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记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
发布时间:2010-05-14 09:16:29
|
作者: 周文帅
作为温州著名的“儒商”,他的经历带有几分传奇色彩。是他,当温州产品在各地被贴上“假冒伪劣”的标签而扫地出门时,第一个以“质量是生命”的强烈意识,从一个个细小环节做起,用质量过硬的产品为温州正了名;是他,把打造中国的通用电气公司作为奋斗目标,自强不息,孜孜以求,使企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温州到上海,从上海到全国,把产品打进了全国几乎每一个城市;是他,曾经受到中共中央两任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从中汲取到巨大的精神力量。
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在温州柳市被尊为“儒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教师出身和儒雅睿智的气质,也不全是因为他提倡建设“学习型组织”,更重要的是他把儒家思想结合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形成了天正独特的企业文化。高天乐的奋斗经历,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成功民营企业家的缩影;而自强不息、超越自我,不仅是高天乐人格魅力的写照,更体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内在精神力量。
逆水行舟 力挽信誉
谈起高天乐的创业,我们要把记忆拉回到1990年。
1990年6月底。香港九龙,繁华的柯士甸道永安大厦一间写字楼,一位年轻人久久伫立窗前,彻夜难眠,一颗爱乡之心隐隐作痛。
他就是高天乐。
改革开放的前十几年里,温州形成的灵活的市场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也正是这“自由”让急于求成的温州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温州的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引起国家领导机关的关注。1990年6月,原轻工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温州多种产品列为重点整治对象,低压电器也在被整顿之列。
正是这次震动全国的打假行动刺痛了身为温州人的高天乐的爱乡之心。从那时起,他抱定了要亲自参与制造,并从最基础部件抓起的决心,志在重新创造优势,构筑柳市电器产品攻不克、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挽回温州商人的声誉。
当年9月,高天乐放弃了在香港的工作,毅然返回家乡。凭着借来的5万元人民币和雇请的8个农民,创办了乐清柳市长城变压器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温州产品被贴上“假冒伪劣”标签的那几年,要使温州产品重新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有些人看来这无异于逆水行舟,但高天乐的决心毫不动摇。从装配测试单一的控制变压器产品开始,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摸索中前行。质量是生存之道,诚信是立业之本,高天乐的长城变压器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用过硬的产品重新叩开了市场的大门。1991年销售收入达30余万元,在随后的4年里突破了1个亿。
1995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醒目的文章:《高天乐摘帽记》。文章说:温州柳市“假冒伪劣”的阴影压得温州人抬不起头,有一位青年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顶“黑帽子”远远地抛到太平洋去。他就是“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高天乐。他的办厂信条是:“宁愿不出产品,绝不能让假冒伪劣电器损害温州声誉!”
质量兴企,全力打造企业质量的“生命工程”,是高天乐确定的铁的原则。在打假余震中诞生的天正集团,从决策者的重视到经营层的运营,再到基层的生产操作,全方位渗透着“质量是生命”的强烈意识,显示了“生命工程”的浩繁与严密,多层次地牵动着所有天正人的心。
1993年,天正投资300多万元建起质量检测中心,同时,开创温州民营企业先河,率先按照国际标准实行质量管理,规定所有员工必须经严格培训考核后方可持证上岗。同年,天正高精度的全自动稳压器等产品被作为1993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浙江省推荐产品,《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天正为温州“正名”这一巨大变迁。
“开发一个产品,扭转一种观念,挽回一份信誉”,高天乐做到了。
思维创新 共同成长
企业要寻求发展,在思维模式上必须天天创新。
15年天正,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当数1998年天正如日中天之际,斥资1个亿转战上海。在高天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超前思维里,中国的民营电器企业要在西门子、施耐德等强敌到来前抢占制高点,以上海为平台实现产业升级。
在这之前,天正已历经两次大刀阔斧的股权变革,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企业社会化。2001年7月,天正全部更换了产品外包装。新包装只是天正“四新”工程“新包装、新品质、新服务、新天正”的一部分,但光是它的投入就需要几百万元。
天正在思维模式创新上一直是“排头兵”。1990年前后,天正采用彩色包装,推出CIS视觉识别系统;在其他厂家仍使用中间商推销商品时,天正又最早开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管理公司;在别人还热衷于固定资产建设时,天正已另辟蹊径大胆尝试“虚拟经营”。
“天正的发展史,从头到尾,实际上就是一部民营企业为寻找自身发展推动力的永续创新史。”高天乐这样说。
“一个人致富好,还是共同致富好?当然是共同致富好!”这就是支持高天乐不断奋斗的质朴思想。高天乐认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不能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必须走“协同发展”之道。天正推出了“家庭方案”,即把企业办成家庭,营造家庭一般的氛围,让每个员工都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1997年,天正进行股份制改组时,重点吸收中层以上骨干和高学历的技术、管理人员参股,有选择地发展表现出色、有专业特长的员工入股,确立了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每个员工不管所持股份多少,其对企业的关切程度是一样的--就如同关心各自的家庭一样,由此员工责任感、积极性大为提高。
