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25 16:05:36
|
作者: 李 钰
对于“工匠精神”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对词语的直接理解也不难。工匠精神是指从业者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即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体现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容,这里的“工匠”被定义为致力于极致与完美之业、具有耐心和恒心的人。
说到“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较直接的反应是德国、日本等国的工业制造。有数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工业制造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德国800多家,荷兰有200多家,法国也有近200家。而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百年企业为数不多。纵观我们泱泱大中华,秦砖汉瓦、长城故宫,有多少匠心独运、无可岂及的华夏文明与世界之最,岂一个辉煌之词能涵盖。现代文明进入到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之期,中国制造工艺渐落于他后的一个不可否认因素之一,是工匠精神的日趋湮没,优秀匠心传承的断层。
现实中,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也不能达到一致。从实践来说,人们充分认可“工匠精神”在产品、产业、技术发展中的成就,特别是精细领域中的极致化制作。比如德国的百年工业制造产品,比如日本人的一辈子只做“一个”寿司、“一个”面包的极品等,无一不体现出对于“工匠精神”的肯定。然而,从认识来说,有人也会设问:假如一辈子的极致只在于一项产品或是一个工艺,那么,产业的推进、经济的兴旺如何带来创新与发展?诚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使传统的“工匠”产品趋于边缘化,并逐渐式微。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追求着高科技新领域的新技术、新技能,现代产业发展与传统工艺匠技正经历着时代发展给予的交融与涅磐。
一、对于“工匠精神”的再认识
在时代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工匠精神”的再认识,我们首先应该认为这是一种情怀。“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于从事的专业、产品或作品的至真热爱和极度专注,是一种倾注了所有真情与心血的极致追求。在一个产品或作品不断完美的过程中,给人类世界带来美好的精神与生活体验,为生存的空间带来更为持久的现实存在与快乐享受。
其次,“工匠精神”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创新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一个作品或是一个项目产业,如果没有日趋臻美的工艺和技术,没有日益精进的思路与创新,它们的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小到一块做了一辈子的面包,大到一座百年后的宫殿,无不体现出一种不断创新精进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诗经》中有对于骨器、象牙等加工形象的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意的加工场景,形象而优美。可以想象到工匠们享受着作品在双手中不断雕硺和完美的艰辛却又愉悦的过程。而那些切磋琢磨而成的产品也许经过了千百年的栉风沐雨仍还留存于世并恒久传承,成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绵延流长。“工匠精神”追求的是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它不但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我们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基石和力量源泉。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
1.工匠精神。我们必得说到现代生活中与产生“工匠”最近也是最集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也许“工匠精神”不只单纯与职业教育有关,更多的涵盖在于时代与现实。但此处我们仅谈这一个点,就是“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关联。
体现“工匠精神”,首先得成就一个工匠的角色,然后才能有在应用工艺和技术中不断学习、传承、创新、脱颖而出的过程,形成一种工匠文化,达到“工匠精神”的蝶变。但在这个羽化过程中,“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联,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与阻隔。
首先是思想认识与观念上。工匠者,在从前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的手艺工人。就现代来说就是技术工人。随着时代发展,职业技术学校的创办发展,现代年轻人要掌握一门技艺,最直接的是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相对于大学教育,人们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还有相当距离。一是学习者本人。相对于正规大学,部分高职生有一种潜在的自卑心理,认为是因为考不取大学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先天性就觉得比本科学历的低一个层次。这样的想法也为高职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对踏入社会就业失去信心。而作为学习者家庭来说,对于职业技术学习的支持力度也是较微弱的。主要是对于期望含辛茹苦十多年,一朝成名跃榜首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念的失落和就业优势的微弱。
其次是就业设置的条件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招聘现场,招聘单位对于高学历的要求、对于名牌大学毕业生的青睐度与职业学校毕业生有着明显的倾斜,对于招聘条件设置的不等同、进入单位后待遇的差距、培养机会的不均等,最直接地体现了就业环境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历的轻视。而现代的年轻人,也越来越不愿意到制造型企业去工作,他们更愿意选择到服务行业、IT行业去工作,相对选择余地更宽,平台更多。
