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真好 这坝真好
民建温州市委会为平阳书阁民族村建造拦水坝造福一方纪实
发布时间:2009-11-27 14:42:41
|
作者: 蓝颜龙 陈爱珠
“民建真好,这坝真好。”这是我们下乡遇到梅溪乡书阁村原支部书记钟方献时,他说的第一句话,从那感慨而言的表情看出,他非常感谢民建温州市委会为他们村建了凤尾拦水坝,解决了困扰全村多年的农田灌溉问题。
书阁村是一个畲族村,全村有村民1100多人,有土地面积480多亩,是平阳县一个半山区村。村落依山傍水,溪水沿村旁流过,是个山清水秀、幽闲安静的小乡村。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小溪溪床被大水冲涮,形成了溪水与农田的水位落差达2米,致使数百亩农田与溪水虽只有一堤之隔,却无法直接灌溉。几十年来,下雨时一流汪洋,到晴天无水,田就裂开。农田长期荒废,村民们无法耕种祖辈谋生的土地,大部分的村民只好另寻生计。据村书记介绍,这种状况,使书阁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三多村:一是在上个世纪背井离乡外出讨饭的人多;二是改革开放后外出打工的人多;三是90年代外出经商的人多。当年,当地政府也曾几次协助村里解决村民的农田灌溉问题,但由于财力不足,农田灌溉问题还是治标不治本。
2002年初秋,民建温州市委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朱贵远主委率市委会有关人员,会同平阳县统战部领导、平阳民建同志到书阁村作专题调研考察。朱贵远认真听取当地乡村干部及村民意见,细算搞好农田灌溉给村民带来收益的帐,并详细了解全村的经济收入情况和建造水坝的经费承受能力。在朱贵远主委重视关心下,民建市委会召集班子成员和骨干会员协商讨论建坝工程的可行性,多次到现场考察和研究解决该村农田灌溉问题。通过现场调研考察了解后,民建温州市委会决定要帮助书阁村建造一个拦水坝,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全面工作在民建市委会牵头负责下进行。项目资金大部分由市委会负责筹集,工程具体方案由民建平阳总支负责施行。2003年冬民建的“思源工程”在书阁村全面启动了。
水坝工程必须在来年汛期前完工,项目实施时间很紧。而工程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民建市委会在朱主委和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多次召开民建会员会议筹集资金,在会员们的热心支持下,先后共捐资37万元,并争取部分县财政的支持,资金很快得到落实。
正当水坝工程在平阳县水利局和当地乡政府大力支持下,忙着选址、召开村村民协调会、讨论工程具体方案,如火如荼开展时,我们又碰到了新的问题。县水利局提出多个可行性工程方案,经过反复讨论、论证,决定建造凤尾自动坝。这是一种高科技的自动阀门橡皮坝,遇大水坝体会自动翻倒泄洪,水流冲击减缓又会自动立起蓄水。凤尾自动坝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在平阳县水利系统还是首次采用,水利技术人员没有这方面经验,工程面临技术难题。此时,春节将至,春节后工程必须马上开工,才能保证汛期前完成任务,时间紧迫。腊月十三日,民建平阳总支的同志陪同县水利局、乡村干部专程赴外地实地考察凤尾自动坝及建坝技术,最后解决了技术难题,落实了任务。
在中共平阳县委和民建温州市委的共同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水坝工程在2004年汛期来临之前全部完工。
2004年夏,当台风在平阳沿海登陆时,为了能够了解凤尾自动坝的拦水和泄洪的效果,朱贵远主委带领市委会同志亲自顶风冒雨来到书阁村,察看拦水坝的自动泄洪功能。当时风大雨大,溪水迅速猛涨,当水位超出堤坝20厘米时,凤尾自动坝的自动甲板发出巨大的轰隆声,开始开闸放水。朱主委看到堤坝在暴风雨中经受住考验,展示了它的独特蓄水和排水功能,他的心舒坦了,在场的人也都开心地笑了。
时光流逝,一晃六年转眼而过。当我们再次造访书阁村时,钟方献书记建议我们去看一看堤坝和受益的农田,沿溪堤一直往坝址走。沿途沉甸甸的稻穗长势良好,在微风吹拂下,似乎向我们摆手致意,我们不时用相机拍下那令人喜悦的精彩画面。钟书记边走边介绍,他说:当年农田与溪水形成落差后,失去了溪水直接灌溉农田的功能。我们只能采取了抽水和翻水来灌溉,由于多方面原因,几百亩的农田还是逐步衰退成了荒地,只有极少部分种上一些干旱植物。现在堤坝建成了,又恢复了昔日溪水直流灌溉农田的景象。梅溪乡可受益农田面积达1500多亩,梅源乡受益面积达数百亩。堤坝改变了我们全村的面貌,是民建圆了我们半个世纪的堤坝梦。在旁的一个村民也激动地说:“有水了,我们自家的田也不荒了。”的确,堤坝建好后,书阁村民几年来靠他们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一年四季绿色自然和谐的田园。
