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前提是信任
发布时间:2008-07-08 13:41:39
|
作者: 梁易辉
“理财师只有获得客户的充分信任,才能更科学地替客户规划理财。”中信银行绍兴分行金融理财师王晓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6年二三月间,A股大盘还处于弱势,但是“往上走”的概率非常大,王晓烨认为是投资的好机会,便劝说自己的亲戚张女士购买基金。张女士是个体经营户,50多岁,对基金不熟悉,对专业人士帮助客户理财也有疑虑,碍于亲戚面子,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谨小慎微地投入10万元资金申购了王晓烨推荐的基金。后来这些基金的净值不断上升,近一年时间几乎翻了一番,收益比她之前炒股要好得多。 这次投资使得张女士领教了理财师在投资理财方面审时度势的专业技能,此后她凡是有了关于投资的疑问,都要向王晓烨请教。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沟通越多,张女士对王晓烨也越发信任,并逐渐把自己的资金转到中信银行来,交给王晓烨打理。王晓烨说,现在他帮张女士打理的资金有100多万元,几乎是她全部资金。 当然,理财不是为客户胡乱出主意,客户对理财师的信任完全是建立在对他们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信任上的。而理财师的专业素养则表现在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资金配置上。 王晓烨说,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他逐步在调整张女士的资产配置。张女士是一个风险偏好略趋于保守的人,去年新股申购的收益比较理想,他建议张女士将全部资金中的30%左右申购偏股型基金,其他资金都用于投资新股申购类产品。去年10月份之后大盘调整,波动明显,考虑到张女士年纪比较大了,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再加上计划为儿子买房,资金需要有较灵活的流动性,王晓烨再次建议调整资金配置。从今年年初开始,张女士将偏股类产品的比例降低到20%以下,其余资金都配置在流动性较强的短期信贷资产类产品上。最近大盘跌破3000点,王晓烨认为可以适当介入股票型产品了,张女士听从王晓烨的建议,又将偏股型产品的比例略作提高。 “通过投资理财,张女士去年的总体收益率大概在40%左右,远高于她原先自己炒股和买国债的收益。”王晓烨的话语中透露出理财师的自豪。 其实王晓烨也曾有过手足无措的时候。10多年前他大学毕业不久,对财富管理方面的问题很感兴趣,便开始涉足股票、房产等投资,中途有亏有赢,市场低迷时更是不知如何是好。但是这番经历被王晓烨认为是一番历练,有这番“功底”,再遇到市场形势不明朗的阶段,也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