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温州城乡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07-12-05 16:57:24
|
作者:
市委会课题组   主要撰稿人:鲁丹萍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越来越丰富。“十六大”以来,县域经济与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紧密结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 措,是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承担着众多的历史重任,可以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温州有县域单位8 个,即温州市所辖的瑞安市、乐清市、洞头县、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和泰顺县8个县(市)。面积105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89.9%;人口615.92万,占全市总人口81.4%。县域经济是温州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不仅是县域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全市发展大局的需要。现在面临温州的第三次跨越,提升温州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很重大的意义。
一、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十五”以来,我市县域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尤其是近三年,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各县(市、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三个温州”、实施“三次跨越”的战略目标,从各地实际出发,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下一步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2006年,八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54.8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7.41 %,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557.36亿元;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95元,高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 2006年度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估中,我市有二个县(市)入围,其中乐清、瑞安分别名列第20和21位,竞争力等级为A级。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特色产业
县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工业继续高速增长。初步统计,2006年八县市非农产业的比重,除文成、泰顺、洞头三县以外,其他五县市均接近或超过90%,最高的为永嘉、瑞安和乐清,分别为96.24%、96.19%和96.06%。八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3448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61家,超十亿元企业8家;无区域性企业集团82家;有17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4家企业跨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八县市共获得2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枚,名牌产品14个,省著名商标84枚,省名牌产品71个。尤为重要的是,大部分县市均形成了支柱和特色产业,并正在向集群化和高端化迈进。瑞安市着力培育汽车摩托车配件、机械、电子、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等支柱产业。乐清沿104国道集聚了高低压电器、服装、机械、钻头、精密模具等产业,沿海产业带主要有清江、蒲歧的水产品加工和黄华——七里港的船舶制造业。永嘉沿江经济带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泵阀、鞋类、服装等产业支撑着全县的工业增长,沿江六镇以占全县22.7%的面积和43.8%的人口,创造了全县99.1%的工业总产值。苍南在保持印刷业、塑料工业、纺织、食品加工等原有支柱产业地位的同时,机械仪表、不锈钢制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平阳则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了皮革制革、塑料包装、商务礼品等支柱产业。柳市的电器、虹桥的电子配件、瓯北的泵阀、龙港的印刷、灵溪的塑编、塘下的汽摩配等在全国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总的看来,县域工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高级化和重型化的趋势,尤以乐清、瑞安、永嘉等县市表现得较为明显。
(三)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强镇成为县域发展的战略支撑
在县域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镇和经济强镇成为资源集聚的重要平台。全市20个重点镇集聚了182.62万人口和1112.98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974亿元,分别占全市的24.34%、31.39%和24.39%。县域中心城市(城镇)服务功能得到强化。瑞安、乐清、平阳等县域中心城市发展较快,在教育、医疗、科研、人居等方面进步明显。 经济强镇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的排头兵作用。20个重点镇平均镇区面积为10.36平方公里,平均人口9.13万人,比2000年都有明显的扩大和增加。电力、通讯、市政建设达到一定水平。
(四)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形成了自求突破自我发展的态势
从全市发展的战略布局看,随着区域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土地资源比较充裕的平阳、苍南等县将可以更多的承接市区以及瑞安等地的产业转移,临港工业的兴起使地处瓯江口的洞头、乐清南翼和地处鳌江口区的苍南、平阳有可能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极。从各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看,各县市基本上都能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新兴产业发展前景看好,高新技术产业正被列为产业培育的重点。从解决土地等资源瓶颈制约的努力看,正通过调高企业进区门槛,提高建筑容积率来提高单位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通过大规模的浅滩围困,将显著增加土地后备资源,缓解全市及有关县(市)的用地困难。从加强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看,县级政府及企业明显加大了人才引进与科技投入力度。 
二、我市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1.县域经济举足轻重, 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温州县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 成功的温州模式,即完全依托市场,结合市场需求,走的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的好路子。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异军突起,部分区域的民营经济呈现出“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发展特点,如永嘉桥头镇的纽扣生产基地,平阳水头镇的皮革基地,乐清白象的低压电器基地,泰顺茶叶等。集群经济的发展对温州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2.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呈“二极三层次”格局