第三是社会大构架的变化。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构成,少子化、高龄化趋向明显,对于就学、择业的选项也越来越注重高品质、高层次与预后发展大前景,而这些从传统的观念来说,高职生的起跑线明显大大低于名牌重点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更高学历之人,其竞争力根本无可比肩。另外,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化,很多的技术不再需要靠手工来进行传承,而是可以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做得更精妙、更完美。在时间与精力耗费的选择上,在耐力坚持与快捷成功的吸引力上,匠技与现代机械不能比较。
2.我国的职业教育。
(1)我国职业教育的一般现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就越来越大。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形势乐观,有些成绩突出的学生还在校的时候,就有单位定向定人了。这一方面是说明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优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供求不足。分析职业技术工人社会需求量的供求不足,成因可能有这么几项:一是高职院校的生源不足。高校招生量逐年扩大,相应的造成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受到压力。在招生数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相应的会放低录取门槛,而这种做法的副作用,新生起点相应降低会使教育教学的质量受到更严峻的挑战,从而更会延续影响到今后的招生工作。二是对于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的保证不足。高职学校的学生,最终能证明自己学习成果的不仅是一纸毕业证书,更重要的是那份专业的职业证书,只有取得了相关专业的职业证书,才能在进入社会后相对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但是,在我国,不少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是必需要在全日制的学校系统学习后才能取得,有些资格证书仅仅只需数月时间的强化培训就可速成取得,无论是时间上和投入学习成本上,都是令人不必犹豫的一种选择。另外,短期培训与高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发证单位也是证出多门,教育考试院、社会保障机构、信息产业组织等都有发放权利,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相对下降,也影响了行业内人士对职业资格证的认可度。三是传统的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培训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匹配契合度不够,存在社会职业需求与学校培养专业结合点的错行交会。
(2)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之间的差距。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符合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不但需要一流大学或更高学历的高端学者、精英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应用型、操作型的科技人才。相当一个时期,社会对于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需求严重不足,出现“技工荒”现象,这同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生培养方向和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的差距有关系,同职业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与契合度不强有关系。
一是高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地方性、区域化。有些学校以地域特色和地方性产业设置专业,较为冷门的专业不设置,为的是有利学生毕业后在地方上提高就业率,这对多数学生的就业率是有利的,但对于高端专业人才和前沿性学科的技术性人才培养有相对的限制性,并且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带来限制。现阶段,全国各地都在“抢”人才,抢到人才还有一个留住人才的问题,如果因为异地技术专业互不对称,人才就留不住。
二是随着时代发展,新兴的专业行业不断涌现,而职业技术的教育教学专业设置还停留在一定的框架内,造成专业技术实用型人员数跟不上专业科技发展的步伐,技术用人出现断层。目前来说,高速发展的专业产业势头很猛,如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类的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汽车类的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特别是新材料类,目前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而作为这些高科技的产业发展,技术性应用人才严重短缺。高职类专业设置在某些项目上还是空白。
三是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成长过程也是与工程制造业快速发展较难缩短的差距。日本的工匠文化分三个层次:工匠,能熟练掌握工艺技术将产品加工出来;现代名工,由日本厚生劳动省授予不同行业拥有卓越技能的第一名;大师级技工,国家认定的最高层。这样的一个高级技术人才成长阶梯,需要经历多长时段,还要看每个人的悟性、心性。如果要实现工匠精神的核心“守(学习基本功)、破(有自己的想法后突破传统局限)、离(形成自己风格成为独特品牌)”也即相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业、创业创新、形成品牌或是顶端技术,一个成熟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磨练过程是较漫长的,这对新时代急速发展的制造工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实用型人才的梯队培养是当务之急的重大任务。
三、“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相契相合之途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曾到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考察,引导学生们不要只想考大学,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以选择报考职业技术学院。他说,“大家听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但很少听说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是因为技能人才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1.以传统“工匠精神”注入职业教育的情怀培养
