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员风采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会员风采
独具一格的学者
—— 记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导陈湘明
发布时间:2010-05-24 15:20:16
  |  
作者: 原 野
    他是一名青年材料科学家,主要从事功能陶瓷的研究,现任浙江大学材料物理与微结构研究所所长。他是200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美国陶瓷学会会员。他也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解不开的石头之缘

  新宁,是湘西南一片静谧的土地,蜿蜒逶迤的芙夷江带给了这片土地特有的灵气。20世纪50年代最后的一个秋天,陈湘明就出生在这片遥远而美丽的土地上。扭曲的时代曾让少年的他过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而大自然的恩赐仍然给了他无数的快乐。芙夷江曾是他与小伙伴们的天然浴场,河边五颜六色的卵石给了少年的他无限的遐想。夏天,每当黄昏来临,他总是与小伙伴们用从河边拣来的白色卵石互相撞击,欣赏其美丽的火花。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神奇的石头与他日后的事业与成功竟有着不解之缘。他后来才知道,这种因机械碰撞而产生电火花的现象就是“压电效应”,而这种白色的卵石就是一种典型的“压电体”。

  1978年,正当微风吹绿杨柳的季节,陈湘明实现了其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揣着将要彻底改变其命运的大学通知书,他跨入了号称“东方第一冶金学院”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他沉浸在“钢铁是整个工业的元帅”、“钢产量是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的自豪中,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与专业知识,梦想着毕业后成为一名钢铁材料专家。而命运并未使其梦想成真。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冶金部涿县铝加工试验厂,而且是在生产科从事生产计划工作。于是,他决定报考研究生,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半年后,他考取了著名轧钢专家张强教授的研究生,从而再续了其“钢铁材料专家”的梦。在古城西安,他从张强教授那里学会了“以怀疑的眼光读书,以真诚的态度做人”。在张强教授严谨的治学风格的熏陶下,他开始系统地接受科学研究的训练,这为其日后的发展与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陈湘明回到母校中南矿冶学院(当时已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任教。可是,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找到成功的感觉,他为迟迟未能真正从事科学研究感到焦虑。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精通日语这一特长,便鼓起勇气给东京大学教授、著名塑性加工专家木原谆二先生寄去了一封长信。这封信再一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木原先生为这位异国青年的真诚所感动,很快决定接受这名他日后引以为豪的学生。

  1987年10月,陈湘明惜别了妻子与出生刚满一个月的双胞胎儿女,东渡日本,留学于世界著名学府--东京大学。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第三次重要转折。更有趣的是,这次他师从塑性加工专家,却从事陶瓷材料的研究,并从此踏上陶瓷材料学家之路。也许是机遇的巧合,也许是命中注定,自幼喜欢石头的他,终究与石头有不解之缘。也正因为如此,陈湘明博士总是笑称自己是喜欢石头的大顽童。

“异端”与创新

  陈湘明博士的研究生涯从“异端”与创新开始,也注定始终和“异端”与创新相伴。他一进入硕士课程,就接受了近乎“异端”的大胆的科学创新教育。张强教授在学术界孤军奋战,倡导“轧制过程金属秒流量不等理论”的胆识深深地感染了他,而其独立不羁、坚持以怀疑的态度读书、矢志追求真理的学者风范,成了陈湘明博士的楷模。