与此同时,天正还推出了“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计划,公司在制订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对员工的个人成长目标进行规划和设计。帮助他们寻找、设计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人生目标,达成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共识。
海纳百川 学而不厌
人要自强不息,首先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高天乐将学习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他说,人一旦停止了学习,思维模式就会出现问题。因为社会在不断变化,人必须要跟着潮流走,或者走到潮流前面,才可能造就非凡的业绩。
2001年,他再次走进了学堂--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从那里,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养分。他不仅自己学习充电,还要求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参加培训。有了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天正的开拓发展便有了劈波斩浪的武器。
“要成为中国的一流企业,首先要资源适配,其中首要的是人力资源,人必须是优秀的。而作为现代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从学习环境不好的城市出来的企业,制约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就是人的素质。”高天乐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天正的众多骨干精英中,有早在1996年以年薪30万元向社会公开招聘来的总经理,有来自跨国公司的中坚力量,更有来自名牌大学的高才生。12名博士、40多名硕士以及众多优秀专业人才,构筑了天正坚实的人才基础。
天正的成长得益于很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但更重要的是注重了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2003年天正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了400多万元,平均每人2000元。正是引进人才与培育人才并举的措施,让天正有了加速发展的原动力。
“评价企业在未来是否有竞争潜力,不是以眼前赚钱多少为标准,而是要看员工是否会学习,这决定着企业的智商。我们提倡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倡导组织的学习能力与速度,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希望所在。”这就是高天乐倡导的“学习型组织”的精髓。
诚实守信 热心公益
高天乐解释“天正”中“正”的含义:正气盎然,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要做成大事,首先要做好人,要讲信誉。天正人始终坚持“无信不立、以诚为本”的诚信原则,“讲信用、重诚信”是天正人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天正营销工作的首要原则就是“信用--要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和合同”。高天乐动用“金笔”首次获得中国工商银行签名贷款高达3000万元,这是个人和企业长期积累的信用道德、信用制度、信用形象的综合反映。2003年,高天乐向“两会”递交的提案《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没有诚信,百姓战战兢兢;没有诚信,企业如履薄冰;没有诚信,政府寝食难安。”这一诚信名言被广为引用,甚至作为大标题出现在人民网和《光明日报》上。一时间,“信用”像一道美丽的光环笼罩着天正和高天乐,企业也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高天乐说,讲诚信的人会得到用户的认可,社会的认可,政府的认可,银行的认可,他们都会对你提供很大的支持。这样,企业才有发展的社会基础。比如说现在,天正在上海有很多的分公司,当地的银行都知道天正有工商银行的信誉担保,都愿意跟天正合作,给天正提供信誉担保,如果需要,天正会有几个亿的信誉担保。同时,诚信的背后是人气旺盛,正因为天正讲信用,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才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放心产品”,才开拓了越来越多的销售市场。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要讲诚信,国内、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讲诚信,企业经营过程中与员工的合作也要讲诚信。所以,高天乐认为:诚信对社会、个人和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有信则立,无信则衰。
而与此遥相呼应的是,截至2003年年底,天正集团已连续11年获得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在个人财富达到相当规模时,财富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又是如何运用财富的呢?高天乐认为:应当把财富看成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2002年12月25日,天正集团在乐清市举办的“爱心联动”扶贫济困募捐活动中捐款10万元,用于解决边远地区未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2003年1月9日,天正集团又向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捐款1000万元;“非典”肆虐时,高天乐再一次表示要勇敢担起一份神圣的社会责任:以个人名义为抗击“非典”捐款10万元。
迄今为止,天正集团向社会捐赠了近2000万元,用于扶贫济困、“希望工程”、慈善事业等等。