在我市8个县域单位,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距巨大。县域经济发达的乐清和瑞安为第一层次,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居第二层次, 洞头县、泰顺、文成的县域经济水平十分落后。市区与县(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拉大。以市区与经济发展处于全市中游水平的平阳县比较,地区生产总值这一指标的差距1990年前者是后者的3.46倍,1995年是4.55倍,2000年是4.83倍,2005年是6.36倍。发达县(市)与欠发达县的发展速度落差更加明显。泰顺在2004年全省25个欠发达地区中人均生产总值排名最低,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1.3%,仅相当于全省最高的绍兴县的10.9%。以乐清与泰顺比较,两者GDP之比1990年是4.28:1,1995年是8.80:1,2000年是12.03:1,2005年是13.44:1;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90年是2.20:1,1995年是2.89:1,2000年是2.57:1,2005年是2.83:1。 
3.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低,要素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总的来说,文成、泰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产业的初始选择上,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引进产业的层次上不能寄望过高。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县(市)中,产业结构差异不明显,“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低”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产业分布“宏观集聚、微观分散”,资源利用率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传统产业如服装、鞋类、皮革、塑料制品等仍占相当高的比例,而此类产业正面临来自中西部地区同类企业的过度竞争,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从乐清、瑞安等市情况看,几年前看好的汽摩配、低压电器的竞争优势也在弱化。据了解,3年前瑞安塘下的汽摩配平均利润在50%左右,目前已降至10%左右,低压电器的情况也与此相似,提高产业层次已成为当务之急。平阳的工业产业形态基本上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状态,演进不很明显。第一产业除了洞头的海水养殖业以外,其他地方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一时还看不到明显的亮点。第三产业缺乏新型业态的快速成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大新增长点,对GDP的拉动力不强。 
当前我市的土地、电力等要素制约是全省最严重、最突出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质性、区域性缺水状况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人才资源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正成为制约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瓶颈。
4.县乡财政比较困难,  难以支撑又好又快发展
在八个县(市)中,多数县反映财政状况令人担忧。文成、泰顺2006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只有2.31亿元和 2.15亿元。2006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全市人均1899元,而同期永嘉、平阳、苍南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分别是104413万元、93375万元和131506万元,人均分别只有1159元、1097元和1062元,扣除财政刚性支出,可支配财力非常有限。这无疑影响了对城镇建设、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削弱了当地的发展后劲。同时,乡镇财政赤字现象普遍。在经济发达的柳市、龙港等镇,所得到的财政额只是该镇域内预算内财政总收入的10-20%,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是镇财政支出的大头,约占县财政拨给的50%左右。近几年,因土地出让金、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等收入减少,乡镇机构人员增加等因素,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一)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县域经济就是协调发展城镇和乡村经济,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又肩负着城镇化进程的重任。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按照“突出重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基础资源,以县城和重点镇为突破口,吸引农民到城镇居住、就业,变农民为市民,逐步带动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城市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县域经济,协调城乡发展,关键在于中心镇的建设。 
2、目标任务。 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县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县域经济发展目标见表1。到2010年,全市县域GDP总量由2006年的1059亿元增加到1729 亿元以上, GDP过200亿元的县(市)由2006年的2个增加到4个左右;县(市)平均财政总收入由2006年的14.49亿元增加到20亿元以上,地方财玫收入过20亿元达到4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06年的21716元增加到27416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7543元增加到9523元。
表1   2010年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单位:亿元 项目指标 瑞安市 乐清市 洞头县 永嘉县 平阳县 苍南县 文成县 泰顺县 总计 生产总值GDP 450 500 52 215 186 253 38 35 1729 地方财政收入 25 58 5 22.7 18.2 20.6 3.66 3.6 156.76
3、避免走入三大误区
一要走出“县级政府经济圈”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区域化”,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许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形成“县级政府经济圈”现象。突出表现在: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互相掣肘,在产业区域分工上不协调等。
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汇,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一是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产业基础等,找准县域在区域内的定位、在全国的定位;二是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在区域范围内获取、组织和配置资源。