最后,在我们要离开钟书记时,他还是很动情地说:“谢谢你们,谢谢民建的朋友。”
书阁村是一个畲族村,全村有村民1100多人,有土地面积480多亩,是平阳县一个半山区村。村落依山傍水,溪水沿村旁流过,是个山清水秀、幽闲安静的小乡村。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小溪溪床被大水冲涮,形成了溪水与农田的水位落差达2米,致使数百亩农田与溪水虽只有一堤之隔,却无法直接灌溉。几十年来,下雨时一流汪洋,到晴天无水,田就裂开。农田长期荒废,村民们无法耕种祖辈谋生的土地,大部分的村民只好另寻生计。据村书记介绍,这种状况,使书阁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三多村:一是在上个世纪背井离乡外出讨饭的人多;二是改革开放后外出打工的人多;三是90年代外出经商的人多。当年,当地政府也曾几次协助村里解决村民的农田灌溉问题,但由于财力不足,农田灌溉问题还是治标不治本。
2002年初秋,民建温州市委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朱贵远主委率市委会有关人员,会同平阳县统战部领导、平阳民建同志到书阁村作专题调研考察。朱贵远认真听取当地乡村干部及村民意见,细算搞好农田灌溉给村民带来收益的帐,并详细了解全村的经济收入情况和建造水坝的经费承受能力。在朱贵远主委重视关心下,民建市委会召集班子成员和骨干会员协商讨论建坝工程的可行性,多次到现场考察和研究解决该村农田灌溉问题。通过现场调研考察了解后,民建温州市委会决定要帮助书阁村建造一个拦水坝,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全面工作在民建市委会牵头负责下进行。项目资金大部分由市委会负责筹集,工程具体方案由民建平阳总支负责施行。2003年冬民建的“思源工程”在书阁村全面启动了。
水坝工程必须在来年汛期前完工,项目实施时间很紧。而工程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民建市委会在朱主委和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多次召开民建会员会议筹集资金,在会员们的热心支持下,先后共捐资37万元,并争取部分县财政的支持,资金很快得到落实。
正当水坝工程在平阳县水利局和当地乡政府大力支持下,忙着选址、召开村村民协调会、讨论工程具体方案,如火如荼开展时,我们又碰到了新的问题。县水利局提出多个可行性工程方案,经过反复讨论、论证,决定建造凤尾自动坝。这是一种高科技的自动阀门橡皮坝,遇大水坝体会自动翻倒泄洪,水流冲击减缓又会自动立起蓄水。凤尾自动坝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在平阳县水利系统还是首次采用,水利技术人员没有这方面经验,工程面临技术难题。此时,春节将至,春节后工程必须马上开工,才能保证汛期前完成任务,时间紧迫。腊月十三日,民建平阳总支的同志陪同县水利局、乡村干部专程赴外地实地考察凤尾自动坝及建坝技术,最后解决了技术难题,落实了任务。
在中共平阳县委和民建温州市委的共同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水坝工程在2004年汛期来临之前全部完工。
2004年夏,当台风在平阳沿海登陆时,为了能够了解凤尾自动坝的拦水和泄洪的效果,朱贵远主委带领市委会同志亲自顶风冒雨来到书阁村,察看拦水坝的自动泄洪功能。当时风大雨大,溪水迅速猛涨,当水位超出堤坝20厘米时,凤尾自动坝的自动甲板发出巨大的轰隆声,开始开闸放水。朱主委看到堤坝在暴风雨中经受住考验,展示了它的独特蓄水和排水功能,他的心舒坦了,在场的人也都开心地笑了。
时光流逝,一晃六年转眼而过。当我们再次造访书阁村时,钟方献书记建议我们去看一看堤坝和受益的农田,沿溪堤一直往坝址走。沿途沉甸甸的稻穗长势良好,在微风吹拂下,似乎向我们摆手致意,我们不时用相机拍下那令人喜悦的精彩画面。钟书记边走边介绍,他说:当年农田与溪水形成落差后,失去了溪水直接灌溉农田的功能。我们只能采取了抽水和翻水来灌溉,由于多方面原因,几百亩的农田还是逐步衰退成了荒地,只有极少部分种上一些干旱植物。现在堤坝建成了,又恢复了昔日溪水直流灌溉农田的景象。梅溪乡可受益农田面积达1500多亩,梅源乡受益面积达数百亩。堤坝改变了我们全村的面貌,是民建圆了我们半个世纪的堤坝梦。在旁的一个村民也激动地说:“有水了,我们自家的田也不荒了。”的确,堤坝建好后,书阁村民几年来靠他们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一年四季绿色自然和谐的田园。
最后,在我们要离开钟书记时,他还是很动情地说:“谢谢你们,谢谢民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