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执着一生的事业
—— 记民建浙江省委会名誉主委程炜
发布时间:2010-05-24 15:23:08
|
作者: 高 波
半个世纪的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程炜把对多党合作事业的一片赤诚融进了浙江民建的成长历程之中。他把参政议政视为参政党的天职,致力于构建参政议政机制,并身体力行,以敏锐的目光和深邃的思考,提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一号提案”;他以诚挚的感情,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并将这股合力融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洪流;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却并未赋闲,他将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汇集到正在构建的民建参政党理论大厦之中。
“我一辈子与民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我执着一生的事业。”风云际会的伟大变革时代,50多年的风雨同舟,程炜将对多党合作事业的一片赤诚和不懈努力融进了浙江民建的成长历程之中。
1950年,年轻的程炜意气风发地来到杭州市工商联工作,两年后,调入民建杭州市委会机关。1953年初,程炜赴上海华东革大政治研究院学习,从那里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他初学了马列主义ABC,学习了《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等课程,为以后做好民主党派工作打下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当时,民建杭州市委会机关坐落在环境幽静的“飞轮别墅”里。建国初期,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黄炎培、章乃器、孙起孟、孙晓村等经常来浙江视察工作,了解会情。这使程炜有机会当面聆听他们的教诲,理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真谛。
1955年5月,程炜担任了民建杭州市委会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此后十多年间,为引导推动原工商业者会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程炜在这一岗位上度过了紧张忙碌的日日夜夜。“文革”时期,民主党派受到冲击,被迫停止活动,程炜经历了“五·七”干校的“斗、批、改”,经受了下放农村劳动的烈日与风霜。
1970年,程炜被分配到杭州无线电专用设备一厂,他从管生产、做计划、跑供销,一直到担任厂长。15年的企业管理工作,是他从事工商企业工作的一次重要实践,也为以后做民建领导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民建逐渐恢复了活动,特别需要一批既熟悉民主党派工作又懂经济的人才。1985年,民建杭州市委会想方设法把程炜调来任副主委兼秘书长。1988年,老主委郑志新主动让贤,程炜担任了民建杭州市委会主委。1992年,他当选为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同年当选为杭州市人大副主任分管财经委工作。1997年至1998年,程炜当选为民建中央常委、民建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
50年与民建休戚与共,程炜始终对党派工作抱有热忱、执着、始终不渝的情怀。
心血凝结“一号提案”和一个机制
程炜常说:参政议政、积极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是民主党派的天职。而参政议政的质量,又是民主党派的生命。
作为民建省委会领导,他始终把参政议政工作放在首位。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新思想:
“民主党派只有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应有贡献。”
“调查研究是做好参政议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如今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一般情况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都了解,民主党派要能够提出一些真知灼见,能为党政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必须在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方面下大功夫。”
程炜常常亲自率领省政协、民建省委会的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虽年过花甲,他仍以旺盛的精力与年轻同志一道下基层,走访企业,开座谈会,组织专家研讨。仅在他担任政协副主席和省委会主委期间,就围绕乡镇企业发展、利用外资工作、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深化国企改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十五”规划的制定、改善浙江个私经济发展环境、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深入调研,并亲自撰写了20多篇调研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这些报告,以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思考、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了中共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柴松岳、吕祖善等多次作了批示。
程炜认为搞好参政议政一定要有肝胆相照、坦诚相见的精神,应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能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他认为,只要是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意见建议,就要大胆提,不要考虑个人得失。
我国多党合作基本政治制度这一重大问题,一直是程炜在实践中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颁布十周年之际,程炜向省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提案,在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被列为“一号提案”,一时间程炜成了新闻媒体竞相采访的热点人物。在提案中,程炜对我省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八项建议。他认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民主党派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协商是主人,监督做诤友”,不能有“做客”和“监督无用”的想法,要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中共各级党委也要更加重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监督是为了加强合作,完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不久,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对“一号提案”作了详细、圆满的答复,程炜深感欣慰。
