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员风采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会员风采
看似寻常最奇崛
—— 记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徐土松
发布时间:2010-05-24 11:46:12
  |  
作者: 吴元标
    徐土松,名字听起来土得掉渣,外表看上去也绝非魁伟,却以智慧书写人生,化平凡为奇崛。从1995年的一介平民,到2002年提升为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并被推选为民建浙江省委委员、民建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政协委员。其实,这只是表象,真正令人称道的,是他那黑边眼镜内看似混沌近视实则睿智的目光,是他那朴实外表下貌似稀松平常实则满腹经纶的才识,还有他那思考问题时有些挥洒飘逸实则严谨到位的干练。

  2002年,杭州市面向全国和全省公开选拔局级领导干部,各路英才跃跃欲试。来自建德的市科协主席、民建建德市委会主委徐土松,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经过一年的试用期,如今,他已正式走马上任,担任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时年39岁。一个从地县走来的基层干部,自1995年以来,几乎两年一个台阶,从一介平民,擢升为杭州市局级领导干部,除了个人实力以外,他还有什么成功的秘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当年《题张司业诗》中的名句,如同量身定做般,用在他身上恰如其分,前半句说的是他表象与内涵的反差,后半句说的是他对人生之路的求索。

这名学生好刻苦

  徐土松的聪颖好学在亲朋好友中是出了名的。打小起,凡事他都想知道个为什么,那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倔劲,那别出心裁的问题,常让老师、大人们感到吃惊。他自制的喇叭能唱歌,自制的电扇能扇风。11岁时,他右脚生病不能行走上学,在家自学完了五年级第二学期的课程。期末考试时,他由父亲背着到了学校,照样考取了全班第三名。

  1979年,他如愿成了全乡的第一批大学生,并以优异成绩修完了大学学业。

  徐土松的刻苦劲没有因为参加工作而稍减。1989年4月,组织上决定把他作为业务骨干予以重点培养,送他至省农业厅举办的日语培训班学习。

  徐土松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良机。此前对日语一无所知的他,如饥似渴地学。很快,他的日语水平“蹭蹭蹭”往上长,等到培训结束,竟不可思议地跃升到了班里头名。

  好成绩为他赢取了好机会。1991年3月14日,他受组织委派,远赴日本静冈县研修。他更来劲了,头天晚上躲在房间里看日语电视,不为别的,就为着边看字幕边学日语。次日他会寻机与日本同行交流,现炒现卖尚带着电视播音员余温的日语。就这样,徐土松的日语突飞猛进。

  1991年12月,徐土松学成归来。之后不久,日本柑橘专家造访建德。徐土松当仁不让担当起了语言大使的角色,他那一口地道流利的日语,听得日本专家频频点头,听得领导同事艳羡不已。直到现在,他仍然勤学不辍,日本外务省文化交流中心日语能力Ⅱ级考试早已通过,浙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文凭也行将拿下。

  1998年初,建德茶业的一出重头戏--千岛银针新闻发布会即将登场。时任建德市农业局副局长、分管茶叶的徐土松,为了打响这只牌子,此前已倾注了大量心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精美的千岛银针外包装。徐土松紧盯着设计人,通宵达旦,做了改,改了做,终于赶在发布会召开的头天傍晚,将带着油墨芳香的包装送到了发布会现场。其新颖的构图,淡雅的风格,清秀的画面,与清香宜人的千岛银针茶相得益彰,让翌日与会的专家记者们眼前一亮,大加褒扬。

  这次经历也使徐土松感到,别人的设计总是很难完全体现自己的创意。他决定亲自上阵,忙里偷闲,利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揣摩研究,掌握了过硬的图片处理技术和平面设计知识。每逢外出,只要看到好的茶叶包装他就掏钱买来,林林总总的茶叶外包装装了一大橱,全国各地的都有,带团赴日本考察还不忘带几只包装袋回来。

  原本挺难的包装设计,经不住徐土松这般费心费力的捣鼓。往后的局面果然不一样了,他麾下的茶叶站,一改土里吧唧的老面孔,每年都要推出新的包装,且总能吸引顾客的眼球。很多茶商慕名而来,变着法儿向他讨教设计包装的窍门,或者干脆请他捉刀设计。他设计的包装,直到现在还有人在用,还有人称好。

