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员风采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会员风采
郭吉丰、魏民:挑战太空 创造生命空间
发布时间:2010-05-05 15:40:37
  |  
作者:
    千年圆梦今朝,一箭飞冲九霄。10月15日9点至16日6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着陆,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载人飞行零的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凝聚着近10万人员的共同智慧,经历了11年时间的钻研和探索,当奇迹在神州大地展现,世界瞩目,举国欢腾。
    陪伴着神舟五号飞船21个多小时的太空飞行,民建省委会副主委、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郭吉丰同志的心似乎也被牵到了太空外,既有和全国人民一样的兴奋激动,又带着别样的忐忑与不安。格外牵动他心怀的,是载人飞船上直接维系着宇航员生命安全的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因为那里面关键的6种类型共20多个动力部件,均由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制,郭教授正是这个攻关课题组的青年组骨干,参与产品质保体系和组件设计制造的核心环节。这些动力部件哪怕有一丝一毫的缺陷和漏洞,都将对宇航员生存构成最直接的威胁,所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绝对安全。郭教授说,15日晚上他几乎整整一夜无法入眠,直到16日早上6点看到飞船成功返回并安全着陆,看到杨利伟微笑着走出舱体,看到他身体各方面状况良好如常,一颗悬在空中的心才终于平稳落地。
    和郭教授有着同样心情的,还有另一位民建老同志、浙江大学机械能源学院副教授魏民。采访时,他反复用“太紧张了,太紧张了!”来形容那一晚的感受,“整整21个小时几乎是一分钟一分钟挨过来的,因为我自己设计的产品就在飞船上,而且是保障生命安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不等到宇航员安全回来就无法安心啊!”魏老师仿佛又一次回到了那一晚,言语之中充满了激动、感慨和自豪。他说,成功的那一刻感觉到的是一种安慰,莫大的安慰,因为接受任务时已年近退休,是把它当作自己“人生和事业的最后一搏”来承担和全身心投入的。同类产品当时如果向国外购买,耗资十分巨大,而我们通过努力最终实现了完全自行设计制造风机产品,无论对于浙大,对于民建,都是完成了一件大使命。
    当天上午10点,浙江大学张浚生书记、潘云鹤校长等领导与课题组10位老师举行座谈会,庆祝他们自行研制的产品又一次经受了严格考验,为我国航天技术实现历史性跨越做出了贡献。张书记还为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赋词一首,表达喜悦之情。细算起来,除了神舟一号时以木质模样上天,他们的产品已经连续四次通过了神舟飞船的实飞考验,确保了万无一失的质量和性能。而为了这一次次的“万无一失”,郭教授、魏老师和课题组的同伴们付出了近十年的心血和汗水。
    他们与载人飞船工程的第一次握手要回溯到1993年9月,当时我国立项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的“921工程”刚刚批准通过不久,总装备部507所正在与一些科研院所等接洽技术合作事宜,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和机械能源学院凭借自己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国内领先的科研水平,很快进入总装备部507所的视野。经过几轮关于产品数据、指标、材料要求等各个环节细致、严密、漫长和艰难的谈判,最后确定由浙江大学承担宇航员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的两大类风机产品六种关键性部件的研制任务,这些部件的主要功能就是创造一个接近地面的生存环境,保证飞船舱内的温湿度、气压、气体成份、空气对流和净化等,严格控制在与地面基本一致的水平,也就是在太空条件下为宇航员提供一个能够自动调控的模拟地面的环境。项目一经确定,郭教授他们带着谈判成功的喜悦,带着首期300多万元科研经费,更带着沉甸甸的压力和重担,从北京飞回杭州。