高天乐坦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回应社会要求,担负更多责任,是企业理性的表现;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先富起来的人应该从广义上来看待财富,在自己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断积累精神财富,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他说自己在国外考察时,发现许多企业都把为当地特别是所在社区服务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国内,很多企业似乎不习惯这样做,甚至认为这样做是一种“额外负担”。其实,企业享受的水、电、路以及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都是当地提供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天正在内部鼓励员工之间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融洽相处;在社会上,企业与许多社区结成共建单位,帮助社区进行教育、卫生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等。
“现代社会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经济、技术实力的较量,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是真正富有的企业。”高天乐在不断地实践着自己的心声。
协调发展 志向高远
企业间的竞争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求得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竞争能使经济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经历了创业的艰难与发展的成功后,高天乐却始终有一种危机感,耳边时刻回响着著名经济学家艾丰的话,“创业如同登山,上小山使人飘飘然,登大山叫人惶惶然,进深山叫人茫茫然”。他意识到中国的民营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要不断开拓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99年4月,总投资12亿元的天正集团上海浦东工业园动工兴建。天正的目标是凭借上海的技术、人才、信息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在跨国集团到来前,树立自己的品牌。注重企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高天乐胸中有了目标:“我们的企业计划从2001年开始,五年创国内一流,十年创世界品牌。”
要想加速发展,资产重组是一种最直接的做法。从创业到发展,高天乐迈出的第一步是对民营企业的兼并。经过几年的打拼,天正已有足够的实力将目标锁定在国企。“我们在未来三五年内,要加大对国企的收购力度,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为积极实施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战略规划,2004年5月,高天乐赴四川成都考察。目前,天正已分别在四川、陕西、山东、湖北、江苏及重庆等省市设立了办事机构,配备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当地国企改制。参与国企改制是“三赢”的选择:既可以利用民营企业在机制、管理、企业文化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增强改制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帮助国企做大做强,又可以为政府排忧解难,帮助更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民营企业自身的实力。目前,天正正在与成都、西安等地的多家国有企业商谈改制事宜,并已完成了对南京容光达电子、耐特集团和内蒙古电缆厂等几家老国企的收购,解决了2000多名国企职工的就业问题。天正也已在南京建立了200亩产业基地,在内蒙古建立270亩产业基地。天正集团正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加速前进。
“让天正国际化”变为“国际化天正”是高天乐的又一目标。“与国外企业和国内专业外贸公司合作,通过品牌共享或以OEM的方式进行共同开发,力争通过股权合作的形式,在通讯元器件、仪器仪表等业务领域实现中外合资合作,成立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这是天正和高天乐的梦想。从温州到上海,从上海到全国,现在国内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天正的销售网点,但这不是高天乐的最终目标。“希望在未来5—10年,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我们的分公司,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天正是全球化的公司。”天正海外投资公司为了让这个目标成为现实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5年的期限,到今天已是过半,回首过去,高天乐不该有什么遗憾。2003年,天正的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3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高天乐向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着。
参政议政 担当责任
2001年3月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联组会上,高天乐聆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非公有制经济所作的重要讲话。联组会结束,当总书记经过高天乐身边时,他连忙走上前去,自我介绍道:“总书记,我来自温州,是中国天正集团有限公司的。”总书记握着高天乐的手说:“温州经济形势好,你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与高天乐交谈中,总书记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高天乐说:“请总书记放心。”
高天乐每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都不忘自己的神圣职责,都要作一番精心准备。针对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落后、资金匮乏、科技创新能力弱的现状,2000年他递交提案《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呼吁政府部门制订《中小企业法》,对其实行国民待遇,并改善融资环境等;2001年,他又递交了《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促进企业集团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大力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两个提案,希望政府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促使企业集团走上以新筑优、以优筑强、以强筑大的良性发展轨道。