二要走出“干部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民主性”,县域经济是“民主经济”。县域经济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受领导干部个人影响大,往往是新官新思路,新年新口号。县域经济要大发展,需要领导干部进行“自我革命”,自觉放弃权力,管企业更要看市场、管事务更要搞服务、管计划更要谋规划。把握县域经济的“民主性”,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让所有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老百姓经济”:千家万户的自我积累、千家万户的自觉投入、千家万户的走向市场、千家万户的研究管理、千家万户的创造财富、千家万户的承担风险。老百姓经济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发挥的应是“经济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制定“秩序规则”,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其次,制定“过程规则”,在市场失灵或竞争失灵时采取与市场一致的过程政策,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并以此为限。    三要走出“全能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特色性”,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各县域的历史人文、产业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县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坚持特色型原则,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在特色的基础上形成“温州特色产业集群经济”。   (二)基本原则   回顾温州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各地创造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应把握好以下五个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各个县(市)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针对多数县(市)结构趋同,经济特色不明显的情况,要在吃透县情的基础上理出思路,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实行重点开发,努力探索适合本县情况的增长模式。同时,根据全省的战略部署,把县域放在“三大区域四大基地”的总体布局中定位,从拓展集群经济效应出发,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下功夫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二是城乡统筹原则。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目前,城乡关系不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其原因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2006年,温州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88:1,高于全国3.28:1的水平,而且呈现出继续扩大之势。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必须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开放带动原则。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发展落于人后的我省县域更要解放思想,打破封闭意识,树立“县外就是外”的全方位开放观念,借助外力求发展,着力把县域经济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鼓励农民进县城,聚集镇,走出去,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兴业的热情,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选好并推出在国内外有市场、本地有资源、生产有基础的好项目,主动争取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从源头抓起,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各项具体政策,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五是创新原则。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一是观念创新。领导干部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的主题,带头破除僵化、封闭的思维模式,祛除再干也赶不上发达地区的畏难消极情绪,树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观念,所想、所说、所干始终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真正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二是制度创新。坚持农村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废止和修订一切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度和规定,创造一个有利于县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制度环境。三是领导方式和方法创新。创建服务型政府,变文件指导为深入实际,变直接干预为提供服务,变忙于应酬为超前筹谋,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讲究效率,追求实效。 
四、对策研究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层次,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石。实现“第三次跨越”,重点在强镇、潜力在强镇、希望在强镇。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发展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全面提升经济强镇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中心镇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第三次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前阶段的调研,当前要突出以下几个工作重点。
1、主动对接,融入温州都市经济圈
一观念上要对接。围绕“共同跨越”的目标,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开放为手段,大力实施强县强镇战略,整体推进区域联动发展;二交通要对接。继续实施“康庄工程”,通过建设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甬台温高速复线、104国道温州段,实现县域经济与温州都市圈经济的无缝对接;三产业上要对接。围绕打造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建好都市后花园,围绕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全面繁荣的龙头产业。以做好“山上、海上、晚上”文章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等知名旅游品牌的作用,强化中心城区旅游配套功能,启动瓯江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促进旅游业与商贸业发展、瓯越文化建设的互动融合,形成旅游业发展的综合优势。
2、撤并一批乡镇,力争有更多重点镇进入全国千强镇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打破“上下对口”的设置原则,根据地方实际需要撤并乡、镇,归类整合设置如综合发展、产业经济、运输、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部门,以此为基础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优化组织结构和权力配置,精简政府工作人员。在职能部门实行决策、执行与监督职能相分离。将部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非政府组织转移,充分发挥各类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出租、外包、招标等方式将部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委托社会组织提供,从根本上遏制政府规模膨胀。
