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片: 李江涛,民建浙大一支部会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以前如果没有接触过,会觉得我们的专业有点复杂。”面对记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李江涛说。
事实如此。在所有的外科手术当中,肝胆胰手术是难度最高的。肝脏就像一块吸满血液的海绵,质地脆,血管丰富,稍有不慎就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从世界范围看,全球2.96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有三分之一在中国,全世界一半以上新发肝癌患者在中国。病人数量巨大,手术复杂且精细度高,手术时间长,李江涛做的就是这件最有挑战性的事。
1988年开始学医,中山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和肝胆胰疾病打了30多年交道,李江涛要面对的,常常是紧急且困难的手术。他说,“一个好医生,在过硬的医术之外,更重要的是为病人着想。用最小的代价,帮助病人取得最佳疗效。”他每一天的工作,就是为此而奋斗。
手术台上
对于医生们来说,8小时的工作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
如果6点还没起床,李江涛就觉得起晚了。早晨7点到达医院,7点半开始查房,李江涛需要确认患者术前、术后的健康情况,遇到危重的病人,他总是格外关注,反复叮嘱。
遇上手术日,8点半他就会出现在手术室。肝胆胰外科的手术耗时长,少则3、4个小时,长则8、9个小时,午饭时常被忽略。在晚上9点之后走出手术室是常态。回到家里,他还要研究病人影像资料,为下一台手术做准备。李江涛带领的肝胆胰外科团队,12位医生需要负责每月200多位病患的救治,没有人可以慢下来。
交到李江涛手中的病人,总是或急或凶。有两位因车祸导致肝破裂的病人,让他印象深刻。
清晨6点,50多岁的男性货车司机,因高速车祸送到医院时血压已测不出。时间紧迫,病人根本来不及送到手术室,急诊科、外科、麻醉科、输血科迅速响应合作,急诊室变成了手术室,李江涛快速控制住肝蒂,找到病人出血点,切除破裂的肝脏,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另一位病人是个孩子。晚上七点多,李江涛刚出手术室就接到救助电话。在杭州萧山发生一场车祸,孩子肝破裂,急需手术。那是一个大雨夜又是晚高峰,为了抢时间,交警派车,冲破高架闸道的隔离栏,把李江涛送到了萧山。接到救助的半小时后,李江涛到达了孩子所在医院,和当地医生配合,成功救治了已经休克的病人。“耽误一分钟,可能就是一条生命。”在他看来,时间和生命一样宝贵。
李江涛教授查房中
在急诊之外,李江涛的日常工作,更多需要与肿瘤打交道,肝癌、胆管癌、胰腺癌,都是他的专业范围。“面对病人,除了有进行外科手术的能力,还需要对整体治疗策略有把握。”李江涛说。
采访前的两个星期,李江涛治疗了一位病人。手术前,从放射科报告、各部门诊断看,病人肿瘤指标很高,伴有黄疸,考虑是胰腺癌。但在手术中,李江涛发现,病人的胰腺质地不太一样,有点硬。“按照常规,把它切掉也可以。但根据我的经验,很有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最终,李江涛决定先停止胰腺癌手术。在手术中与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再次讨论,并通过穿刺和手术中病理等方法,最后决定把手术做小了。“手术的难度,并不在于会不会做手术,而在于判断要不要做手术。如果一个外科医生,能够用最小的创伤解决病人的问题,这才是一个好医生。”之后病人进行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治疗,顺利出院了。
在李江涛看来,外科手术需要有整体思维,让病人痛苦少一点,手术创伤小一点,生活质量好一点,生存时间长一点,这是医生主要的工作内容。
创新精神
做肝胆胰外科的医生,需要有情怀,有体力,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多年来,李江涛获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肝尾叶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这些难度颇高的手术,都是他的专长所在。他还是捆绑式胰腺消化道重建、肝尾叶切除、末梢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等创新性工作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同时,他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复杂肝胆胰疾病的诊治经验。2014年,李江涛受邀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外科学系作肝尾叶切除的报告,研究成果和肝癌切除手术录像曾入选国际肝胆胰年会“最佳口头报告”和“最佳手术录像”。
作为访问学者,他先后前往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 ggnneehhzziiaa癌症中心、哈佛大学麻省总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City of Hope Cancer center交流访问。作为项目负责人,李江涛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及科技部973子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作为主要成员,他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江涛在美国科罗大多大学做学术报告时的合影