2001年“两会”上,他还以《充分发挥城市人口集聚的功效,促进西部大开发》为题发了言,提出西部可采取移民的方式集聚人口到城市,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而早在2000年,作为《经济日报》策划组织的“东人西行”三人小组之一,他就以“东人”的敏锐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扫描西部。归来后,他不停地思索,所有的感触和思考结晶成一份提案和发言,这就是提案《西部大开发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和发言《西部大开发可以借鉴温州经验》。他提出西部战略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发展思路上要标新立异,工作方针上要着眼长远;他积极介绍和倡导西部学习温州经验,实施“逼民富”,通过树立身边致富典型,以“一人富了带亲戚,亲戚富了带朋友,朋友富了带地方,地方富了带周边”的思路来实现共同富裕。
在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来到华润饭店,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并在民建与工商联联组会上听取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高天乐根据天正集团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向总书记汇报了他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即对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环境保护的关注,实现公司、员工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推动社会和企业的良性互动。
讨论结束后,高天乐与总书记握手时说:“您两年前去温州考察,给我们民营企业以很大的鼓励,这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创业激情,盼望总书记再去温州。”总书记说:“好,好!有机会一定去。”
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高天乐都会成为各地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
2004年“两会”上,3月6日,人民网刊载了高天乐《关于注重战略规划,延续民企辉煌的建议》的提案;3月9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栏目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就“社会责任”专题采访高天乐;3月10—13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济时报》等记者专访高天乐,并在“两会”特刊中刊出高天乐谈“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内容,30余家媒体及网站相继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转载或报道。
3月11日上午,高天乐与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教授同时受邀新华网,就“私产入宪”话题展开精彩对话。
《周易》中乾为天,为刚,为健,为龙,为马。天道刚健,人要效法天,自强不息。对于未来,高天乐充满信心。在高天乐的心中要把天正建设成为中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这是高天乐也是天正集团自强不息、孜孜追求与奋斗的目标。
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在温州柳市被尊为“儒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教师出身和儒雅睿智的气质,也不全是因为他提倡建设“学习型组织”,更重要的是他把儒家思想结合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形成了天正独特的企业文化。高天乐的奋斗经历,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成功民营企业家的缩影;而自强不息、超越自我,不仅是高天乐人格魅力的写照,更体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内在精神力量。
逆水行舟 力挽信誉
谈起高天乐的创业,我们要把记忆拉回到1990年。
1990年6月底。香港九龙,繁华的柯士甸道永安大厦一间写字楼,一位年轻人久久伫立窗前,彻夜难眠,一颗爱乡之心隐隐作痛。
他就是高天乐。
改革开放的前十几年里,温州形成的灵活的市场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也正是这“自由”让急于求成的温州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温州的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引起国家领导机关的关注。1990年6月,原轻工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温州多种产品列为重点整治对象,低压电器也在被整顿之列。
正是这次震动全国的打假行动刺痛了身为温州人的高天乐的爱乡之心。从那时起,他抱定了要亲自参与制造,并从最基础部件抓起的决心,志在重新创造优势,构筑柳市电器产品攻不克、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挽回温州商人的声誉。
当年9月,高天乐放弃了在香港的工作,毅然返回家乡。凭着借来的5万元人民币和雇请的8个农民,创办了乐清柳市长城变压器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温州产品被贴上“假冒伪劣”标签的那几年,要使温州产品重新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有些人看来这无异于逆水行舟,但高天乐的决心毫不动摇。从装配测试单一的控制变压器产品开始,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摸索中前行。质量是生存之道,诚信是立业之本,高天乐的长城变压器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用过硬的产品重新叩开了市场的大门。1991年销售收入达30余万元,在随后的4年里突破了1个亿。
1995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醒目的文章:《高天乐摘帽记》。文章说:温州柳市“假冒伪劣”的阴影压得温州人抬不起头,有一位青年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顶“黑帽子”远远地抛到太平洋去。他就是“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高天乐。他的办厂信条是:“宁愿不出产品,绝不能让假冒伪劣电器损害温州声誉!”
