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上午,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在市文化中心隆重召开。开幕式上,曹健委员代表民建金华市委会作大会发言,发言题目是《国际贸易枢纽就要“大进大出”》,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出口是金华的金字招牌,去年我市出口总额突破6600亿元,超过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与深圳一起成为最耀眼的“双子星”。对标国际贸易枢纽,初步实现了“卖全球”,但“买全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持续放大出口优势,着力做大进口,真正成为“卖全球、买全球”的国际贸易枢纽。
一、补齐进口贸易短板。金华外贸居全国第7位,超过很多省会城市,甚至超过有的直辖市。然而,由于重出口轻进口、口岸功能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外贸偏科严重,去年进口仅有1000亿元。我市出口以小商品为主,增长乏力,盈利微薄;而进口增长空间更大,附加值更高。从枢纽建设的要求来说,必须有进有出、大进大出。建议:一是发挥综保区作用。金义综保区成立十年了,与规划预期差距尚远。加工贸易还未起步,业务结构比较单一;体制变动频繁,小马拉不动大车;扶持力度小,政策兑现慢,吸引企业难。为此,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全力拓展口岸功能,及时兑现扶持政策,把综保区的平台红利充分释放出来。二是引进龙头企业。进口是一个资源、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拼的是实力,靠的是龙头。出口可以千军万马“蚂蚁”当家,但进口必须“大象”撑台。要像工业招大引强一样,瞄准“独角兽”,盯住大企业,编好联络图,靶向引进一批进口龙头企业。三是建立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永康的铜铝、东阳的红木、兰溪的棉纱,进口近千亿,生意在外地。亟需设立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把外流的肥水抢回来。
二、扩大对非经贸合作。当前外贸面临多重挤压,欧美市场受排挤,传统市场又疲软,亟需开辟新的蓝海。发展对非贸易,我们有基础,对非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有5000非洲人在我市淘金,2000非洲留学生在金求学,3万多名婺商在非洲打拼。由于种种原因,我市对非贸易占全国、全省的比重持续下滑。龟兔赛跑,不进则退。建议:一是用好非洲留学生资源。外贸做的是生意,靠的是人脉。通过组织非洲学子进市场、进企业,深度了解金华,培养一批非洲的金华通,成为对非贸易的牵线人。二是扩大对非易货贸易。非洲市场广阔,支付能力弱,但资源丰富,发展易货贸易大有可为。要主动谋划,跑部进京,争取率先成为易货贸易试点。三是提升中非经贸论坛能级。发挥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独特优势,争取中非合作论坛升格为国家级,扩大朋友圈,提升影响力。
三、强化航空货运功能。航空货运是国际贸易枢纽的标配。金华跨境电商位列全省第二,但航空货运能力不足,成了“拦路虎”。跨境小包无法本地组货、本地发货,大部分需要从杭州、上海等地中转,费时费钱,抵冲了竞争优势。谋划中的金义国际机场,必须充分考虑货运功能,建议规划货邮吞吐量,从30万吨提高到50万吨,并为长远发展留足空间,以满足跨境电商发展的需要。
开放是金华最大的优势,抓开放就是抓发展,开放是最大的发展。我们要扬长补短,实干争先,加快建设国际贸易枢纽中心,再创金华新的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