程炜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经济行为的建议》、《促进乡镇企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建议》、《把行风建设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重视和支持我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深怀爱民之心,切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提案,因切中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要害问题,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反映社情民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从1996年起,程炜就主持建立了加强信息工作制度,并以身作则,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着国内外重大事件和会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反映、心声,亲自撰写了大量信息。一次他走访会员企业,获悉我省一位知名的会员企业家,因投资环境不理想欲离开浙江,他立即以信息的形式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建议:要使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得到更好的发展,关键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一些上规模的著名企业、著名商标涉及经济纠纷时,要依法慎重处理,力戒简单、粗暴的方式,以免产生无可挽回的损失。
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和副书记李金明看到信息后十分重视,立即作出批示,明确表示:对私营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应该帮助解决。政法部门要依法办事,也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大局。在依法处理上,国有、集体、个体都要一视同仁。
程炜清醒地认识到,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参政党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不仅要发挥党派领导人的作用,更要发挥党派群体的作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水平不仅应该建立在少数领导的个人素质之上,而且应建立在全会的整体素质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在他的主持筹划下,省委会进行了重要探索和尝试,这在省级各民主党派工作中是起步较早的。
首先,为了充实政策研究委员会,省委会聘请了一批懂经济、有业务专长、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热心会务的会员担任委员,并根据会员的专业分成若干小组,尽可能与会员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各小组每年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进行专题调研,发挥群体优势建言献策。目前政策委员会已扩大为拥有近百名委员的参政议政委员会,其智囊团的作用日渐增强。
其次,建立了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网络。民建浙江省委会已连续6年获得省政协信息工作一等奖、民建中央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由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类特约监督员、省市委委员、支部主任等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定期举行培训交流,并建立了相应的奖励制度。
还有,建立了省委会、市委会上下联动调研机制,使调研报告反映的情况更具有代表性;并建立了政府有关部门联合调研机制,借助社会力量,拓展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这些都为民建省委会树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全方位的参政议政机制,使民建省委会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较好地展示了参政党的形象。
对党派宣传工作情有独钟
回顾从事民主党派工作几十年的历程,虽然职务有变迁,但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是程炜分管的,对此他感慨颇多。他说,我对民主党派宣传工作真可谓情有独钟。党派工作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就是要以人为本,团结人、教育人、关心人、爱护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建立在实现共同的政治目标基础之上的,需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就是为了夯实这一思想基础,这是党派工作的灵魂。
回忆起上世纪50年代中期担任民建杭州市委会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时,程炜充满了深情。当时正值国家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为顺利实现和平改造,民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民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建的宣教工作主要是配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教育培养工商业者会员成为工商界的骨干分子,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带头、模范和桥梁作用。提起这一段紧张忙碌的日子,程炜记忆犹新。
“那时的飞轮别墅,常常灯火通明。由于工商业者骨干白天忙于企业和同业公会的工作,市委会干部只能组织他们晚上进行学习。建国前,这些原工商业者为发展我国民族工商业深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在夹缝中拼搏挣扎,好不容易积累了资产。现在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他们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必然的。但经过民建的引导、教育,他们坚定信念,认清前途,决心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较顺利地完成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程炜动情地讲道:“原工商业者虽然历经坎坷,但坚定听共产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动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在民建、工商联‘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号召下,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传承这种坚定信念、这笔弥足珍贵的财富,程炜常常出现在省市组织举办的新会员培训班、骨干学习班、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党派骨干培训班等的讲台上。在这里,程炜像一位慈祥的师长,叙家常般讲述民建的会史、会章,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弘扬民建的优良传统,把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传递给新会员,点燃了会员们的激情,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使之树立起光荣感、责任感,真可谓润物无声。
程炜牢记孙起孟名誉主席的教导:支部是根,会员为本。他经常深入市委会、基层支部、会员企业,倾听呼声,了解会情,排忧解难。