这些点子好管用

  徐土松满脑子的点子,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别人想破脑门也想不出辙的事,搁他,兴许只要皱皱眉头,就有了主意。所以,无论他在什么岗位,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亲朋好友,但凡有什么疑难事,许多人会想到他,乐意找他,听听他的意见,请他给拿拿主意。他呢,也总是乐于助人,有求必应。

  1984年,他说服自己父亲和已出嫁的姐姐,各出资1200元,在他老家建德下涯春联村,由传统的盆栽改为地栽,种植了一亩茉莉花。2400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老父亲的话里满是忧虑:“我们农民家里一年辛辛苦苦养一头猪,卖了也不过两百来块钞票。2400元,那可是十来头猪的价钱!万一种失败了,那可怎么得了!儿呀,你有把握吗?”但从来感觉敏锐、善于洞察先机的徐土松,对自己看准了的东西不会有丝毫的犹疑,他自信满满地回应父亲:“阿爸,我已做过调查,您尽管放心。只要技术到家,不出意外,包赚不赔!”

  果不其然,当时茉莉花茶分外好销,作为制茶原料的茉莉花随之走俏。这亩茉莉花也真争气,一年不到,本钱便已赚回,就等着来年摇钱了,把周边十多户农户看得直眼馋,第二年纷纷跟着上马。这年,这亩茉莉花为徐土松一家赚回了3000元的净利。因为致富有方,他姐夫还被评为当年全乡的勤劳致富能手。

  1986年,徐土松的妹妹初中毕业后赋闲在家。徐土松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梅城农民很难买到蔬菜、西瓜杂交良种。他便极力鼓动妹妹在梅城镇上开一家蔬菜、西瓜种子店。那时节,建德农村还普遍存在着重农轻商的思想,总觉得从商不光彩,他妹妹听了自然一个劲摇头:“哥,我一个姑娘家,去做生意,这哪成啊?不行,不行!”“做生意有什么不好?只要你讲质量、讲信誉,诚实经营,管保你又能赚到大钞票,又能赢得好名声。”打小就对哥哥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她,终于被说服了。她按哥哥传授的经商之道,诚实守信经营,眼见得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三年开下来,攒了近两万块孝敬父亲的养老钱。婚后,她理直气壮做起了生意人,因为她身后站着足智多谋的哥哥,该经营什么、该如何经营,反正一切都听哥哥的准错不了,那底气能不比周围的同行足上三两分吗?

  徐土松的点子功效当然不会囿于养家糊口,单位里、工作中,更有其用武之地。这里单说一件事:建德历来盛产茶叶,亦多摄影发烧友。但多年来,却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偌大的建德市,竟然挑不出一张上品位的茶园好照片。其实细一琢磨,事情并不奇怪:懂茶叶的不懂摄影,懂摄影的不知季节,要出好照片也难。当时正值建德市大力推进茶叶品牌战略的时候,包装盒上急需几张茶园好照片。正当大家茫然无措之际,建德市摄影协会会员、时任农业局副局长的徐土松献出了一计:何不搞茶叶的、搞摄影的来个优势互补,由农业局牵头组织,搞个以农产品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当时分管农业的建德市副市长徐志生,听了徐土松的设想,当即点头。

  为拍出好的茶园照片,徐土松雇了一辆客车,在茶园滴翠、春芽吐绿的季节,带上几名茶叶干部和一帮摄影发烧友上路了。他们走下涯,下乾潭,翻了一山又一山,爬了一园又一园,按下了无数次快门,也带回了沉甸甸的收获。强强联合果然奏效,好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最终,市摄影协会资深摄影师郑致明拍摄的乾潭茶场茶园照,以其新颖别致的构图,流畅灵动的线条,柔和鲜活的色调独占鳌头。这张照片,无可争议地成了建德茶园的当家照,一直沿用到今天。

  2002年11月,徐土松任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他的点子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2003年的SARS风波之后,加强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中长期科研和科研能力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往,杭州市级各医院大多是综合性的,什么病都能瞧,各路专业人才在“广”字上做足了文章,在“专”字上就欠了火候。大家抢吃一碗饭,抢吃一盘菜,势必造成投入加大,设备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增加。2003年五六月份,分管这摊子的徐土松带领人员,经过认真走访调研,大胆提出:改遍地撒网为集中投放,重点扶持各医院特色专病,实行错位发展,争取在专科专病上有更大的作为。这样,同样的投入,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各家医院各有所长,总体上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所有患者都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

  徐土松的错位发展思路得到了广泛认同。从2004年开始,市科技局每年投入150万元,对精心遴选出的市级医院17个专病专科予以重点扶持,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此举已初步见效,起到了1+1>2的效果。

