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龙泉行
发布时间:2017-07-20 16:35:04
|
作者: 建设支部 姚 洁
5月19至20日,在市政协副主席、市委会主委计勇强的带领下,建设、环保、学院支部组织联谊活动,赴龙泉住龙镇、宝溪乡考察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并登上了披云山顶,体验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住龙镇镇长李宣是北大硕士生,丽水引进的人才。他带领我们参观镇里风貌,一条条小巷干净宜人,家家户户门前养花,小水渠里鱼儿成群。这里的民风淳朴,出门不闭户成了小镇人的习惯。住龙是国防教育基地,是粟裕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大礼堂大家还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李宣的三句话让大家记忆犹新:住龙镇有三色,绿色是底色,红色是特色,民风淳朴是本色。大家站在白底红字的宣誓墙前,望着鲜红的党旗,当年勇士们为解放中国而抛头颅撒热血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心中万千澎湃。
晚上三个支部开了座谈会,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分享参观住龙镇后的感受,大家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说起披云山,还与我们民建人有段渊源。2007年,针对青龙峡谷内冰臼遗址上将筑坝蓄水建设小水电站一事,由计勇强牵头,路华主笔,蓝雪华、周春芳参与的“尽快停止对龙泉市披云山青龙峡进行破坏性的开发”一文刊登在市民建的《社情快递》上,得到了时任市委书记楼阳生,市长陈荣高的重要批示,果断停止了水电站建设。现在的披云山能保持如此良好的生态,民建人功不可没。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大家沐浴在晨光里,意气风发向披云山出发。山中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大家心情更舒畅。一路欢笑,一路登山,走累了就互相鼓励。空中飘起了毛毛细雨,披云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登上了顶峰,往山下望去,树木郁郁葱葱,泉水潺潺,好一幅人间美景。下了披云山,我们又驱车前往宝溪乡溪头村。宝溪乡位于龙泉西陲,美丽的披云山脚,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的一颗明珠。溪头村的国际竹建筑闻名遐迩,竹建筑文化创作中心占地26.5亩,建筑面积3178平方米,由16栋竹建筑组成,由来自中国、哥伦比亚、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越南、美国等8个国家的11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完成。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条美丽的时光隧道,桥造型源于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中国的设计师葛干涛设计,桥的一端是古村落,另一端是以当代建筑为格局的乡村新型实验社区。这座桥穿梭于历史与未来,它寓意着竹建筑艺术源自宝溪的文化基因,传递着螺旋式的美学形态。穿过其中,恍如隔世,连着前世与来生。大家在沉醉于竹建筑的宏伟外,也被这个小村庄的美景所吸引。
在龙泉市统战部副部长杜作秀和宝溪乡管乡长的带领下,我们进了一户农家小院参观座谈。小院满是花花草草,红红绿绿,水车嘎嘎作响,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管乡长说起宝溪满是骄傲。他也感慨民建人的那篇社情民意信息,如果没有民建人的高瞻远瞻,就没有现在的披云山,也不会有现在的宝溪。现在古老的村落将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更多的人了解宝溪,走进宝溪,让宝溪走向世界。
住龙镇镇长李宣是北大硕士生,丽水引进的人才。他带领我们参观镇里风貌,一条条小巷干净宜人,家家户户门前养花,小水渠里鱼儿成群。这里的民风淳朴,出门不闭户成了小镇人的习惯。住龙是国防教育基地,是粟裕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大礼堂大家还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李宣的三句话让大家记忆犹新:住龙镇有三色,绿色是底色,红色是特色,民风淳朴是本色。大家站在白底红字的宣誓墙前,望着鲜红的党旗,当年勇士们为解放中国而抛头颅撒热血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心中万千澎湃。
晚上三个支部开了座谈会,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分享参观住龙镇后的感受,大家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说起披云山,还与我们民建人有段渊源。2007年,针对青龙峡谷内冰臼遗址上将筑坝蓄水建设小水电站一事,由计勇强牵头,路华主笔,蓝雪华、周春芳参与的“尽快停止对龙泉市披云山青龙峡进行破坏性的开发”一文刊登在市民建的《社情快递》上,得到了时任市委书记楼阳生,市长陈荣高的重要批示,果断停止了水电站建设。现在的披云山能保持如此良好的生态,民建人功不可没。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大家沐浴在晨光里,意气风发向披云山出发。山中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大家心情更舒畅。一路欢笑,一路登山,走累了就互相鼓励。空中飘起了毛毛细雨,披云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登上了顶峰,往山下望去,树木郁郁葱葱,泉水潺潺,好一幅人间美景。下了披云山,我们又驱车前往宝溪乡溪头村。宝溪乡位于龙泉西陲,美丽的披云山脚,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的一颗明珠。溪头村的国际竹建筑闻名遐迩,竹建筑文化创作中心占地26.5亩,建筑面积3178平方米,由16栋竹建筑组成,由来自中国、哥伦比亚、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越南、美国等8个国家的11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完成。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条美丽的时光隧道,桥造型源于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中国的设计师葛干涛设计,桥的一端是古村落,另一端是以当代建筑为格局的乡村新型实验社区。这座桥穿梭于历史与未来,它寓意着竹建筑艺术源自宝溪的文化基因,传递着螺旋式的美学形态。穿过其中,恍如隔世,连着前世与来生。大家在沉醉于竹建筑的宏伟外,也被这个小村庄的美景所吸引。
在龙泉市统战部副部长杜作秀和宝溪乡管乡长的带领下,我们进了一户农家小院参观座谈。小院满是花花草草,红红绿绿,水车嘎嘎作响,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管乡长说起宝溪满是骄傲。他也感慨民建人的那篇社情民意信息,如果没有民建人的高瞻远瞻,就没有现在的披云山,也不会有现在的宝溪。现在古老的村落将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更多的人了解宝溪,走进宝溪,让宝溪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