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理论与研究
我的位置:主页  > 宣传教育 > 理论与研究
加强民建地方基层组织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探讨
发布时间:2019-02-25 16:33:04
  |  
作者: 李福勇 童 珂
    一、目前民建基层年轻干部的现状
    通过对基层年轻干部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具体问题的调研分析,当前民建基层组织年轻干部队伍总体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学习意识和自我成就意识较强,对组织目前的培养机制和用人机制有着较为正面的认识。
    1、政治立场坚定。
    调研结果显示,年轻干部大都关注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及政府政策,政治素质高,坚决拥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年轻干部队伍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占95%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75%的人认为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来体现;40%的人则认为是通过对服务社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实现;而只有10%左右的人认为拥有物质的多少和职务的高低能够体现人生价值。在回答“目前最感兴趣的事项”这一问题时,列于前两项的分别是事业发展和组建、经营家庭。
    2、工作努力上进。
    在被调查的年轻干部中,超过90%的人认为自己对本职工作的态度是积极或比较积极的。对于党派的会务工作和参加党派各项学习活动,90%的人选择会积极参加,努力完成。当被问及“民建组织要你参加完成一项集体调研课题,需要脱离本职岗位约半个月时间,是否愿意时”,超过95%的人愿意选择参加。对“假如让你选择专职党派会务工作作为本职工作”的选项时,超过70%的人选择愿意。在被认为有潜力的年轻干部会员中,超过80%的人在近五年时间内得到过“优秀公务员”、本职工作岗位先进个人等或党派内“优秀会员”“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社会服务先进”等称号。据上可知,目前党派成员中的年轻干部对本职工作和个人能力发挥是积极上进、努力勤奋的,对党派会务是积极热心、倍感珍惜的。
    3、学习热情高涨。
    互联网的发展使很多人不愿意坐下来阅读,但对基层年轻干部调查发现,有70%的人有每天超过一个小时的阅读学习,50%的人平均一天有超过半个小时的阅读。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获取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获得统战理论、党派的相关知识,在“当前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学习来获取知识”的选项中,读书(资料)学习的占80%。在“你当前最需要学习内容”的多项选题中,本职工作知识占68%,资本、财务知识占40%,统战、党派知识占50%,100%的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或培训来提高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知识,丰富系统的统战理论、党派和会史会章知识。
    4、发展意愿较强。
    党派年轻干部对民建的共同价值理念“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普遍认同,对加入党派的价值观十分肯定。80%的人认为所处的基层组织岗位比较适合自己,普遍认为对自己所在的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比较适应。在“党派工作不满意因素”的问卷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重复太多、枯燥、没有成就感”“缺乏培训机会和竞争机制、个人发展机会少”和“党派平台虽好,但培养干部与单位表现挂钩不多”。通过上面的调研,进一步分析可知,一方面党派年轻干部对市委会或基层组织的事业性要求较高,会务工作相对单一,年复一年,易产生懈怠情绪。另方面是党派内优秀人士较多,年轻干部在党派内提拔一般只在市委会或基层委(支部)换届时,如果期待党派外提拔,则是凤毛麟角。由于受到名额和体制的限制,党派干部在党派内和党派外提拔都较为不易。在党派干部会内外提拔的诸多形式中,大多数人认为竞争上岗或通过综合积分考核最为透明、公正。
    二、当前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上出现的问题 
    1、缺乏培养的统筹规划。
    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是个人、组织、环境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来看,由市委会制定年轻干部培养计划的并不多,往往是领导心中一本账,对年轻干部没有统筹的培养计划,也没有对今后换届干部队伍补充进行科学详细的全盘考虑。对于上级或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也就指定认为合适的人员参加,如遇合适的人员由于工作或某些原因不能参加培训,也只是放弃或临时指定不太相关的人员去参加。基层组织由于这个层级组织小、人数少,一般都没有自己的培养计划和培养举措。民建地方组织或各基层组织没有年轻干部培养的统筹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一方面导致了组织内年轻干部失去了培养、学习、提升的机会,挫伤了他们利用组织平台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年轻干部少了一种激励机制,本来可以吸引更多人才的组织平台,却让充满希望的年轻干部丧失信心,失去动力,放任管理,任其自然发展,造成人才流失,减弱了组织的集聚效应。没有了培训,也就使年轻干部缺少了锻炼机会,即使被提任到领导岗位,也会出现不敢用、不能用和不会用的局面。调研表明,前几年出现在各地方组织或基层组织中的年轻干部培养短板,导致了目前各基层组织甚至市委会层面年轻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使组织工作陷入被动。
    2、缺乏公信的选拔机制。
    目前,党派干部提拔一般分为二个途径和二种形式。一是通过属地中共组织部门党派外提任,这种途径机会较少,一般是组织部门根据有关要求,在党派成员中,根据相关条件和一定比例进行物色,并由属地党派市委会(或基层委)推荐,这种形式的被推荐人员一般要求在体制内的党派成员,且在机关单位任职的。另一种形式,即党派成员在党派内任职,一般是指任市委会、基层委(或支部)的委员、副主委和主委,还有就是专业委员会,比如:参政议政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会等,这种任职途径一般是在基层组织换届时,或换届后进行,根据《会章》规定,基层组织换届一般间隔时间为3~5年,实际操作以5年较多,所以这种形式提拔年轻干部时间跨度较长,且大多数被提拔人员一般以上一级党派组织在换届选举中以候选人的形式建议为主。以上提任党派成员的方法,人为因素较多,我们认为均缺少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和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选拔原则。此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党派长期以来没有一种适合党派组织、党派成员公正、透明、有效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没有一套与中共组织、统战部门相衔接的党派干部培养、提任机制。
    三、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路径探析