  陈湘明的博士论文更是“异端”与创新的结晶。1987年秋天,刚刚踏入东京大学校门、依然沉醉在第一次踏出国门的兴奋中的陈湘明很快就被木原谆二先生一项新的研究计划所吸引。看到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玻璃棒封入金属管中,然后用旋锻机将其锻成“线材”,最后进行“再烧结”,陈湘明先是疑惑不解,但很快就敏锐地觉察到这项看似“异端”的研究很有可能给脆性材料的成形加工带来重大突破。经木原先生解说后,陈湘明更是觉得茅塞顿开。当木原先生问及他希望做什么研究时,陈湘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项颇受争议的研究——陶瓷材料的控制破碎成形加工。陶瓷材料由于其本身的脆性,无法对其进行轧制、锻造、挤压、旋锻等塑性加工,因而难以像金属材料一样通过塑性加工与热处理在改变形状的同时改善与调控其性能。而另一方面,既然塑性变形这一材料失效的现象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成形加工,材料失效的极端形式——断裂能否被积极应用于脆性材料的成形加工呢?欲实现这一大胆的设想必须解决两大难题:1.加工过程中材料形状稳定性的维持;2.加工后材料连续性与完整性的恢复。而这两者可分别用金属包覆与“再烧结”来实现。经过三年的努力,陈湘明在木原先生指导下成功地将这一“异端”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他顺利地完成了博士论文,奠定了“控制破碎成形加工”的实验与理论基础。

  在陈湘明博士的研究生涯中,有众多不怕被视为异端、敢于追求创新的事例。“压电第二相增韧复相陶瓷”、“改性弛豫铁电体的微波应用”等都是其大胆创新的杰作,用他自己的话说:“科学研究的突破往往是从‘异端’的想法开始的,没有‘异端’的思想就不可能有科学技术的飞跃”。

创业、成就与平常心

  1994年盛夏,陈湘明博士怀着一股在自己的国家成就一番科学事业的热情,从日本学成归国。朋友们得知他准备归国的想法后,无一不感到意外。要知道,他当时已是日本著名大企业--古河电气工业公司横滨研究所的正式研究员,拿着一份算不上太高却也不薄的薪水,过着安稳的生活。大部分朋友都反复劝他不要心血来潮,而应三思而行。归国前,实在未能说服他的朋友们向他提出了另一个建议,若真要归国,应该好好包装一下自己,最佳途径就是找新闻媒体宣扬一番“放弃高薪、毅然报效祖国”等等。而他只是用淡淡的一笑回答了朋友们的好意,他坚持他自己的风格。

  归国后好长一段时间,他常遇到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发出的同一疑问--“你在日本待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归国?”对此,陈湘明博士多是还之以淡淡的一笑。而当慕名而来的学生们向他提及这一问题时,他会告诉他们,“请别着急,几年后你们自然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人逐渐发觉,这个行事低调、从不懂得包装自己的人,其实是一个有着坚定的目标,并不畏艰难、顽强地为之奋斗的人。他的学生们逐渐明白了,他们的老师为什么能那么平静地做出许多人难以做出的决定;他们也明白了,陈湘明博士为什么不去寻求那些成功的“捷径”,却执着地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而只有以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式从事最适合做的事情,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并享受成功的快乐”。

  举家来到自己并不熟悉的浙江大学后,从1.5万元启动经费与半间实验室开始,陈湘明博士带领一批有志于材料科学的研究生,凭着其热情、智慧与执着,很快将浙江大学功能陶瓷学科带到了国内前列。随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相继获得与完成,其在J.Am.Ceram.Soc.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已超过110篇,一支生机勃勃的功能陶瓷研究队伍正在茁壮成长。随着陈湘明博士的足迹遍及欧美与亚洲诸国,其有关工作已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陈湘明博士担任了J.Am.Ceram.Soc.等5个国际期刊的特约审稿人,在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11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顾问委员3次,同时被选为第三届微波材料及其应用国际会议的共同主席以及第四届亚洲电子陶瓷会议执行主席。

  “作为一个教授,最重要的准则是要对得起学生,最大的奖赏莫过于受到学生欢迎。”这是陈湘明教授常说的一句话,而实际上,这一点已生动地反映在他的教学活动中。陈教授鲜明的个性、活跃的学术思想、严格而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硕士生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4篇”、“博士生发表国际期刊论文5-9篇”等数据从一个侧面确切地反映了其研究生教育的成就。而其内容新颖、灵活多样、独具一格的精品课程--功能陶瓷材料与器件,则深受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欢迎。

  面对学术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诸多光环,陈湘明博士始终待之以平常之心,坚守其“以真诚的态度做人与教书,以理性的目光读书与观察,以平静的心态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个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