质量兴企,全力打造企业质量的“生命工程”,是高天乐确定的铁的原则。在打假余震中诞生的天正集团,从决策者的重视到经营层的运营,再到基层的生产操作,全方位渗透着“质量是生命”的强烈意识,显示了“生命工程”的浩繁与严密,多层次地牵动着所有天正人的心。
1993年,天正投资300多万元建起质量检测中心,同时,开创温州民营企业先河,率先按照国际标准实行质量管理,规定所有员工必须经严格培训考核后方可持证上岗。同年,天正高精度的全自动稳压器等产品被作为1993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浙江省推荐产品,《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天正为温州“正名”这一巨大变迁。
“开发一个产品,扭转一种观念,挽回一份信誉”,高天乐做到了。
思维创新 共同成长
企业要寻求发展,在思维模式上必须天天创新。
15年天正,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当数1998年天正如日中天之际,斥资1个亿转战上海。在高天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超前思维里,中国的民营电器企业要在西门子、施耐德等强敌到来前抢占制高点,以上海为平台实现产业升级。
在这之前,天正已历经两次大刀阔斧的股权变革,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企业社会化。2001年7月,天正全部更换了产品外包装。新包装只是天正“四新”工程“新包装、新品质、新服务、新天正”的一部分,但光是它的投入就需要几百万元。
天正在思维模式创新上一直是“排头兵”。1990年前后,天正采用彩色包装,推出CIS视觉识别系统;在其他厂家仍使用中间商推销商品时,天正又最早开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管理公司;在别人还热衷于固定资产建设时,天正已另辟蹊径大胆尝试“虚拟经营”。
“天正的发展史,从头到尾,实际上就是一部民营企业为寻找自身发展推动力的永续创新史。”高天乐这样说。
“一个人致富好,还是共同致富好?当然是共同致富好!”这就是支持高天乐不断奋斗的质朴思想。高天乐认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不能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必须走“协同发展”之道。天正推出了“家庭方案”,即把企业办成家庭,营造家庭一般的氛围,让每个员工都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1997年,天正进行股份制改组时,重点吸收中层以上骨干和高学历的技术、管理人员参股,有选择地发展表现出色、有专业特长的员工入股,确立了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每个员工不管所持股份多少,其对企业的关切程度是一样的--就如同关心各自的家庭一样,由此员工责任感、积极性大为提高。
与此同时,天正还推出了“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计划,公司在制订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对员工的个人成长目标进行规划和设计。帮助他们寻找、设计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人生目标,达成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共识。
海纳百川 学而不厌
人要自强不息,首先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高天乐将学习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他说,人一旦停止了学习,思维模式就会出现问题。因为社会在不断变化,人必须要跟着潮流走,或者走到潮流前面,才可能造就非凡的业绩。
2001年,他再次走进了学堂--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从那里,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养分。他不仅自己学习充电,还要求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参加培训。有了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天正的开拓发展便有了劈波斩浪的武器。
“要成为中国的一流企业,首先要资源适配,其中首要的是人力资源,人必须是优秀的。而作为现代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从学习环境不好的城市出来的企业,制约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就是人的素质。”高天乐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天正的众多骨干精英中,有早在1996年以年薪30万元向社会公开招聘来的总经理,有来自跨国公司的中坚力量,更有来自名牌大学的高才生。12名博士、40多名硕士以及众多优秀专业人才,构筑了天正坚实的人才基础。
天正的成长得益于很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但更重要的是注重了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2003年天正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了400多万元,平均每人2000元。正是引进人才与培育人才并举的措施,让天正有了加速发展的原动力。
“评价企业在未来是否有竞争潜力,不是以眼前赚钱多少为标准,而是要看员工是否会学习,这决定着企业的智商。我们提倡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倡导组织的学习能力与速度,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希望所在。”这就是高天乐倡导的“学习型组织”的精髓。
诚实守信 热心公益
