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参政议政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议政调研
我的位置:主页  > 参政议政 > 议政调研
民建浙江省委会:迎接浙江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发布时间:2008-01-16 12:13:06
  |  
作者:

进入二十一世纪,浙江把实现世界遗产零的突破,作为建设文化大省,保护自然环境和争创世界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申遗有了重大进展,从2008年起,一批浙江优势项目陆续进入正式申报、实地考察和投票决定的关键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世界遗产规则为准则,与国际国内世遗组织密切合作,抓住机遇,逐项突破,是浙江申遗迎来收获期的重要保证。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重视世界遗产工作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全球最负盛名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2004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向在苏州召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辞:“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将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国际合作,保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证明,拥有世界遗产称号,不仅是遗产地的最高荣誉,向世人展示中国悠久文明和锦绣河山,而且成为一个国家尊重人类历史、自然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艰苦的申遗过程,也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国家、民族和地区凝聚力、竞争力,促进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保护,推动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的过程。许多地方把申遗不局限于少数决策者,而作为全民共同参与的崇高事业,并把申遗成功之日作为遗产地社会文明进步的盛大节日来庆祝。
申遗热在中国一浪高过一浪。从1985年至今,已有23个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澳门特区),拥有35项世界遗产,其中北京6处、四川5处,云南3处。长城、丽江古城、九寨沟、黄山等荣获世界遗产这一国际名牌后,更显魅力。浙江历史悠久,但至今世界遗产仍为零,一些在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浙江景观,仍只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等国内名牌。浙江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前茅,但世界遗产却是浙江发展中迟迟未能解决的弱项和“软肋”。现在争创企业国际名牌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的共识,争创自然、文化国际名牌涉及一个景区、一座城市,影响不亚于一个企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中,要进一步重视世界遗产的意义,坚决克服部份地方存在的“可有可无”和“畏难退缩”情绪。遗产地新一届政府要传好申遗的“接力棒”,担负重任,加速前进。
加强对申遗的领导,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成立申遗领导小组。申遗涉及众多部门和地区,根据申遗要求和兄弟省的经验,应当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综合性的申遗领导组织,尤其是在目前浙江申遗进入项目密集申报时期,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已是紧迫之举。二是制定浙江申遗的规划。2000年浙江文化大省规划提出到2020年浙江至少要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随着形势发展,应该对浙江申遗的资源、重点、步骤和措施等,有个统盘的安排。三是制定保护世界遗产的地方性法规。保护世界遗产要建章立制,这是申遗不可缺少的条件,要及时制定省、遗产地的相关法规。四是成立申遗专家委员会,保证申遗的科学性和规范化,避免走弯路。
二、加快推进丹霞地貌、大运河、西湖等浙江项目正式申遗
2006年国家公布了新的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其中建设部主管的自然遗产30项,浙江为零;文物局主管的文化遗产33项,浙江有6项。正在争取列入预备清单的还有上百项。在国内竞争出线、完成申遗文本制作、景区治理等准备阶段后,进入正式阶段还需经过三年三个环节:第一年向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递交申遗文本,第二年接受国际专家考察评估,第三年世界遗产大会投票决定。中国推出的2008年项目是福建土楼、江西三清山;2009年是嵩山历史建筑群、五台山。2010年以后的名单未定,但自然遗产的首选项目是丹霞地貌(包括浙江永康的方岩、江山的江廊山);文化遗产的首选项目是陆上丝绸之路,备选项目有大运河(包括浙江段)、杭州西湖等,同列备选项目的还有全国10多个项目。
因此,争取2010年申遗成功,就必须从现在起抓紧加快各项准备工作。面对群雄并起,竞争激烈,谁能抢先取决于两点:一是申遗项目自身的优势,符合遗产条件;二是遗产地申报的积极性,各项准备工作程度。在符合遗产条件的前提下,谁主动谁就抢先。
丹霞地貌。它是以赤壁丹霞为特征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红土壤与绿树、碧水交相辉映,是独特自然美的杰出范例。建设部初步确定湖南省的崀山、万佛山,广东省丹霞山,福建省的金湖,江西省的龙虎山、龟峰和浙江省永康市的方岩、江山市的江廊山等为丹霞地貌首批备选项目。因此,丹霞地貌可能成为2010年浙江申遗零突破的功臣。这5省的备选景观处于动态过程,最积极认真谁就能最终申报,反之则落选。浙江要高度重视这难得的机遇,积极参与申遗,省市县通力合作,除了做好组织领导、加快立法、专项经费、环境整治等各项常规准备外,关键是科学论证方岩、江廊山分别以中年期、老年期的独特、典型的遗产资源价值,而入选丹霞地貌。