我们可以设问:今天倡导的智能制造,还需要工匠精神吗?显然,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现代社会,工匠精神已然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由此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敬业的精神和甘于奉献的品质,这些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愈益迅速,紧贴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也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无论是“机制”或是“智造”,人的精神创建在任何一个时代和领域都是首要的。培育匠技的过程,植入其思想和精神的传承显得更为重要。我国的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植入职业技术的文化,也就是我们目前注重的“工匠精神”。技能是从事职业的一种专业能力,而文化是涵盖了人的整个专业能力提升、境界升华的精神。每一个高职生,在进入学校的伊始,就要接受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洗礼,坚定对技能之精湛的追求和坚守工匠之本真的执著。职业教育要在所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工匠精神”之元素。无论世界,只一个中华民族,在每一个行业或是专业领域,都有无数个引以为豪的优秀传统文化典范,职业教学要设置标准化的课程,让这些经典成为引领学生精神入职的路标与方向。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当前,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正在把“工匠精神”注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努力让一丝不苟对待工艺与技术,精益求精、改革创新,成为学生们的职业追求。
2.以传统的“工匠精神”弘扬现代社会的诚信品德
工匠精神与诚实守信有一个共同的根,那就是扎在社会深处的文化形态。我们前面说到,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从培育至形成,成为一种自觉。工匠精神不仅是追求卓越的技能,更是包含了执着、纯真与守信的精神品质,是一种品德修养与文化自觉。我们自豪于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赞叹于秦砖汉瓦、万里长城的恢宏壮观、巧夺天工,盛赞一个朝代的辉煌与伟大,但其实,我们最应颂咏的是那些成就了优秀文化传统绵延千年的能工巧匠们。考古人员在西安发现的烧造兵马俑的陶窑,出土的数千件陶俑身上都携刻着工匠的名字。秦时,始皇帝发布命令,对制陶作坊的工人实行“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一旦质量差错,依名追究责任。无独有偶,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城墙上,每一块城砖上也都刻有工匠的名字。为保证城砖的质量,明朝要求各地在生产的城墙砖上注明每道制砖工序的制地、责任人名字,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城砖追究相关人责任。每一个时代的创造物和艺术品都是其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反应。工匠精神,我们不必把眼光盯向德国、日本,中华民族在2000多年前早已具有了这种精神体现。我们现今的责任和目标,是要让这样的精神在中国制造上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更有责无旁贷的紧迫感。职业教育也更具有培育新时代特色“工匠精神”的使命感。
3.以时代需要与人才培养相契合开启职业教育新里程
新时代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学也必将迎来新改革,而改革的内容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校内、校外双训基地,以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实训方法上,可采用“师徒制”“定岗培养”制,既为实训中发现优秀“苗子”,也为学员职业定向打基础,同时基础保障学员的工作报酬。人才培养目标上,把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到企业需求上、国家工业制造发展需求上,保障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行业、企业培养大量合格人才。还有就是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这是考量学校教学质量、学生教育成果和社会衔接契合度的实际体现。2017年10月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以15金7银8铜的成绩创造了自2010年参加大赛以来的最佳成绩,总积分位居世界第一。这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成果的体现。当然我们不能只是把教育停留在“应试”或是“应赛”思维上,新时代需要的是更多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
汪洋副总理希望教育界尤其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转变教育观念,“过去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是看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将来应该看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这才是学校的科学发展。”
4.政府要进一步推动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工的社会地位。
职业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大,职业技术人才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有必要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政策层面做出明确安排,各级政府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拿出操作性强的措施予以强化。一是推进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强化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促进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区别对待的观念改变。二是要从政策层面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支持,包括各行各业对于高职生用工在政策和待遇上的接近与同等,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工匠”国家要予以重点保护和成就重奖。工匠精神已经不再局限和从属于培养技术技能之才,而是要作为一种时代之精神加以弘扬。
