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污水处理工程若干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发布时间:2007-05-23 11:09:42
|
作者:
一、市区污水处理工程基本情况
市区污水处理工程由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系统组成。市污水处理厂占地66.7亩,设计规模为5万吨/日。该厂由市供排水公司承建、经营和管理,工程于2000年9月动工,2002年12月正常运行,总投资6600万元;污水收集系统包括78.8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和为输送污水加压的泵站,实际投资约11963万元。市污水处理厂近三年污水处理量为:2004年914.25万吨、2005年955万吨、2006年1-11月份1081万吨,目前日处理污水3.93万吨,出厂水质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市区污水处理工程自运行以来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水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区的不断扩大,市区污水处理工程适应性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南明湖,对南明湖造成污染。一是旧城区(即大洋路以西、万象山公园以东、灯塔街以南、江滨路以北)由于历史的原因,污水管网未贯通,产生的污水排入环城河、大洋河;二是新城区大洋路、花园路、宇雷路的污水要经过江滨路至污水处理厂,天宁工业区的污水需经开发路至污水处理厂,由于江滨路、开发路未施工,污水收集管网未铺设,造成管道断流,污水不能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影响了污水收集;三是水南区块、水东区块未建污水收集管网,污水直接排至瓯江和好溪;四是城西区块污水流至丽阳坑和五一溪;五是部分居民小区如白云小区、灯塔小区,由于住宅建设在前,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在后,小区污水未接入污水主管道而排入内河。上述污水部分通过河道截流方式收集流至污水处理厂,其余未经处理排入南明湖,造成南明湖污染。
据调查,市区近三年售水量分别为:2004年1845万吨、2005年2176万吨、2006年1-11月份2211万吨,按理论数据(每吨售水量产生0.8吨污水)测算的污水排放量分别为:2004年1476万吨、2005年1740.8万吨、2006年1-11月份1708.8万吨,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为:61.94%、54.86%和61.11%。由于河道截流方式收集的污水含大量的地表水,据测算,实际污水收集处理率不足50%,表明市区半数以上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南明湖。
(二)市污水处理厂难以满足水阁工业发展和城区扩大的需要。一是从反映水污染主要指标COD值(注:化学需氧量)来看,污染物净处理量已经超负荷。市污水处理厂当时设计为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DE氧化工艺。自2005年5月水阁工业污水接入后,当年处理工业污水151.51万吨,今年1-11月份处理工业污水432万吨。由于工业污水COD指标远高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时,若工业污水比例超过30%,将对污水处理设备造成破坏性影响。而目前工业污水的比例已近40%,显然不宜处理再增加的工业污水。二是从污水处理量来看将要满负荷。近三年污水处理量分别为设计生产能力的50.10%、52.32%、65.52%。随着水阁工业的发展、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的迅速扩展和江滨路、开发路等污水管网的贯通,污水收集处理率将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厂很快将满负荷运转。三是污水处理设备年久失修、带病工作。由于污水腐蚀性强,污水处理设备整天浸在污水中需不间断维修,而目前市区污水排放量已不给污水处理厂喘息的机会,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设备会出问题,一旦停止运转,旱季南明湖将变成“酱油湖”。
(三)市污水处理厂收不抵支、亏损严重。污水处理厂自运行以来,年年亏损,累计亏损已达1456万元。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大、成本高。污水处理厂累计投资6600万元,按照有关规定提取的年折旧额达484万元,近几年运行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平均单位处理成本1.13元/吨;二是污水处理收费偏低。现行污水处理费的标准是:2005年3月26日起执行丽计价管[2005]54号文件的规定“居民生活污水为0.30元/吨,化工、制革、印染、电镀和制药等工业企业污水为1.25元/吨,其余用户污水为0.55元/吨”。该标准与其他地级市比较处于较低水平。
三、对策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加快建设江滨路、开发路等污水收集管网主干道,对未建管网的城区应及早规划和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减少直接排入南明湖污水量,保持南明湖水清澈,建设最佳人居环境,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文明城市创造扎实的前提条件。
(二)尽早安排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市污水处理厂未来几年将难以处理日益增加的污水;同时工业污水全部接入也不符合处理厂的技术要求,因此,应尽早安排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使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分开处理。
(三)利用外资、民间资金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针对污水处理厂投资大、亏损严重的情况,建议利用外资、民间资金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并与出让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权、收费权相结合。
(该大会发言撰写人张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