镇强县强则市强,镇富县富则民富。撤并一批乡镇,力争有更多重点镇进入全国千强镇。现在不少地区乡镇过小过多,应当结合县、乡机构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项工作。要围绕片区的整合,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布局、社会事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适时合理调整乡镇区划,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产业布局由点状、线状向块状布局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板块经济强度和产业集聚程度。强化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依托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园区经济、镇域经济、板块经济。以板块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载体,规划整合一批经济板块,形成中心城区、产业片区、工业园区以及一批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组成的县域生产力布局体系。
3、强化中心镇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积极支持引导中心镇培育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等,做强做大中心镇优势特色产业。制订相应扶持政策,支持中心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优势工业企业向中心镇集聚。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突出抓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以大项目来带动发展。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建立服务平台,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促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优先解决土地指标问题,支持工业园区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中心镇的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产品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着力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促进农业现代化。
4、建立一批县域投融资平台
成立县级及镇级政府投资性公司,作为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针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缺乏,投资渠道单一,融资主体缺位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拓宽与平台企业的合作领域,将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全面纳入合作范围。重点支持县域经济,粮食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农业资源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教育和医疗等解决人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项目。强化平台企业的综合功能,使之成为全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5、通过大开放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大发展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对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要大力推行招商选资,把“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作为提升我市民营经济的重要路径,认真做好搭台、牵线、架桥文章,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引导上规模企业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嫁接,实现优势互补、内外联动、合作共赢,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6、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求发展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思路,从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出发,按照自然地理条件、产业空间布局和社会发展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界定功能分区,逐步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宜农则农。将苍南、洞头、平阳、乐清、瑞安沿海一带规划为优质水产养殖区。文成、泰顺、永嘉以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和蔬菜基地为核心发展基地型农业、无公害型农业和悠闲观光型农业,实现连片发展、特色发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效益化、规模化和品牌化。  宜工则工。 整合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沿线工业资源,建设和壮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中国电器之都等“国字号”产业金名片的作用,加快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形成工业电器、电子信息等国际性产业集群,壮大五金工具、休闲服装、圣诞礼品、煤机等特色产业。通过统一规划、一线拓展、合理布局,实现工业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宜商则商。以县域各大市场为主载体,引入知名商贸企业,通过外引内联,凝聚更浓厚的商业气氛,培育和壮大浙南商圈。
宜游则游。以雁荡山、楠溪江、百丈 飞云湖景区为主体,延伸两翼,深化内涵,将温州县域建设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四位一体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立足各自定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发展共赢。
7、鼓励县域企业、个人“走出去”
政府部门围绕创造环境和条件,改善支持企业方式,诱导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加大向县域外“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温州农业“走出去”是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的过程,是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的探索,也是面向全国进行结构调整的尝试。发展“走出去”农业切合温州实际,是温州农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对提升温州农业产业层次,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始终不渝地抓下去。政府要进一步搞好“走出去”农业的发展规划,加强引导服务,做好政策扶持和引导服务,拓宽“走出去”农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
8、 多管齐下,转移和消化农民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深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把培训农民作为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努力打造优质劳务培育基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产转业,实现农民在走出去中创收致富。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不断扩大来料加工的覆盖面,实现农民在扩大就业中增收致富。大力推进下山移民,以整村搬迁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偏远农户迁移下山、异地发展。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机制,下移扶贫重心,认真落实针对一村一地、一家一户的帮扶措施,实现农民在增强发展能力中脱贫致富。以做大中心村为目标,优化村庄布局,建设一批富有乡村特色的新型村庄。大力推进示范村、整治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