他特别关心民建的老会员,认为老会员为民建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也十分关注年轻会员的思想动态,认为这个层次的会员,是民建的新鲜血液,他们思想比较活跃,创新意识强,要给予更多爱护。程炜认为,我们要尊重人的个性,要鼓励会员讲真话。同时要进行积极的疏导,将他们忧国忧民、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的热情引导到参政议政、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中来。
“思想教育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切不可居高临下;要让人讲真话,民主党派和政协就是让人讲真话的地方,通过真心交流,进行积极疏导;要坚持正面教育,虚实结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定会收到良好效果。”程炜这样提炼着几十年宣传工作经验的结晶。
每逢节庆,有许多会员会打电话给程炜。国庆50周年时,一位年至耄耋的老工商业者会员打电话给程炜,发自肺腑地连说三个感谢:“我有幸福的晚年,要感谢共产党、感谢邓小平、感谢民建组织!”年轻的企业家遇到困难,也会找程炜诉说,寻求帮助。
改造一个阶级使他们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凝聚一股合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能从事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并为之增添助力,程炜深感几十年倾力为之是非常值得的。
抓组织建设为参政议政添翼
程炜始终认为,加强自身建设与参政议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自身建设中,宣传思想工作和组织建设搞好了,就如同为参政议政增添了两翼。
参政要“参”到点子上,需要一大批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各方面专业知识的会员。他以礼贤下士的态度,多次拜访高层次人士,一批经济界年轻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因此跨进了民建的大门。
在组织建设中,程炜时时牵挂着的是基层组织建设。他常说: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的细胞,是发挥政党职能实现新任务的基础,是民建的组织活力所在。每年,程炜都要到各市基层支部走走、看看,调研新形势下基层组织的新问题、创造的新经验,听听会员在想些什么、期盼些什么,又有些什么困难。基层会员见到他也非常亲切,总是真实地吐露心声。根据实践,程炜总结出了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6个“抓手”:抓调整,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抓骨干,是搞好基层支部的关键;抓活动,内容要充实、形式要创新;抓制度,使支部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抓服务,寓领导于服务之中;抓宣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2003年初,程炜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并未赋闲,仍活跃在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市委会的讲坛上传授会章、会史,还担任了民建中央和省委会党建理论研究委员会顾问。一有空暇,他就学习文件,收集有关资料,埋头梳理多年党派工作的经验,将体会、感受、思考、设想转化为一篇篇论文:《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终身的大学校》、《对民主监督的几点认识》、《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几点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支部活力》、《在自我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几项原则》、《关于民主党派机关建设》、《继承好传统,谱写新篇章--民建60年基本经验的思考》……程炜将丰富的工作经验,汇集到正在构建的民建参政党理论大厦之中,并四次荣获民建中央优秀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 走进程炜的办公室,只见整整齐齐地堆放着许多资料,许多课题一直在他脑中酝酿。为了执着的事业,程炜以赤诚之心仍在不倦地思考、总结、探索。
“我一辈子与民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我执着一生的事业。”风云际会的伟大变革时代,50多年的风雨同舟,程炜将对多党合作事业的一片赤诚和不懈努力融进了浙江民建的成长历程之中。
1950年,年轻的程炜意气风发地来到杭州市工商联工作,两年后,调入民建杭州市委会机关。1953年初,程炜赴上海华东革大政治研究院学习,从那里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他初学了马列主义ABC,学习了《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等课程,为以后做好民主党派工作打下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当时,民建杭州市委会机关坐落在环境幽静的“飞轮别墅”里。建国初期,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黄炎培、章乃器、孙起孟、孙晓村等经常来浙江视察工作,了解会情。这使程炜有机会当面聆听他们的教诲,理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真谛。
1955年5月,程炜担任了民建杭州市委会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此后十多年间,为引导推动原工商业者会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程炜在这一岗位上度过了紧张忙碌的日日夜夜。“文革”时期,民主党派受到冲击,被迫停止活动,程炜经历了“五·七”干校的“斗、批、改”,经受了下放农村劳动的烈日与风霜。
1970年,程炜被分配到杭州无线电专用设备一厂,他从管生产、做计划、跑供销,一直到担任厂长。15年的企业管理工作,是他从事工商企业工作的一次重要实践,也为以后做民建领导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民建逐渐恢复了活动,特别需要一批既熟悉民主党派工作又懂经济的人才。1985年,民建杭州市委会想方设法把程炜调来任副主委兼秘书长。1988年,老主委郑志新主动让贤,程炜担任了民建杭州市委会主委。1992年,他当选为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同年当选为杭州市人大副主任分管财经委工作。1997年至1998年,程炜当选为民建中央常委、民建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
50年与民建休戚与共,程炜始终对党派工作抱有热忱、执着、始终不渝的情怀。
心血凝结“一号提案”和一个机制
程炜常说:参政议政、积极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是民主党派的天职。而参政议政的质量,又是民主党派的生命。
作为民建省委会领导,他始终把参政议政工作放在首位。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新思想:
“民主党派只有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应有贡献。”
“调查研究是做好参政议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如今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一般情况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都了解,民主党派要能够提出一些真知灼见,能为党政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必须在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方面下大功夫。”
