建江北区一、五支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组织会员专程赴甬江街道外漕村,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点和优势,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制度以及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难题、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调研。
村党支部书记李根华向大家介绍了外漕村通过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情况。他指出,外漕村是一个传统的粮菜结合村,全村区域面积0.84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750亩。由于临近机场和远离交通要道,十几年前的外漕村可谓是一穷二白,水电不够用,道路为机耕路,信息闭塞,村庄落后,人心涣散,村负债5万,村级固定资产20万元,村级收入8万,经济发展迟缓不前,曾一度因为靠一个鸭场来增加村集体收入而被人们戏称为“老鸭生蛋村”,是甬江街道最贫困的一个村。然而,短短十几年间,通过乡村治理体系的建立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小小村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里固定资产翻了118倍,由1995年的20万一跃发展到2870.52万;年可用资金由8万元增加到了如今的362.52万;而村民收入更是翻了近六番增加到22600元;投资兴建村标准厂房38000平方,引进工业企业22家,初步形成一个占地面积80亩的村级工业小区。“现在村里干什么、怎么干,都在群众监督之下,干部压力大了,责任心也强了。而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很高,这更加增强了农村和谐的基础”。
通过座谈,大家认为,农业农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紧迫和最核心的工作,一是彻底扭转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日趋虚化的局面,二是支持和鼓励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探索集体化的道路,三是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乡村的集体经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