    93年底,浙江大学的课题组分成风机系统、机电系统、控制系统三个小组开始运作。那一年,魏老师已经58岁,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拥有六、七项风机产品的国家专利和国家科技进步奖项,负责轴流风机两个产品的全部设计任务;而郭教授正好30岁,年轻机敏,意气风发,一方面协助魏老师完成风机产品所有图纸设计工作,另一方面还参与着机电和控制系统的基础设计和研究任务。
整个课题项目分三个阶段,总耗资1800多万元。1993底至1995年初完成了模样阶段,即认证设计符合各项指标的模型样品并交由总部考核;1995年至1998年初为初样阶段,产品基本定型;2001年5月完成正样阶段,交有关单位进行严格的验收,并在各次飞行实践中进行应用,根据实际效果予以改进调整。
关于整个研制过程,也许是技术保密性质的缘故,郭教授没有多说,但他十分感慨当时紧迫的时间、强大的压力、严谨的标准和浓厚的团队合作气氛,他说,这是他至今想来还觉记忆犹新的几点深刻体会。从93年底项目启动到98年初初样完成,4年多时间里,几乎可用夜以继日、马不停蹄来形容每一天。没有了教师应享的寒暑假,没有了午休,没有了与家人正常聚会的时间,日复一日的生活空间就是从研究室到实验室,从学校到上海到北京的实验室,以及在各外协单位和器件采购点之间来回奔波。从设计到初样,每一个产品至少要经过40个小时以上的实验时间,项目进展后期,许多大型实验必须要在北京完成,他们常常就在北京过着连续两个月的封闭式实验室生活,有时还要不分昼夜一连20多天的“三班倒”作业,以保证按预定时间完成项目。
    严格得近于苛刻的产品可靠性是带给他们压力的另一个因素。郭教授风趣地形容做产品的过程比起雕琢珠宝和钻石还要精细得多;而魏老师则比喻每一件产品都比同样重量的黄金还要昂贵,因为只有经过几十几百次的筛选、试验、淘汰才能造就最终的一个成品。每一个产品,都会附上一份沉甸甸的产品履历书,用来追溯历史,分清责任。履历书上记录了从产品设计初稿到最后成品的每一个细微步骤,包括每一个螺丝钉每一个元件的来龙去脉,设计者、生产者、检验者、实验员、材料来源、经手人员等等,都详细“记录在案”,以保证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必须为自己每一个工作细节承担直接责任。在这种高度的责任压力下,郭教授、魏老师和其他许多科研人员一样都曾累得病倒过,但是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得每一个人都不愿多作休息,以免增加其他成员的工作负担,以免影响整个课题进程。虽然带着满身疲倦,却又自觉地打起精神去面对下一个数据和另一次实验。郭教授说,那时好象总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在激励自己决不能垮下!
也正是在这次课题任务中,成就了郭吉丰教授和民建组织之间的机缘。魏老师是浙江大学第一位民建会员,在朝夕相处之中,感觉年轻的郭吉丰老师业务能力强,思维敏锐,勤奋踏实,是一个难得的各方面综合素质都不错的人才,便介绍郭教授加入了民建。看到如今郭吉丰教授已经成长为民建组织中的优秀成员,并当选为省委会副主委,魏老师说,这也是他参加这次课题任务的安慰之一。
    记得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500公里外的太空中曾和地面对话,那时的他包含深情地说出“请首长放心,保证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想,这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荣誉感、历史责任感,这种溢于言表的自信、坚毅,不也正是支撑着郭教授和魏老师他们连续多年辛勤付出而无怨无悔的最强大的力量?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功研制关键部件;以高性能的产品顺利通过每一次飞行实践的考验;脱颖而出成为国内高校中唯一一个有最终产品进入飞船系统的学校;通过努力使产品重量比国际同类产品减轻三分之一,大大节约了飞船系统昂贵的发射成本……这一切成绩,既是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和机械能源专业较高研究水平的体现,更意味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种自强不息、进取不懈、勇于挑战、勇于开拓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体现!
    不久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专门向浙江大学发来纪念状和感谢信,对参与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浙大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作者:朱修萍、朱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