高天乐解释“天正”中“正”的含义:正气盎然,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要做成大事,首先要做好人,要讲信誉。天正人始终坚持“无信不立、以诚为本”的诚信原则,“讲信用、重诚信”是天正人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天正营销工作的首要原则就是“信用--要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和合同”。高天乐动用“金笔”首次获得中国工商银行签名贷款高达3000万元,这是个人和企业长期积累的信用道德、信用制度、信用形象的综合反映。2003年,高天乐向“两会”递交的提案《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没有诚信,百姓战战兢兢;没有诚信,企业如履薄冰;没有诚信,政府寝食难安。”这一诚信名言被广为引用,甚至作为大标题出现在人民网和《光明日报》上。一时间,“信用”像一道美丽的光环笼罩着天正和高天乐,企业也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高天乐说,讲诚信的人会得到用户的认可,社会的认可,政府的认可,银行的认可,他们都会对你提供很大的支持。这样,企业才有发展的社会基础。比如说现在,天正在上海有很多的分公司,当地的银行都知道天正有工商银行的信誉担保,都愿意跟天正合作,给天正提供信誉担保,如果需要,天正会有几个亿的信誉担保。同时,诚信的背后是人气旺盛,正因为天正讲信用,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才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放心产品”,才开拓了越来越多的销售市场。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要讲诚信,国内、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讲诚信,企业经营过程中与员工的合作也要讲诚信。所以,高天乐认为:诚信对社会、个人和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有信则立,无信则衰。
而与此遥相呼应的是,截至2003年年底,天正集团已连续11年获得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在个人财富达到相当规模时,财富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又是如何运用财富的呢?高天乐认为:应当把财富看成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2002年12月25日,天正集团在乐清市举办的“爱心联动”扶贫济困募捐活动中捐款10万元,用于解决边远地区未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2003年1月9日,天正集团又向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捐款1000万元;“非典”肆虐时,高天乐再一次表示要勇敢担起一份神圣的社会责任:以个人名义为抗击“非典”捐款10万元。
迄今为止,天正集团向社会捐赠了近2000万元,用于扶贫济困、“希望工程”、慈善事业等等。
高天乐坦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回应社会要求,担负更多责任,是企业理性的表现;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先富起来的人应该从广义上来看待财富,在自己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断积累精神财富,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他说自己在国外考察时,发现许多企业都把为当地特别是所在社区服务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国内,很多企业似乎不习惯这样做,甚至认为这样做是一种“额外负担”。其实,企业享受的水、电、路以及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都是当地提供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天正在内部鼓励员工之间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融洽相处;在社会上,企业与许多社区结成共建单位,帮助社区进行教育、卫生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等。
“现代社会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经济、技术实力的较量,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是真正富有的企业。”高天乐在不断地实践着自己的心声。
协调发展 志向高远
企业间的竞争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求得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竞争能使经济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经历了创业的艰难与发展的成功后,高天乐却始终有一种危机感,耳边时刻回响着著名经济学家艾丰的话,“创业如同登山,上小山使人飘飘然,登大山叫人惶惶然,进深山叫人茫茫然”。他意识到中国的民营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要不断开拓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99年4月,总投资12亿元的天正集团上海浦东工业园动工兴建。天正的目标是凭借上海的技术、人才、信息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在跨国集团到来前,树立自己的品牌。注重企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高天乐胸中有了目标:“我们的企业计划从2001年开始,五年创国内一流,十年创世界品牌。”
要想加速发展,资产重组是一种最直接的做法。从创业到发展,高天乐迈出的第一步是对民营企业的兼并。经过几年的打拼,天正已有足够的实力将目标锁定在国企。“我们在未来三五年内,要加大对国企的收购力度,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为积极实施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战略规划,2004年5月,高天乐赴四川成都考察。目前,天正已分别在四川、陕西、山东、湖北、江苏及重庆等省市设立了办事机构,配备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当地国企改制。参与国企改制是“三赢”的选择:既可以利用民营企业在机制、管理、企业文化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增强改制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帮助国企做大做强,又可以为政府排忧解难,帮助更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民营企业自身的实力。目前,天正正在与成都、西安等地的多家国有企业商谈改制事宜,并已完成了对南京容光达电子、耐特集团和内蒙古电缆厂等几家老国企的收购,解决了2000多名国企职工的就业问题。天正也已在南京建立了200亩产业基地,在内蒙古建立270亩产业基地。天正集团正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加速前进。
