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员风采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会员风采
颜滨:弄潮儿敢向涛头立
发布时间:2010-05-05 15:44:15
  |  
作者:
    在沪杭物流业内,颜滨的知名度很高。未见颜滨时,脑子里对“物流”,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搞运输的人,多少还有点五大三粗的印象。然而,当与颜滨坐在一起时,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从中专一直念到硕士研究生的企业家身上所透出的一股浓郁书卷气。他在打理企业之余,基本上都是在电脑旁度过的。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心得,敲成了一本本的《小企业家手记》,从中可以让人窥得他可以白手起家到挺立物流潮头之过程。
  兴许,颜滨天生与“商”有关。生在经商氛围浓郁的台州,于1980年考入了浙江贸易经济学校,三年后分配到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从事理货工作。即使在当时计划经济的年代,这份工作的商贸气息也是很浓的,其收入和社会地位很让人羡慕。尽管在这种环境下,颜滨潜意识里的从商因子一直活跃着,当他从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解读出中国必将走向市场经济后,在1987年毅然放弃了人们眼中炙手可热的“金饭碗”。几无资本地与几个志同道合者下海了。
  颜滨下海的第一个想法,要把“丝绸之府”的丝绸销到古时的“丝绸之路”上去。他把第一站选在了淮南,做了一年的丝绸批发业务,虽说生意不错,但他觉得要继续做大,就必须要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他决定回到老家去打造一个“创业的根据地”。于是他在温岭开设了第一家国有租赁的糖酒商店、办起了一家生产捕鱼用电珠的校办厂,并投资10万元购买了一辆十吨卡车,为一家啤酒企业从事运输。而也就在这个时期,又有了一辆车常在上海温岭间采购,颜滨开始初步接触到了“物流”这个概念,科学的物流能够大大节约运输成本,此时颜滨也已积累了一定资金。
  1992年城市改革的步子加快,颜滨觉得自己到城市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他选中了“物流”这个行业,想方设法地在杭州最大的停车场内开了一家名为“畅兴”的托运部,主要为回程车配载,而这项业务在当时还是件新鲜事。颜滨在停车场门口,不仅用一块黑板做起了广告,还给进场的车辆发放广告单,这样司机们都知道了,在“畅兴”能够找到回程货。为了扩大业务,“畅兴”向各地的货主邮寄广告函,一年内竟发了10万份,以一份1元钱计,就是10万元!就这样连续做了四五年,颜滨的投入得到了市场的回报,货主们发现通过这个托运部,运费比当时的运输公司价格要低1/3,甚至是一半,“畅兴”很快地就畅通、兴旺起来。
  为了防范运输途中出现的诈骗现象。1996年颜滨与复旦大学联合开发了“货运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将司机和货主的信息输入电脑进行管理,至今已存有10多万条信息,在客户间取得很高的信誉,他派人到公安部门学习如何鉴别证件的真伪,引进检验承运人证件真伪鉴别设备,由此多次识破了伪造的证件,并将嫌疑人扭送到公安机关。1998年以来,公司对3万多次回程车业务进行追踪调查,证实没有发生一起诈骗案。
  颜滨为公司确定的理念是:大量的小事上做得比同行稍微好一些。也正是这种从细微之处入手,使得颜滨的公司业绩在同行中出类拔萃。1995年他颇具远见地认准了全国货物吞吐量第一的上海,先后在上海的南方、北方停车场设点营业。在努力拓展业务的同时,颜滨还在不停地深造,到复旦大学学经济法,赴中央党校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所以他能够对国内外经济、物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深刻的见解,在中国的物流的成本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仅是10%。他认为,如果说前些年他致力于推广的“回程配载”概念,已经被社会接受的话,那么,现在正是推广“运输总承包”,一个企业的所有运输,通过招投标,由一家公司来承担,将产生集约化的效应,不仅使单个企业降低成本,而且也使整个社会提高了效率,从而兴起了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好时机。颜滨为此在公司成立了具有高学历人才组成的专家策划小组,来向社会宣传和为其他企业推进这项工作。目前公司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
  富阳有家通信企业,是全国电子百强企业,年产值有10多个亿,年运输费用要1000多万元,在激烈行业的竞争中,企业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潜。颜滨从运输的“经济、安全、时间、服务、结算”等方面入手,运用科学测算的数据,为这家企业进行全面的运输策划,一举使企业的年运输成本下降了100多万元。有家食品企业提出了不管路程远近,都要以其产值的百分比来设定运费,颜滨为其进行测算后确定了其运费,先后有两家运输企业以低于此数据进行运作,结果均告亏损。那家食品企业不得不佩服颜滨测算的精确。至今,颜滨的公司已为省内外10多家企业进行了运输总承包的策划,成本均下降了10%。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颜滨经营企业、做学问的路子也说明了这一点,他时常要为各种现代物流培训班讲课,这位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还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聘为兼职教授,登上大学的讲台。
在“物流”这个全球新经济下的浪潮中,颜滨始终努力地抢在了潮头之上,公司也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每天都在展新颜。
                           (作者:龚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