(本文获2018年度民建中央第三届“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优秀成果三等奖)
说到“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较直接的反应是德国、日本等国的工业制造。有数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工业制造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德国800多家,荷兰有200多家,法国也有近200家。而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百年企业为数不多。纵观我们泱泱大中华,秦砖汉瓦、长城故宫,有多少匠心独运、无可岂及的华夏文明与世界之最,岂一个辉煌之词能涵盖。现代文明进入到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之期,中国制造工艺渐落于他后的一个不可否认因素之一,是工匠精神的日趋湮没,优秀匠心传承的断层。
现实中,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也不能达到一致。从实践来说,人们充分认可“工匠精神”在产品、产业、技术发展中的成就,特别是精细领域中的极致化制作。比如德国的百年工业制造产品,比如日本人的一辈子只做“一个”寿司、“一个”面包的极品等,无一不体现出对于“工匠精神”的肯定。然而,从认识来说,有人也会设问:假如一辈子的极致只在于一项产品或是一个工艺,那么,产业的推进、经济的兴旺如何带来创新与发展?诚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使传统的“工匠”产品趋于边缘化,并逐渐式微。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追求着高科技新领域的新技术、新技能,现代产业发展与传统工艺匠技正经历着时代发展给予的交融与涅磐。
一、对于“工匠精神”的再认识
在时代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工匠精神”的再认识,我们首先应该认为这是一种情怀。“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于从事的专业、产品或作品的至真热爱和极度专注,是一种倾注了所有真情与心血的极致追求。在一个产品或作品不断完美的过程中,给人类世界带来美好的精神与生活体验,为生存的空间带来更为持久的现实存在与快乐享受。
其次,“工匠精神”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创新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一个作品或是一个项目产业,如果没有日趋臻美的工艺和技术,没有日益精进的思路与创新,它们的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小到一块做了一辈子的面包,大到一座百年后的宫殿,无不体现出一种不断创新精进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诗经》中有对于骨器、象牙等加工形象的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意的加工场景,形象而优美。可以想象到工匠们享受着作品在双手中不断雕硺和完美的艰辛却又愉悦的过程。而那些切磋琢磨而成的产品也许经过了千百年的栉风沐雨仍还留存于世并恒久传承,成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绵延流长。“工匠精神”追求的是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它不但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我们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基石和力量源泉。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
1.工匠精神。我们必得说到现代生活中与产生“工匠”最近也是最集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也许“工匠精神”不只单纯与职业教育有关,更多的涵盖在于时代与现实。但此处我们仅谈这一个点,就是“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关联。
体现“工匠精神”,首先得成就一个工匠的角色,然后才能有在应用工艺和技术中不断学习、传承、创新、脱颖而出的过程,形成一种工匠文化,达到“工匠精神”的蝶变。但在这个羽化过程中,“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联,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与阻隔。
首先是思想认识与观念上。工匠者,在从前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的手艺工人。就现代来说就是技术工人。随着时代发展,职业技术学校的创办发展,现代年轻人要掌握一门技艺,最直接的是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相对于大学教育,人们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还有相当距离。一是学习者本人。相对于正规大学,部分高职生有一种潜在的自卑心理,认为是因为考不取大学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先天性就觉得比本科学历的低一个层次。这样的想法也为高职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对踏入社会就业失去信心。而作为学习者家庭来说,对于职业技术学习的支持力度也是较微弱的。主要是对于期望含辛茹苦十多年,一朝成名跃榜首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念的失落和就业优势的微弱。
其次是就业设置的条件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招聘现场,招聘单位对于高学历的要求、对于名牌大学毕业生的青睐度与职业学校毕业生有着明显的倾斜,对于招聘条件设置的不等同、进入单位后待遇的差距、培养机会的不均等,最直接地体现了就业环境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历的轻视。而现代的年轻人,也越来越不愿意到制造型企业去工作,他们更愿意选择到服务行业、IT行业去工作,相对选择余地更宽,平台更多。
第三是社会大构架的变化。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构成,少子化、高龄化趋向明显,对于就学、择业的选项也越来越注重高品质、高层次与预后发展大前景,而这些从传统的观念来说,高职生的起跑线明显大大低于名牌重点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更高学历之人,其竞争力根本无可比肩。另外,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化,很多的技术不再需要靠手工来进行传承,而是可以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做得更精妙、更完美。在时间与精力耗费的选择上,在耐力坚持与快捷成功的吸引力上,匠技与现代机械不能比较。