“三明治夹心疗法”是李江涛的众多治疗肿瘤的法宝之一。他解释说,过去发现肿瘤以后,一般会直接切除,但很快会出现复发。“三明治夹心疗法”是先用药物、化疗治疗使肿瘤缩小(面包片),然后进行切除(夹心),最后进行术后的辅助性治疗(面包片)。“我们叫它新辅助治疗,这种方案使得过去没有救治机会的病人,转化为可以手术,让病人生存更久。”
2016年,李江涛团队首次在国内报告肝内胆管癌新辅助化疗的转化治疗新模式(三明治夹心疗法),病人生存与国际同类病人相比提高1倍。
2016年5月,一位义乌的肝内胆管癌病人找到李江涛。这位69岁的男性病人,对生命充满了渴望。当时肿瘤很大,而且肝内有转移灶和血管侵犯,当地三甲医院判定为最多生存三个月。李江涛经过综合评估,如果不手术病人生存也就三个月,如果立即手术,且手术切除比较干净,生存时间大概半年左右。想到一条鲜活的生命,几个月后化为一股青烟,李江涛心有不甘。
他和病人及家属商量,按下手术暂停键,尝试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先用化疗药物,看能不能让肿瘤瘦身,两个化疗周期,肿瘤小了一大圈。2016年10月,李江涛给他动了手术。肿瘤小了,切除过程中,肿瘤与保留的重要血管间的边界会更清晰,可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一句话,干净利落。
术后,为巩固治疗效果,又对该病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化疗。虽然最后病人因肺部转移去世了,但生存39月,远远超过了同类病人的生存时间,也远远超出了他和家人当时的预期。此后,他们团队又治疗了一批类似的病例,2022年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成果在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发表。
李江涛教授与意大利外科主任同台手术
仁心仁术
精于业、诚于心、厚于德,躬耕30多年,李江涛始终践行“德为先”的医者精神,笃行“医学工匠”的行医态度。他用终身学习形容自己的职业。
医学日新月异,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每一篇细分领域的文章,都可能解决一个手术中的关键问题,减少病人的痛苦。正因为此,在看诊和手术之外,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复盘病例、钻研课题、参与学术研讨、阅读前沿领域的文献。
每个周二中午,在结束门诊之后,李江涛都会与放射科、肿瘤科、介入治疗科、病理科等同行联合进行多学科讨论,为新病人制订治疗方案,总结上一周的手术情况。例如之前术前术后诊断不一致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人,就会仔细分析,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这样的会议,通常会持续3个小时以上。一台手术背后,是数十个小时的准备,各科室10余位医生护士的协作。面对病人,没有一件小事。
在科研上,李江涛投入了大量心力。目前,他重点研究的领域包括肿瘤淋巴清扫和肿瘤类器官等。“淋巴清扫术是对恶性肿瘤做手术,帮助去除一部分的肿瘤细胞,达到根治的效果。怎样把淋巴清扫干净、彻底,这在手术中是至关重要的。肿瘤类器官不但能在最大程度上模拟人体内肿瘤微环境,还可以长期保持肿瘤的异质性,更加客观准确的反应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李江涛解释说。这些创新技术运用到临床当中,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到了周末,李江涛也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他带着10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会利用周末时间,给学生们开组会,讨论研究进展。在他看来,培养一名合格的肝胆外科医生,需要本科到博士10多年的学校学习,加上10年以上的临床历练,他希望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少走弯路,培养真正的好医生。
李江涛始终觉得,真正的好医生,是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感同身受。例如,胰腺炎的病人住进来,过去插胃管是常规,而他的治疗团队基于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尽量不给病人插胃管,让病人的治疗更舒适一些;在传统概念中不允许进食的胆源性胰腺炎病人,经过科学判断后,让病人早期开始进食,减少治疗痛苦。“科学不断进步,以往正确的,习以为常的做法,可能现在已经有了更好解决方案,一个小的治疗细节的决策可能会减轻病人的很多痛苦。所以医生要不停地学习。”这些都是李江涛遇到的真实案例,也是他希望言传身教给学生们的仁心仁术。
“一个医生,能够为站在患者立场思考,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那就是一个好医生。”李江涛说,如果身体允许,他也希望像导师彭淑牖教授一样,到了90岁还可以在手术台上,为患者治疗,挑战更难的事。
李江涛教授与恩师彭淑牗同台手术
(李洁,杭商传媒写作中心主任;徐青青,杭商传媒摄影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