大运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在浙江境内120多公里。2004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并启动大运河申遗,近几年筹备进展顺利,浙江段走在全国前列。浙江要继续加大力度参与沿河省市的申遗整合,深入调研,大力保护和合理开发沿河十分丰富的民居、商铺、码头、桥梁、会馆、庙宇、村镇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戏曲、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治理污染、清洁水系、绿化河岸,使浙江段成为大运河中历史文化氛围最浓、保护治理最佳的景观。
西湖。它是中国超一流的风景名胜区,近几年通过西湖综合治理,遗产地政府积极申遗,国家再度重视西湖。因此,西湖成为2010年之后浙江单独申遗的最有希望者。当务之急是在综合保护工程基础上,以世界遗产为标准,进一步治理西湖。一是控制景区道路扩建和机动车行驶,提倡步行、游览车观光,保持西湖的幽静美;二是保护西湖自然文化景观的原生态,控制使用钢材水泥大量恢复历史景点;三是湖滨地区仍要控制不再建高楼,特别是最近炸毁70多米高的原浙江医科大学楼而公示建80多米高的新商业楼,引起国内媒体的关注和申遗管理部门的反对,避免影响申遗的大好形势;四是申报宜单独使用“西湖” 名称, “龙井茶园”可今后与其它名茶组合“中国茶叶”申遗。
以上三个项目,是浙江近期重点突破的第一梯队,同时浙江还要继续积极准备第二、三梯队,争取抢先成功。第二梯队三个项目:(一)良渚遗址,因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是浙江最早列入国家预备清单的项目。近期,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史前城址,被考古学界誉为继上世纪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良渚遗址的地位大大提高,申遗的位次可能前移。(二)江南水乡古镇,包括浙江的乌镇、西塘,江苏的周庄、甪直等。申遗启动早,曾受联合国世界遗产官员专家的青睐,2001年浙江首次正式向国家递交申遗文本的正是这一项目。近几年,由于国家世遗管理体制的变动,长三角联合申遗尚未启动,个别古镇的过度旅游开发等原因,申遗停滞不前。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应继续进行,争取国家支持,加强长三角合作,同时探索把江南水乡古镇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份,纳入大运河一并申遗。(三)雁荡山是地质史上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复活型破火山的典型代表,2005年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申遗文本由清华大学基本完成,国家建设部看好雁荡山,多次催促我省申报。雁荡山—楠溪江是浙江自然遗产的佼佼者和单独项目的首选者,其景观优势、国家重视等条件均已俱备,关键看遗产地政府是否积极申报了。
第三梯队,包括有海上丝绸之路(包括宁波段)、天目山、上林湖越窑遗址等。丝绸之路是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重视的跨国重点项目,近期启动的是陆上丝绸之路,正在筹备的有海上丝绸之路,包括浙江的宁波段。浙江制瓷业历史悠久,窑址遗存丰富,上林湖越窑遗址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分布着一百二十余青瓷窑址,已入选国家预备清单。天目山是中国中亚热带植物最丰富地区之一,继同类别的武夷山、三清山申遗之后,浙江天目山应该奋起直追。可以相信,随着世界遗产研究的深入,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保护的进展,浙江一定会涌现更多的申遗优势项目。
三、按照世界遗产规则办事,是申遗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浙江发展战略中,要考虑并增加申遗的因素和要求。在区域发展中,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改变只唯GDP,增加绿色GDP、人文GDP;对发展重化工业,要划分重点发展和限制发展区域。像浙西北、中南的天目山、雁荡山、方岩、江廊山及其附近地区,应该永远保持山青水秀原生态;浙北水乡古镇、良渚遗址、浙江越窑遗址等,应该永远留下浙江悠久的人文历史,发展相应的农林、文化、服务、旅游等产业,并切实保证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持和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世界上不少国土面积小国却是世界遗产大国,如韩国、比利时、奥地利、荷兰、瑞典、瑞士等面积比浙江小,人均GDP、国家竞争力相当可观,遗产保存完好,世界遗产各约10项。未来浙江应该有一流的工业园区,一流的繁华城市,一流的自然文化遗产。
在保护遗产上,既要制止“建设性的破坏”,更要防止“保护性的破坏”。随着科学发展观逐步落实,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建设性破坏已经相当程度上被制止,而同时以“保护”的名义,却对文物古迹毁真迹改建假古董,对文物景点过度商业、旅游开发,或任真迹风雨飘摇而大肆投资建仿古景点等现象时有发生。在新农村建设中,把新农村误解为单纯新村庄,一批应该保护的珍贵乡土建筑被成片新楼新村取代。世界遗产的要求是维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要学习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真实、完整地保存历史文化景观及其风貌。要加强对世界遗产知识的学习,避免“好心办坏事”,名曰 “申遗”实则离世界遗产越行越远;防止遗产地陷入“大建设—大拆违—大浪费”的恶性循环。要按世界遗产要求,制作申遗文本,实施拆违,整治环境;加强与世遗组织的合作,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加强对世界遗产的宣传,让国内外更加了解、喜爱浙江的名山大川和文物古迹。
浙江申遗正进入最好的时期。近十年来,民建省委对浙江申遗先后十次建言献策,希望到2020年有3—5处世界遗产。我们相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浙江丰富的遗产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国家对浙江遗产“空白省”的倾斜政策,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遗产地市县的努力,浙江在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同时,也一定能成为惠及全省人民的世界遗产大省。
(执笔:黄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