“让天正国际化”变为“国际化天正”是高天乐的又一目标。“与国外企业和国内专业外贸公司合作,通过品牌共享或以OEM的方式进行共同开发,力争通过股权合作的形式,在通讯元器件、仪器仪表等业务领域实现中外合资合作,成立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这是天正和高天乐的梦想。从温州到上海,从上海到全国,现在国内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天正的销售网点,但这不是高天乐的最终目标。“希望在未来5—10年,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我们的分公司,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天正是全球化的公司。”天正海外投资公司为了让这个目标成为现实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5年的期限,到今天已是过半,回首过去,高天乐不该有什么遗憾。2003年,天正的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3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高天乐向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着。
参政议政 担当责任
2001年3月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联组会上,高天乐聆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非公有制经济所作的重要讲话。联组会结束,当总书记经过高天乐身边时,他连忙走上前去,自我介绍道:“总书记,我来自温州,是中国天正集团有限公司的。”总书记握着高天乐的手说:“温州经济形势好,你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与高天乐交谈中,总书记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高天乐说:“请总书记放心。”
高天乐每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都不忘自己的神圣职责,都要作一番精心准备。针对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落后、资金匮乏、科技创新能力弱的现状,2000年他递交提案《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呼吁政府部门制订《中小企业法》,对其实行国民待遇,并改善融资环境等;2001年,他又递交了《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促进企业集团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大力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两个提案,希望政府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促使企业集团走上以新筑优、以优筑强、以强筑大的良性发展轨道。
2001年“两会”上,他还以《充分发挥城市人口集聚的功效,促进西部大开发》为题发了言,提出西部可采取移民的方式集聚人口到城市,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而早在2000年,作为《经济日报》策划组织的“东人西行”三人小组之一,他就以“东人”的敏锐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扫描西部。归来后,他不停地思索,所有的感触和思考结晶成一份提案和发言,这就是提案《西部大开发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和发言《西部大开发可以借鉴温州经验》。他提出西部战略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发展思路上要标新立异,工作方针上要着眼长远;他积极介绍和倡导西部学习温州经验,实施“逼民富”,通过树立身边致富典型,以“一人富了带亲戚,亲戚富了带朋友,朋友富了带地方,地方富了带周边”的思路来实现共同富裕。
在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来到华润饭店,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并在民建与工商联联组会上听取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高天乐根据天正集团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向总书记汇报了他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即对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环境保护的关注,实现公司、员工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推动社会和企业的良性互动。
讨论结束后,高天乐与总书记握手时说:“您两年前去温州考察,给我们民营企业以很大的鼓励,这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创业激情,盼望总书记再去温州。”总书记说:“好,好!有机会一定去。”
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高天乐都会成为各地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
2004年“两会”上,3月6日,人民网刊载了高天乐《关于注重战略规划,延续民企辉煌的建议》的提案;3月9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栏目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就“社会责任”专题采访高天乐;3月10—13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济时报》等记者专访高天乐,并在“两会”特刊中刊出高天乐谈“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内容,30余家媒体及网站相继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转载或报道。
3月11日上午,高天乐与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教授同时受邀新华网,就“私产入宪”话题展开精彩对话。
《周易》中乾为天,为刚,为健,为龙,为马。天道刚健,人要效法天,自强不息。对于未来,高天乐充满信心。在高天乐的心中要把天正建设成为中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这是高天乐也是天正集团自强不息、孜孜追求与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