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2011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万人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必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
我省已经明确了重点培育发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兴、新能源汽车和核电关联等九大类战略性产业,成立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九大产业专项规划。当前,省委、省政府又从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加大财税支持、金融配套、积极培育市场等八个方面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指导性的实施意见。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产业家底亟待摸清,产业确定不尽合理
产业分类标准和统计体系尚未形成,各产业产值存在重复计算、叠加计算、统计加估计等现象。各地将新兴产业的外延扩大,尽可能将已有优势产业纳入其中,有的地方甚至确定了发展十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反,文化创意、动漫传媒、电子商务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却没有纳入其中。
(二)认识水平有待提高,盲目发展后果严重
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发展新兴产业难有作为,习惯走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子,只在统计口径上作些调整,实际上“老方一贴”。有的地方却盲目发展,即使条件不具备,也把新能源、环保、物联网等产业定为重点发展对象。光伏、新能源汽车、环保等产业,有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患。
(三)要素制约瓶颈明显,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劳动力、材料、能源和融资等成本上升,影响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积极性。基层政府财力困难,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不足。新兴产业虽前景广阔,但某些产业优势不明显、市场前途不确定、有效需求不足,不少新兴产业主要生产出口产品,销售市场受制于人。
(四)投入体制存在弊端,金融配套仍显不足
省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前期投入少,与广东、上海在“十二五”时期百亿元级的预算投入相比,差距太大。科技投入结构和方向不甚合理,存在投资项目多,投资创新载体少;投向硬件多,投向人才少;投后期项目多,投早期项目少;投跟踪模仿多,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少。社会资本对处在培育期的新兴产业投资热情不高,银行惜贷,风险投资偏爱高速成长期和拟上市的企业,对种子期或初创期项目投资甚少。
(五)科技体制关系不顺,企业创新困难重重
新兴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体系和有效的成果转化平台。省内工业类科研机构和专门从事新兴产业的机构缺乏。省级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偏重于技术服务。高校研究机构的考核制度、项目导向制度以及人才的频繁流动,难于专注一个领域的深入研究。龙头骨干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缺乏带动性。
二、对策建议
(一)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一要增强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的紧迫感。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经济竞争力,是实现从“浙江制造”到“浙江智造”的必由之路,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地位,把“创新强省”建设真正作为一项最重大任务来抓。
二要注重五个方面的着力点: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注重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整体技术突破和联动发展;注重引导新兴产业的合理空间布局和集聚;注重调控职责、相关政策配套和完善要素保障体系;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机制建设。
三要坚持“借势发展”和“无中生有”相结合。既要因地制宜,把新兴产业发展与各地优势产业基础结合起来,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互动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借势发展”;又要加大自主研发投入,通过引进团队,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从无到有。
四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相结合。我省走在全国前列的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要集中资源、重点扶持、率先突破,做强做大。有些产业尚不具备优势,市场前景也不明朗,可分阶段、梯度式逐步推进。
(二)“顶层设计”理顺关系,建立机制完善体制
一要加强领导协调,突出“顶层设计”。切实发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明确各地各部门推进的目标和责任,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
二要尽快建立专门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机构,跟踪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动态,为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紧紧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研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统计体系,进一步摸清家底,加强监测。
三要形成系统、前瞻、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强下游新兴产业实施规划与上游科技规划的衔接。注重新兴产业链的完整性,推进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协同发展,从而推进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
(三)加快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形成新兴产业技术策源地
加快组建我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成为科技新城和“海创院”的核心工程。这是科技界多年呼吁的一件事,省政府已成立专门的建设方案研究组,希望能早作决策,尽快起动。“工研院”将瞄准九大新兴产业、工业前端技术,集成、创新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突出中试技术和工程化,推进产业化,要成为我省工业领域自主创新的技术策源高地,发挥科技咨询、研发集聚、新兴产业孵化、创新辐射、高端人才集聚培养和输送、国际国内科技交流合作等功能。
(四)加快新兴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建立高素质的人才支撑体系
实施人才、技术和品牌引进消化战略。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发挥“工研院”、“青山湖科技新城”和“海创园”等大平台作用,吸引、聚集和培育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建立省级新兴产业“千人计划”和“百个团队计划”。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服务平台吸引海内外各类新兴产业专才,改变论文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强化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评价。建立海外人才、技术和品牌引进消化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