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台州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台州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市外台州”建设,切实做好“回归工程”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8-03-19 14:17:13
  |  
作者:


  民建台州市委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敢冒险、善创造的台州人走出台州,创造了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的经济奇迹(相当再建了一个台州)。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外创业的120万台州人,走出去放大台州,走回来壮大台州。中共台州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2003年,就提出了“回归工程”建设,并分别于2003年和 2005年召开全市回归工程建设大会和台州商人大会。2007年中共台州市委基于对台州发展的机遇、潜力、优势,充分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内生台州”、“海上台州”、“市外台州”战略。不久前闭幕的中共台州市三届五次会议上,市委还对“三个台州”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市外台州”建设,就是要树立大开放、大合资理念,把台州以外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资源,引回来为台州发展服务。在中共台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措施推动下,自2003年起,我市共签订各类“回归项目”(回归家乡投资创业)224个,回归台州的投资就达280亿元。特别是一大批有代表性的回归项目,在推动台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 要在“市外台州”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为“内生台州”和“海上台州”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使“市外台州经济”与“台州经济”共融共盈,我还有许多事要做。一是市里尚未建立系统、完善的为“回归家乡投资”服务的平台和有效机制;二是可供投资的《回归工程投资项目目录》、“一站式服务的机制”、“主动跟踪、推荐、落地服务机制”等尚未建立;三是土地要素制约的问题仍然突出;四是在团结、帮助、组织、引导市外台州人的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为切实推进“市外台州”建设,有效实施“回归工程”,我们认为,要打好“三张牌”,实施好“六个一工程”。
首先,在文化上,要打好“亲情、乡情牌”,做好“娘家人”。对在外创业的台州人,要保持联系联络、联谊,增进感情,并竭力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其次,在政治上,要打好“团结牌”。帮助、爱护又要引导好在外创业的台州人凝心聚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诚实守信、依法创业。
第三,在共赢发展上,要打好“回归牌”,建好“根据地”。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氛围,吸引在外创业的台州人参与回乡投资,以实现反哺家乡、共融共赢的目的。
我们建议:
一、搭建好一个平台——回归创业平台
市委、市政府应尽快谋划给市外创业的台州人服务“海上台州”创造条件。如可在“台州沿海产业带”上安排“回归工业园”,同时给入园的回归投资者一定的优惠政策,以解决回归工程落地难和给投资者优惠市民待遇问题。可将市经济开发区的“三山北涂围垦”、“椒江区十一塘围垦”、临海、温岭港口开发等“海上台州”建设的实质性项目进行包装,以吸引回归投资,同时可解决上述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紧张的问题。
二、编好一本目录——投资产业导向目录
市政府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应尽快调研,针对在外创业台州人投资方向和台州产业发展导向,制作并提供可供回归投资的《台州市回归工程投资项目目录》,通过当地商会组织或其他有效途径发放推荐,以备投资者回归参考。
三、建好一套机制——鼓励、吸引、服务回归投资的机制
市委、市政府应尽快建立为回归投资工作服务的“协调机构”,专门服务回归投资者在立项、审批、纳税、进出口等环节的工作。协调机构应有政府的负责人以及相关审批、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
对重大的回归投资项目,应建立主要领导联系制度,重点帮助解决在用地、融资、税收等领域遇到的困难。
为鼓励更多的在外创业台州人反哺家乡、回馈故里,市委应对部分有代表性、贡献较大的在外创业的台州人在人大、政协或其他行业协会作必要的政治安排。 在表彰全市道德、经济领域杰出人物时,应为在外创业的企业主安排一定的份额,主动吸引他们融入台州人的大家庭中。
四、出台一套政策——吸引回归投资的奖励政策
市政府应借鉴各地好的经验或参照奖励吸引外资的做法,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对回归投资人和单位进行必要的合情合法的奖励。
五、开好一次大会——建设市外台州工作会议
市委、市政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可出台相应措施和具体办法。在条件成熟时,召开“建设市外台州工作会议”,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
六、同亮一张名片——台州
在“市外台州商会”(台州异地商会)建设上,应统一亮出“台州”名片。在已建立的县、市、区异地商会的城市拟建“台州商会”的,可在建“台州商会”的同时,协商将已建的县、市、区异地商会改为“台州商会分会”。未建立“县、市、区异地商会”的,尽可能与市里同时成立,以便加强领导和作安排。
新世纪、新阶段,“市外台州”的开发和建设,事关台州“全民创业、全民创新”战略的实施,事关稳步推进打造“三张名片”、建设“四最城市”的谋局。我们要解放思想、要面向未来、要契合台州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还要注意市外台州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相信,在中共台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680万台州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市外台州”建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深叶茂的“市外台州经济”一定会在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长三角地区创新活力最强、创业环境最佳、民富程度最高、社会和谐最好的新台州一定会早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