程炜常常亲自率领省政协、民建省委会的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虽年过花甲,他仍以旺盛的精力与年轻同志一道下基层,走访企业,开座谈会,组织专家研讨。仅在他担任政协副主席和省委会主委期间,就围绕乡镇企业发展、利用外资工作、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深化国企改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十五”规划的制定、改善浙江个私经济发展环境、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深入调研,并亲自撰写了20多篇调研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这些报告,以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思考、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了中共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柴松岳、吕祖善等多次作了批示。
程炜认为搞好参政议政一定要有肝胆相照、坦诚相见的精神,应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能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他认为,只要是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意见建议,就要大胆提,不要考虑个人得失。
我国多党合作基本政治制度这一重大问题,一直是程炜在实践中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颁布十周年之际,程炜向省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提案,在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被列为“一号提案”,一时间程炜成了新闻媒体竞相采访的热点人物。在提案中,程炜对我省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八项建议。他认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民主党派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协商是主人,监督做诤友”,不能有“做客”和“监督无用”的想法,要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中共各级党委也要更加重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监督是为了加强合作,完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不久,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对“一号提案”作了详细、圆满的答复,程炜深感欣慰。
程炜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经济行为的建议》、《促进乡镇企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建议》、《把行风建设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重视和支持我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深怀爱民之心,切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提案,因切中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要害问题,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反映社情民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从1996年起,程炜就主持建立了加强信息工作制度,并以身作则,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着国内外重大事件和会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反映、心声,亲自撰写了大量信息。一次他走访会员企业,获悉我省一位知名的会员企业家,因投资环境不理想欲离开浙江,他立即以信息的形式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建议:要使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得到更好的发展,关键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一些上规模的著名企业、著名商标涉及经济纠纷时,要依法慎重处理,力戒简单、粗暴的方式,以免产生无可挽回的损失。
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和副书记李金明看到信息后十分重视,立即作出批示,明确表示:对私营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应该帮助解决。政法部门要依法办事,也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大局。在依法处理上,国有、集体、个体都要一视同仁。
程炜清醒地认识到,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参政党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不仅要发挥党派领导人的作用,更要发挥党派群体的作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水平不仅应该建立在少数领导的个人素质之上,而且应建立在全会的整体素质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在他的主持筹划下,省委会进行了重要探索和尝试,这在省级各民主党派工作中是起步较早的。
首先,为了充实政策研究委员会,省委会聘请了一批懂经济、有业务专长、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热心会务的会员担任委员,并根据会员的专业分成若干小组,尽可能与会员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各小组每年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进行专题调研,发挥群体优势建言献策。目前政策委员会已扩大为拥有近百名委员的参政议政委员会,其智囊团的作用日渐增强。
其次,建立了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网络。民建浙江省委会已连续6年获得省政协信息工作一等奖、民建中央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由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类特约监督员、省市委委员、支部主任等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定期举行培训交流,并建立了相应的奖励制度。
还有,建立了省委会、市委会上下联动调研机制,使调研报告反映的情况更具有代表性;并建立了政府有关部门联合调研机制,借助社会力量,拓展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这些都为民建省委会树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全方位的参政议政机制,使民建省委会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较好地展示了参政党的形象。
对党派宣传工作情有独钟
