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员风采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会员风采
绿色的事业 多彩的人生
——记平阳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青疆
发布时间:2010-05-14 09:15:50
  |  
作者: 陈景祥
    浙江省、温州市劳动模范,浙江省、温州市农业优秀企业家,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全国和浙江省民建先进会员,是他曾经获得的荣誉。第八、九届省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至十二届平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四、五届民建省委委员,第三届平阳县工商联会长,是他曾经担任的社会职务。在不同的事业舞台上,他以同样的热情和专注,演绎着绚丽多彩的人生。

志农青年 绿化状元

  1987年4月,《温州日报》刊载的题为《不在城镇享清福,志在山区展宏图》的报告文学,记叙了浙江省、温州市劳动模范,浙江省、温州市农业优秀企业家,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周青疆的先进事迹。

  周青疆生于农村,长在城镇,1962年高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高考机会。离校第二天,他便主动到农村务农。但当他回到鳌江镇迁户口时,遭到家人和亲友的强烈反对,只好放弃务农念头,在镇运输站拉板车。在业余时间,他悉心自学农技知识,还养蜂、种植白木耳。

  改革开放后,他创办了“鳌江花圃”,在新型农业路上掘到了第一桶金。不久,花木市场因无序竞争而遭灭顶之灾,他决定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投入到荒山绿化工程上去。

  1985年冬,他与西圹乡政府谈妥了承包仙岩山2800亩荒山绿化工程的意向,就在签约时分歧出现了,发包方提出承包期为15年,而周青疆要求的是30年。由于当时党的农村承包政策规定是15年不变,所以乡政府干部没有一个敢同意周青疆的要求在合同上签字。周青疆凭着自己对农业的认识和理解,凭着对党的政策本质的理解和掌握,他坚信农业承包政策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他说服了干部,结果以改革精神和干部集体签字的方式签下了承包合同,合同由平阳县公证处公证。不久中央出台新的农业承包政策,改为30年不变。

  为使项目更有成效,周青疆设置了三个目标:一是绿化荒山,二是种植经济林,三是办成生态农业实验场。为实现这个目标,周青疆以林业为主,应用生态学原理,科学利用生物链,针对地貌与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形成林、农、副、牧、养一体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经营,把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科学选用优良树种如澳大利亚黑荆树,适当种植名优特果树四季柚、杨梅、黄桃以及马蹄笋等。为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周青疆通过努力与有关科研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进而让自己的生态农业实验场成为“省人民政府浙南低丘缓坡林果示范基地”,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过三年努力,别具一格的平阳生态农业实验场粗具规模,初见成效。造林绿化养山2000余亩;科学种田水稻每年亩产500公斤以上,西瓜甜度达11度,个又大,平均每个10多斤,最大27斤,甘蔗粗壮,高达3米,六畜兴旺。因而吸引了周边农民纷纷来场学习仿效,较远的农民也慕名来参观取经。周青疆收到的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方面的效益。1992年生态农业实验场通过了省级鉴定验收,又获得市级科技三等奖。他的事业不仅为地方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他的经验和论文在今天西部大开发中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创业能手 彩色人生

  熟悉周青疆的人都说他是个充满创业激情,不知疲倦不甘寂寞的实干者。

  早在1973年,周青疆在机械修配厂当仓库保管员时,看到市场上轴承供不应求,要以旧换新,而农忙季节拖拉机、脱粒机上的轴承更换很紧急,于是,他以个人名义打报告给县委书记,要求办轴承厂来支援农业,满足市场的需要。经县政府生产组同意,他创办了鳌江轴承厂,这其实是个带“红帽子”的民营企业,在当时,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个厂的产品全部由物资局收购,企业也曾是平阳唯一的省定点生产厂家。

  1986年,周青疆为了解决通向仙岩山生态实验场的交通问题,也为了给山区农民做件实事,投资17万元,花半年多时间修成了一条长达25公里的沿山公路,不仅大大改善了沿路3个行政村的交通条件,而且为后来山区花岗岩开发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客观上为当地群众每年增加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收入。

  1991年,鳌江镇老城尚未得到改造,人粪为患,成为当地居民和镇政府一个难题。周青疆意识到人粪也是一种资源,利用得好可以变废为宝,决心要接这个项目。他多次赴上海、杭州寻求科研部门合作,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他的设想得到省科委的支持,城镇粪便无害化处理课题成为省“八五”科研计划攻关项目。通过三年潜心研究,他研究成功一套先进的处理工艺,使人粪通过浓缩、发酵、除臭、烘干、粉碎、搅拌、压缩等流程,成为颗粒有机肥料。他投资自制设备创办了有机肥料厂,1995年,该项目通过了省级验收。这个项目的成功,也为鳌江镇争创文明卫生镇出了力。