    民建十一大报告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完善民主、公开、透明的干部选任机制。年轻干部的成长,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勤奋努力是基础,组织的培养教育是动力,阳光选人用人是关键,监督约束是保障。年轻干部的培养既要着眼当下,又要放眼未来,既要重视能力提升,更要关注素质养成。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民建各级组织年轻干部的发展储备、教育培训、培养锻炼、选拔使用的系统化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组织保障,营造年轻干部成长环境。
    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重在平时,贵在长远。各级民建组织主委为第一责任人。要成立以主委为组长的年轻干部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的调研、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理顺各层级的年轻干部培养组织体系。要根据本级、本届及下届事业发展方向和年轻干部情况,加强统筹谋划和需求分析,注重代表性和结构,制定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管理的近期和中远期规划,明确年轻干部总量逐步增长、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构建年轻干部的梯队结构,并制定每年具体的培训、培养计划。要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各类制度和机制,包括公平竞争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要强调在培养、选拔上坚持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保障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保障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要营造年轻干部成长的优良环境,保障对年轻干部培养工作达到育得好和用得上的良好效果。
    2、综合考评,实施累积积分考核制度。
    目前在地方各级民建组织中,对年轻干部一般没有平日的考核、考评。为此,我们建议建立一种对年轻干部科学的、长效的、透明和有效的考核机制——年轻干部综合考评累积积分制。年轻干部综合考评累积积分制,主要是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年轻干部进行考核,利用统计工具和手段,对年轻干部考核标准及其考评过程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对年轻干部考核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对年轻干部的累积积分考核,可以按月或按季进行,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和附加项两部分,具体设置可设理论学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支部学习、自我提升、会务工作等作为基础项,将岗位贡献、稿件获奖等作为附加项。分别提升干部履职素质、水平、能力和对会务的热心情况等。年轻干部综合考评累积积分制的实施,将有利于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年轻干部的实际工作绩效,能够深入了解年轻干部的才能和素质,一定程度上激励年轻干部按照考核标准来要求自己,鼓励和督促年轻干部恪尽职守、勤奋工作,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年轻干部进行综合量化考核也是对年轻干部成长过程的跟踪管理和监督。
    3、强化领导,完善培养锻炼工作机制。
    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我们民建各级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建议建立主委为第一责任人的年轻干部培养工作责任制,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实效纳入年度工作责任清单,并与主委的提拔使用相挂钩。充分发挥民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作用,统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育管用。
    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机制。优秀民建年轻干部来自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级,我们要内外统筹拓宽来源渠道,通过相关调研,建立本区域内的优秀年轻干部档案,纵深了解年轻干部队伍的现状和优秀苗子。发挥平日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等渠道的作用,建立年轻干部月度综合考核累积积分制和知人识事体系,根据干部配备的需要和年轻干部的个人特点,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试行培养“泳道”,把一部分年轻干部通过“泳道”式培养,分门别类地对符合选拔条件的干部进行储备。
    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对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要通过民建中央、省委会和市委会组织的各类干部培养班,加强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统战、党派理论教育。充分利用省级民建组织和各级统战部门每年举行的党派成员骨干培训,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参加。要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市委会及基层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特色优势,加强与省内外相应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适合党派年轻干部成长的专题培训或讲座,鼓励各基层组织采取青年履职论坛、学习小组、议政日等形式加强年轻干部的培训,提升履职水平。在对年轻干部加强政治训练的同时,要着眼夯实年轻干部了解会章会史和履职尽责的专业基础,帮助年轻干部改善知识结构、补齐能力短板,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确保民建年轻干部在其组织换届前至少培训一次。 
    4、公信透明,构建年轻干部选拔路径。
    从前面分析得知,党派年轻干部的提拔任用,一般分党派内和党派外两种途径。调研发现,党派年轻干部目前在党派内外的两种选拔任用方式都有不足之处,公信力欠强,人为因素较多。
    “赛场选马,优胜劣汰”。建议创导一种全新的通过综合量化累积积分考评选拔方法,来构建新的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如果是在党派外任职,先由中共组织部门对提任岗位进行一定的条件规划,对拟担任的这一岗位年轻干部组织自我推荐报名,经中共组织部门审核,符合报名条件的,再让自荐者进行书面承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竞选演讲,并组织评委打分,结合年轻干部的综合累进积分考核结果,产生一定比例的候选人,在候选人确定后再由中共组织部门进行常规考察。
    如果是在党派内任职,先由民建组织部门确定换届时的干部职数和年龄等岗位条件,凡符合条件的党派内干部均可进行自我推荐报名,经组织部门审核,符合任职条件的,让自荐者进行书面承诺,在一定范围内竞选演讲,并组织评委打分,结合年轻干部的综合累进积分考核结果,产生一定比例的提任候选人,将候选人按一定比例确定为组织(市委会、基层委、支部)换届选举候选人,按《会章》规定进行投票选举。上述各步骤结果均以公告形式进行公示,确保换届提任的公开透明。

    (本文获2018年度民建省委会理论研究优秀结项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