回顾从事民主党派工作几十年的历程,虽然职务有变迁,但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是程炜分管的,对此他感慨颇多。他说,我对民主党派宣传工作真可谓情有独钟。党派工作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就是要以人为本,团结人、教育人、关心人、爱护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建立在实现共同的政治目标基础之上的,需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就是为了夯实这一思想基础,这是党派工作的灵魂。
回忆起上世纪50年代中期担任民建杭州市委会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时,程炜充满了深情。当时正值国家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为顺利实现和平改造,民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民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建的宣教工作主要是配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教育培养工商业者会员成为工商界的骨干分子,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带头、模范和桥梁作用。提起这一段紧张忙碌的日子,程炜记忆犹新。
“那时的飞轮别墅,常常灯火通明。由于工商业者骨干白天忙于企业和同业公会的工作,市委会干部只能组织他们晚上进行学习。建国前,这些原工商业者为发展我国民族工商业深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在夹缝中拼搏挣扎,好不容易积累了资产。现在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他们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必然的。但经过民建的引导、教育,他们坚定信念,认清前途,决心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较顺利地完成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程炜动情地讲道:“原工商业者虽然历经坎坷,但坚定听共产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动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在民建、工商联‘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号召下,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传承这种坚定信念、这笔弥足珍贵的财富,程炜常常出现在省市组织举办的新会员培训班、骨干学习班、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党派骨干培训班等的讲台上。在这里,程炜像一位慈祥的师长,叙家常般讲述民建的会史、会章,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弘扬民建的优良传统,把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传递给新会员,点燃了会员们的激情,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使之树立起光荣感、责任感,真可谓润物无声。
程炜牢记孙起孟名誉主席的教导:支部是根,会员为本。他经常深入市委会、基层支部、会员企业,倾听呼声,了解会情,排忧解难。
他特别关心民建的老会员,认为老会员为民建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也十分关注年轻会员的思想动态,认为这个层次的会员,是民建的新鲜血液,他们思想比较活跃,创新意识强,要给予更多爱护。程炜认为,我们要尊重人的个性,要鼓励会员讲真话。同时要进行积极的疏导,将他们忧国忧民、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的热情引导到参政议政、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中来。
“思想教育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切不可居高临下;要让人讲真话,民主党派和政协就是让人讲真话的地方,通过真心交流,进行积极疏导;要坚持正面教育,虚实结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定会收到良好效果。”程炜这样提炼着几十年宣传工作经验的结晶。
每逢节庆,有许多会员会打电话给程炜。国庆50周年时,一位年至耄耋的老工商业者会员打电话给程炜,发自肺腑地连说三个感谢:“我有幸福的晚年,要感谢共产党、感谢邓小平、感谢民建组织!”年轻的企业家遇到困难,也会找程炜诉说,寻求帮助。
改造一个阶级使他们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凝聚一股合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能从事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并为之增添助力,程炜深感几十年倾力为之是非常值得的。
抓组织建设为参政议政添翼
程炜始终认为,加强自身建设与参政议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自身建设中,宣传思想工作和组织建设搞好了,就如同为参政议政增添了两翼。
参政要“参”到点子上,需要一大批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各方面专业知识的会员。他以礼贤下士的态度,多次拜访高层次人士,一批经济界年轻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因此跨进了民建的大门。
在组织建设中,程炜时时牵挂着的是基层组织建设。他常说: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的细胞,是发挥政党职能实现新任务的基础,是民建的组织活力所在。每年,程炜都要到各市基层支部走走、看看,调研新形势下基层组织的新问题、创造的新经验,听听会员在想些什么、期盼些什么,又有些什么困难。基层会员见到他也非常亲切,总是真实地吐露心声。根据实践,程炜总结出了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6个“抓手”:抓调整,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抓骨干,是搞好基层支部的关键;抓活动,内容要充实、形式要创新;抓制度,使支部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抓服务,寓领导于服务之中;抓宣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2003年初,程炜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并未赋闲,仍活跃在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市委会的讲坛上传授会章、会史,还担任了民建中央和省委会党建理论研究委员会顾问。一有空暇,他就学习文件,收集有关资料,埋头梳理多年党派工作的经验,将体会、感受、思考、设想转化为一篇篇论文:《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终身的大学校》、《对民主监督的几点认识》、《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几点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支部活力》、《在自我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几项原则》、《关于民主党派机关建设》、《继承好传统,谱写新篇章--民建60年基本经验的思考》……程炜将丰富的工作经验,汇集到正在构建的民建参政党理论大厦之中,并四次荣获民建中央优秀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 走进程炜的办公室,只见整整齐齐地堆放着许多资料,许多课题一直在他脑中酝酿。为了执着的事业,程炜以赤诚之心仍在不倦地思考、总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