2.我国的职业教育。
(1)我国职业教育的一般现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就越来越大。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形势乐观,有些成绩突出的学生还在校的时候,就有单位定向定人了。这一方面是说明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优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供求不足。分析职业技术工人社会需求量的供求不足,成因可能有这么几项:一是高职院校的生源不足。高校招生量逐年扩大,相应的造成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受到压力。在招生数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相应的会放低录取门槛,而这种做法的副作用,新生起点相应降低会使教育教学的质量受到更严峻的挑战,从而更会延续影响到今后的招生工作。二是对于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的保证不足。高职学校的学生,最终能证明自己学习成果的不仅是一纸毕业证书,更重要的是那份专业的职业证书,只有取得了相关专业的职业证书,才能在进入社会后相对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但是,在我国,不少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是必需要在全日制的学校系统学习后才能取得,有些资格证书仅仅只需数月时间的强化培训就可速成取得,无论是时间上和投入学习成本上,都是令人不必犹豫的一种选择。另外,短期培训与高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发证单位也是证出多门,教育考试院、社会保障机构、信息产业组织等都有发放权利,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相对下降,也影响了行业内人士对职业资格证的认可度。三是传统的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培训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匹配契合度不够,存在社会职业需求与学校培养专业结合点的错行交会。
(2)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之间的差距。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符合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不但需要一流大学或更高学历的高端学者、精英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应用型、操作型的科技人才。相当一个时期,社会对于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需求严重不足,出现“技工荒”现象,这同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生培养方向和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的差距有关系,同职业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与契合度不强有关系。
一是高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地方性、区域化。有些学校以地域特色和地方性产业设置专业,较为冷门的专业不设置,为的是有利学生毕业后在地方上提高就业率,这对多数学生的就业率是有利的,但对于高端专业人才和前沿性学科的技术性人才培养有相对的限制性,并且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带来限制。现阶段,全国各地都在“抢”人才,抢到人才还有一个留住人才的问题,如果因为异地技术专业互不对称,人才就留不住。
二是随着时代发展,新兴的专业行业不断涌现,而职业技术的教育教学专业设置还停留在一定的框架内,造成专业技术实用型人员数跟不上专业科技发展的步伐,技术用人出现断层。目前来说,高速发展的专业产业势头很猛,如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类的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汽车类的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特别是新材料类,目前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而作为这些高科技的产业发展,技术性应用人才严重短缺。高职类专业设置在某些项目上还是空白。
三是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成长过程也是与工程制造业快速发展较难缩短的差距。日本的工匠文化分三个层次:工匠,能熟练掌握工艺技术将产品加工出来;现代名工,由日本厚生劳动省授予不同行业拥有卓越技能的第一名;大师级技工,国家认定的最高层。这样的一个高级技术人才成长阶梯,需要经历多长时段,还要看每个人的悟性、心性。如果要实现工匠精神的核心“守(学习基本功)、破(有自己的想法后突破传统局限)、离(形成自己风格成为独特品牌)”也即相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业、创业创新、形成品牌或是顶端技术,一个成熟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磨练过程是较漫长的,这对新时代急速发展的制造工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实用型人才的梯队培养是当务之急的重大任务。
三、“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相契相合之途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曾到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考察,引导学生们不要只想考大学,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以选择报考职业技术学院。他说,“大家听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但很少听说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是因为技能人才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1.以传统“工匠精神”注入职业教育的情怀培养