  此外,周青疆还办过滨海机械厂、防锈涂料厂,并在南麂岛办过风力发电厂。风力发电项目曾是省里支持的新能源项目,当时省里还拨下50万元补助款支持该项目。可是在项目成功将要领取发电许可证时,遇到政策法规限制:风力是国家资源,民企不准开发经营。他无奈过,但从不气馁。他觉得,过程比目的更重要,要一路开拓,一路创新,不断追求,演绎多彩的人生。

  茶是世界上第一大饮料,中国茶叶誉满全球,然而,当今世界上三大类名茶中中国只拥有两类(红茶和绿茶),原产于中国的黄茶虽然有几百年历史,但已经消失。而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却奉此茶为顶级名品。周青疆出于中国人的自尊和对新农业的情结,对此久久不能平静。他到处查资料,发现原产于平阳一带的“温州黄汤”就是黄茶的名品。他兴奋极了,决心要恢复“温州黄汤”生产。他联合几个朋友,寻访老农,查资料,搞试验,积极参与平阳、泰顺两地黄茶的研制开发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温州黄汤”制作基本成功,并通过了上海茶叶权威机构的鉴定。

  周青疆常常带着数码相机跋山涉水,这不是旅游,而是收集浙南地区药用植物和可食用野生草本图照,计划通过几年努力出版三本书。他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发现平阳县有一种专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效药--金线蓝。该草药出产在平阳县顺溪的深山中,由于量少又不易采到,价格相当昂贵。多年来,该草药受到“识宝”农民的滥采、滥挖,几乎绝种。周青疆会同当地“识宝”的老药农,走遍顺溪几百里山区,采到样本。他一边自己小规模试种,一边将鲜草送到市亚热带研究所进行细胞分离课题试验。通过一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金线蓝细胞分离的成果。为了进一步将金线蓝进行研究和推广,周青疆建立了名贵草药金线蓝研究所。据了解,名贵草药金线蓝不久将会批量种植与推广,它将为我国中草药事业的发展增添一颗闪光的明珠。

非官非民 参政议政

  周青疆是第八、九届省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至十二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十多年来,他忠于职守,以高度政治热情和责任感履行职责,在参政议政和为政府、为社会、为会员企业的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两会”召开之前,他都要深入社会做调查,收集社情民意,就社会热点、改革难点提出建议。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各界对温州姓“资”姓“社”问题尚未定论的时候,周青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现身说法,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成效,带去温州发生的新生事物并提出了“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对连续稳定的政策环境的建议”和“为了保障投资者利益,要在这方面立法的建议”。

  他和温州市其他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就温州人民迫切要求解决的几大问题先后向大会提交了数十份提案,诸如温州机场、金温铁路、温福铁路、珊溪水库、温州大桥、温州电厂二期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中央的重视,如今都已成为了现实。

  周青疆在担任平阳县工商联会长期间,在团结和带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与党精诚合作,搞好民间商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搞好扶贫的光彩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实事。例如2000年,他带领平阳药业商会理事们到横溪镇扶贫助学,与28位贫困生签订了结对助学合同;2002年,他又带领骨干会员企业与8位少数民族大学生结对扶贫。他本人平时十分关心农民疾苦,经常扶助贫困学生和有病的老人。

热心会务 爱会如家

  周青疆于1987年加入民建,成为温州民建首位民营企业家会员。他曾担任民建平阳县总支第一届副主任,二至三届主任,连任四至五届民建省委委员,曾担任三届平阳县工商联会长。

  作为一个民建会员,热爱自己的组织,首先表现为干好本职工作。周青疆在事业上的卓越成绩,被上级和社会充分肯定,为民建争了光。1990年,他被评为全国民建先进会员。1995年,又被评为全省民建先进会员。

  头上的光环多了,地位变了,腰包鼓了,有些人往往会飘飘然找不到北。然而,周青疆始终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他热爱组织如爱自己的家,每次基层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十几年如一日。他认为有会才有自己,要一切服从于组织。他在担任总支主任期间,安排会务有条有理,重视思想交流,通过交心增强会的凝聚力;他提倡学习,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他带头关心会员的进步和生活,在他影响下,每年探望老会员和困难会员已成为惯例。会内资金困难时,周青疆就带头捐助。

  2003年,民建温州市委会和民建平阳总支一起实施为民办实事的联动项目,为与民建平阳总支结对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平阳县梅溪乡书阁畲族村兴建凤车尾自动水坝工程,目的是解决1500亩农田的水利灌溉问题。周青疆积极参与水坝建设的全过程,从方案技术论证、选址、会议协商、过程实施,几乎环环参与。在平阳县委、县政府和民建温州市委会、会员企业家的支持下,一座高科技的自动阀水坝顺利建成,在近两年夏季干旱的天气下,也能够正常蓄水流灌,解决了该村以及附近几个村的农田水利灌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