这位领导好清廉

  都说好人难做,好官更难当。不过,徐土松坚信一条:只要摒弃私心杂念,凡事都从大局考虑,多为大家着想,没有办不好的事,没有当不好的官。

  这些年来,从基层农技站,到建德农业局,到良种场,到科协,赴日本研修,赴海口锻炼,赴杭州市政府办公厅挂职,直至调任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徐土松真的成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搬到哪里,他从来没有怨言;不管身处何地,他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他总是能向组织、向群众呈上一张高分答卷。徐土松的正直和清廉则让人折服。

  东渡扶桑研修的经历,对徐土松的触动也很大。在日本,朋友相聚,大多实行AA制。客人来了,公家很少出面招待,即便招待,吃的也是盒饭。公司每间办公室里的电话均可打国际直拨,但在走廊里却装有插卡的公用电话。不用更多的言语,大家都异常地自觉,公事在办公室打公家电话,私事则自掏腰包打插卡电话。丁是丁,卯是卯;路归路,桥归桥,公私就是如此泾渭分明。

  这样的熏陶多了,把徐土松锤打得格外自重自律。在建德农业局任副局长期间,他分管的是茶叶,每年却要自掏上千元,以与顾客同等的价格购买新茶,作自家品茗和馈赠亲友之用。

  他在民建建德市委会当了六年主委,向会员们灌输的最多的是围绕中心讲奉献的要义。召集开会,他大多选择在休息天;在任六年,他没有私自花费民建一分钱,可以享受的诸如话费补贴之类的政策,他也一概放弃了。

  1996年1月,徐土松受命于危难之中,被派至建德市农业局下属的建德市良种场当场长,局里指望着他把这一潭子死水整出点生气来。从新安江到良种场有15公里的距离,咱们这位徐场长都是骑着摩托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穿梭奔忙着,两年下来,摩托车的轮子也给震扁了。担任农业局副局长后,他仍然骑着私家摩托车开会上下班,自己的车被偷了就骑爱人的。当上科协主席,公事用车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他一如既往骑着私家摩托车。旁人不解,追问何故,徐土松坦然相答:“公家的钱也是钱,自己能为公家省一个子儿是一个子儿。再说了,自己还兼任民建主委、政协常委,经常半天开两三个会,还是摩托车方便。”

  局级正职骑摩托车,这在建德已不多,乘客车往返省城则更是凤毛麟角。2004年4月到11月,他上挂杭州市政府,每次往返建德他基本坐客车,宁愿多花四五十分钟,为的是一个来回,能为单位省下两百来块钱。

  看到这,别简单地以为徐土松抠。其实,徐土松只对自己抠,对别人,他一向急公好义、慷慨大方。在良种场当场长期间,老共产党员、场部老书记周建仁不幸被查出患了癌症,治疗费频频告急。当时场里经济尚未复苏,一时难以解决,而病情又不能耽误,怎么办?

  “治病要紧!”他告诉老周的家人,“你们别急,我来想办法!”几次下来,他已从家里取来了7000多元。要知道,这7000多元,已用去了他当时全家的一半存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徐土松生就的那副热心肠,直到如今也未见有丝毫的降温。作为杭州市“49100”帮扶集团帮扶建德市洋尾乡牵头单位的分管领导,徐土松在帮扶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热情,付出了许多心思。他每年都要下洋尾五六次,访农家,搞调查,找项目,抓落实,献爱心。2004年,在赴洋尾乡访贫问苦时,他又如往常那般慷慨解囊,获得局工会摄影比赛一等奖的500元奖金尚未焐热,就被他悉数捐给了当地的贫困生。

  除了水电等硬件设施必要的投入外,徐土松扶贫不离本行,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向——科技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这才是扶到了根本上,不然坐吃山空,再多的扶贫款也经不起几下折腾。在连续两次请洋尾村民赴杭州市农科院参加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并提供了设备、种子等强有力的支持后,效果出来了:姜宅村一农民,2003年种了3.5万袋稀有菇,一举成功,每袋获利1元。初尝甜头的他,2004年把种菇规模扩大到了10万袋,又是丰收在望,把他乐得什么似的,逢人便夸扶贫政策好。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我的小路伸向远方。”名不雅致、貌不惊人的徐土松,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正踩出漂亮的步点,没有一丝的做作,没有半点的虚浮,他要以智慧书写人生,他要把平凡化为奇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