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07-09-07 16:36:29
|
作者: 李福勇
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分化程度加大,社会问题频繁发生,正处于确立人生观、价值观阶段的青少年,其心理问题大量凸显。一项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而且呈现上升趋势。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在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已成为青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据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介绍,绍兴市区目前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比例已达16-20%,但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率则很低,有80%的学生对心理健康缺乏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还留有较大的盲区。
在对绍兴市区的四所学校调研时发现,目前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表现为厌学、逃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困难等;二是情绪方面:浮躁、嫉妒、抑郁、自卑、自恋等;三是人际交往方面: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社交困难等;四是行为方面:自私、任性、品行障碍、对抗父母、叛逆、网络成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犯罪等等。
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其一、家庭教育的缺乏。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更多的家长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起居冷暖,很少有结合孩子的各个时期的身体、心理特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孩子从小接受的是被爱,缺少挫折和磨难,缺少与他人沟通、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愉悦感,这些孩子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发生心理问题。其二、学校教育的缺位。从调研情况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四所学校没有一所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二所学校没有设置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二所学校虽有心理素质教材,但以学生自学为主。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学校目前重点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人格的培养方面等就显得薄弱。其三、社会不良现象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冲击。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和流行的负面意识形态,如社会公德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理想信仰的淡化、物质攀比的风气、浮躁肤浅的时尚,以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等等,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直接而全方位的,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私和没有责任感。
为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强调了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此,郭清晔、李福勇提出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具体建议:
一、家庭。家庭要给孩子一个科学和健全的教育起点,要注意观察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教会孩子学会自我平衡,培养孩子的良性情感。
二、学校。1、要配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课堂讲授。国家教委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了中学生的必修课,但大多数学校虽编印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却几乎都没有专职的心理学教师进行过课堂讲授。对此,要配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课堂讲授,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生必修课。 2、设立心理咨询疏导室。有一个适合的私秘性高、干扰小的心理疏导室,以便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能在信任与放松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3、开设免费心理热线电话。可以各学校单独开设,也可以整合各学校资源,在一定区域内(如以市、区为单位)几所学校共同设立免费心理热线电话。
三、社会。1、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社会文化的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社区、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营造能够全体社会成员感受到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体系,能让社会成员在其中抚慰心理、调适行为、表达情绪、释放压力。2、卫生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咨询、心理疾病诊治、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水平,如建立相应的心理保健站、促进心理卫生工作队伍尽快走向专业化。3、宣传部门要通过大众媒体全面广泛地提高社会成员保持自身良好心理状态的自觉意识,宣传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其适应能力和技能。
(作者李福勇系民建绍兴市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