我们可以设问:今天倡导的智能制造,还需要工匠精神吗?显然,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现代社会,工匠精神已然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由此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敬业的精神和甘于奉献的品质,这些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愈益迅速,紧贴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也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无论是“机制”或是“智造”,人的精神创建在任何一个时代和领域都是首要的。培育匠技的过程,植入其思想和精神的传承显得更为重要。我国的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植入职业技术的文化,也就是我们目前注重的“工匠精神”。技能是从事职业的一种专业能力,而文化是涵盖了人的整个专业能力提升、境界升华的精神。每一个高职生,在进入学校的伊始,就要接受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洗礼,坚定对技能之精湛的追求和坚守工匠之本真的执著。职业教育要在所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工匠精神”之元素。无论世界,只一个中华民族,在每一个行业或是专业领域,都有无数个引以为豪的优秀传统文化典范,职业教学要设置标准化的课程,让这些经典成为引领学生精神入职的路标与方向。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当前,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正在把“工匠精神”注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努力让一丝不苟对待工艺与技术,精益求精、改革创新,成为学生们的职业追求。
2.以传统的“工匠精神”弘扬现代社会的诚信品德
工匠精神与诚实守信有一个共同的根,那就是扎在社会深处的文化形态。我们前面说到,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从培育至形成,成为一种自觉。工匠精神不仅是追求卓越的技能,更是包含了执着、纯真与守信的精神品质,是一种品德修养与文化自觉。我们自豪于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赞叹于秦砖汉瓦、万里长城的恢宏壮观、巧夺天工,盛赞一个朝代的辉煌与伟大,但其实,我们最应颂咏的是那些成就了优秀文化传统绵延千年的能工巧匠们。考古人员在西安发现的烧造兵马俑的陶窑,出土的数千件陶俑身上都携刻着工匠的名字。秦时,始皇帝发布命令,对制陶作坊的工人实行“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一旦质量差错,依名追究责任。无独有偶,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城墙上,每一块城砖上也都刻有工匠的名字。为保证城砖的质量,明朝要求各地在生产的城墙砖上注明每道制砖工序的制地、责任人名字,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城砖追究相关人责任。每一个时代的创造物和艺术品都是其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反应。工匠精神,我们不必把眼光盯向德国、日本,中华民族在2000多年前早已具有了这种精神体现。我们现今的责任和目标,是要让这样的精神在中国制造上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更有责无旁贷的紧迫感。职业教育也更具有培育新时代特色“工匠精神”的使命感。
3.以时代需要与人才培养相契合开启职业教育新里程
新时代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学也必将迎来新改革,而改革的内容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校内、校外双训基地,以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实训方法上,可采用“师徒制”“定岗培养”制,既为实训中发现优秀“苗子”,也为学员职业定向打基础,同时基础保障学员的工作报酬。人才培养目标上,把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到企业需求上、国家工业制造发展需求上,保障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行业、企业培养大量合格人才。还有就是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这是考量学校教学质量、学生教育成果和社会衔接契合度的实际体现。2017年10月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以15金7银8铜的成绩创造了自2010年参加大赛以来的最佳成绩,总积分位居世界第一。这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成果的体现。当然我们不能只是把教育停留在“应试”或是“应赛”思维上,新时代需要的是更多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
汪洋副总理希望教育界尤其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转变教育观念,“过去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是看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将来应该看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这才是学校的科学发展。”
4.政府要进一步推动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工的社会地位。
职业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大,职业技术人才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有必要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政策层面做出明确安排,各级政府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拿出操作性强的措施予以强化。一是推进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强化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促进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区别对待的观念改变。二是要从政策层面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支持,包括各行各业对于高职生用工在政策和待遇上的接近与同等,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工匠”国家要予以重点保护和成就重奖。工匠精神已经不再局限和从属于培养技术技能之才,而是要作为一种时代之精神加以弘扬。
(本文获2018年度民建中央第三届“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