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嘉兴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嘉兴
关于我市制定“十一五”计划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05-07-27 10:00:22
  |  
作者: 程利仲  陈俐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即将编制的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导全市未来五至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我市 “十一五”计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按照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我们认为,在研究制定我市“十一五”计划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发展目标上,如何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更好的衔接。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编制我市“十一五”计划中,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我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和阶段性任务,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相衔接。党的十六大报告阐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十分丰富,是目前总体小康基础上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追求的目标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最终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我市原来确定的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其内涵重点放在经济发展的指标上,在民主、科教、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指标还较为欠缺。因此,在编制“十一五”计划时,有必要把我市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内涵进一步加以分析研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对我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深入加以剖析,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对“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内涵要重点加以论证和研究,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以明确,指标体系力求做到全面、系统和科学。
(二)在战略定位上,如何把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与打造“绿色浙江”有机结合,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打造“绿色浙江”是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对我市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如何把这二者的定位有机地结合是编制“十一五”计划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我市制造业规模大、优势特色产业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很好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是,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量的扩张,乱铺摊子,必须突出“先进”二字,与打造“绿色浙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省委书记习近平近期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时必须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循环利用,改变我市资源保证程度低、环境容量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从根本上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质量,从而为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三)在战略布局上,如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人民的小康。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比较高,但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比,差距在不断拉大。城市与农村之间在教育、卫生、交通、社会保障、用电、用水等公共事业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相当繁重。因此,在“十一五”时期,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形成整体合力一致对外竞争。由于统分结合、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分级管理的投资管理体制及有一定欠缺的经济考核机制及考核体系,阻碍了我市县市区之间经济一体化进程,严重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平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及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这就要求我市在“十一五”时期,要把推进经济一体化放在中心工作之中,要从指标考核及政府干预上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于“全面”,在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过去我们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成了“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是硬道理”、“GDP增长是硬道理”,导致经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2002年我市经济实力领域增长速度为10.86%,社会发展综合增长速度只有6.99%,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社会发展速度比较慢,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十一五”计划时期,我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来带动社会发展,以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四)在资源平衡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加快电力建设和电网改造,缓解土地、用电、用水的瓶颈制约。近年来,我市经济开发的力度加大,经济快速增长,随之带来了土地、水、电等资源的短缺和不足,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我市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用电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今年全市累计拉限电负荷及损失电量严重。电力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建议在制定“十一五”计划时,把缓解电力供应瓶颈问题作为重大的战略问题进行统筹考虑。一是要加快电力建设步伐,提高供电能力,规划建设几个沿海大型电厂,搞好输变电配套。二是要增加电网受电能力,改变电力供应不平衡局面。三是要合理安排供用电方案,做好用电大户及重点区域的供电。四是要加大节电措施,积极稳妥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的大开发大建设,使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供应紧张与粗放使用并存,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为实现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必须统筹规划,严格土地管理,集约化利用土地。一是要合理调整规划用地布局,科学预测建设用地需求,加强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二是要坚持统一征地和统一储备制度,把所有建设用地纳入所在城市用地范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管理。三是加快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四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挖掘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严格控制开发区热和园区热,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
我市水资源品质欠佳,水质性缺水较为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垃圾也日益增长,将导致地表水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编制“十一五”计划的过程中,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水源、治污和引水工程。一是要抓紧拟订全市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快现有水源工程建设。二是要加大饮用水源的保护,切实治理水环境污染。实施饮用水源上游工业污染整治工作,全面实施乡镇水源改良工程。加快排汅工程建设,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把生活及工业污水导入排污工程之中。三是要积极落实新安江引水工程,让全市人民吃上优质饮用水,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