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理论与研究
我的位置:主页  > 宣传教育 > 理论与研究
“重要窗口”建设中的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10:21:27
  |  
作者: 袁 恒 钱 晟
        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这一制度的效能指明了方向。 
        2020年4月,浙江省历史性地承担起“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重要使命。在推动建设“重要窗口”的工作中,如何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是一项极具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就此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一)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历史与时代生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符合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回顾中国共产党党史,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在精神在1940年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文件《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就有体现,即“三三制”原则 ,该原则体现了鲜明的统一战线性质,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主张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诉求。根据诸多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记载,在探索建立民主政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员和非中国共产党员合作共商的大原则。 
        建国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多党合作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并支持各民主党派应该继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多党合作事业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1993年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了宪法,成为国家意志。 
        自此,多党合作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多党合作制度写入了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支持各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政治论断。
总结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多党合作的探索、尝试、巩固既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主流,也是符合中国历史趋势和人民利益的政治创新,是中国智慧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顽强的生命力。在“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历史性的论断指引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将更加具有时代生命力,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重要窗口”建设的历史重任与机遇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这为浙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确立了新目标,具有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 
        2020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决议》,该决议要求我省把“努力建设展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窗口”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要窗口”建设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我省在“重要窗口”建议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具体实践,生动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越来越健全的蓬勃生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综上所述,浙江省理所应当地成为建设和发展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探索者,积极开展“重要窗口”建设中的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研究,为多党合作事业做出标杆,引领民主政治发展,将有利于向国内国外展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与活力,同时这也是探索和提升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历史性机遇。 
        二、我省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与效能发挥现状 
        (一)政协协商和政党协商并行,主导多党合作事业大局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核心要义的最高层次体现,充分反映了在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协商、共同治理国家的制度内涵。长期以来,我省的多党合作事业亦围绕政治协商展开,主要形式包括政协协商和政党协商。 
        自1978年起,浙江省政协每五年一届,期间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协商,包括全省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方针政策和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是不同党派表达政治意见的最重要的平台;二是民主监督,包括对全省各级社会治理机关就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与落实等情况展开批评与建议监督;三是参政议政,包括就各党派密切联系的人群和其他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形成提案,在政协会议上协商。实践形式方面,浙江省政治协商工作延续传统,确保不变质,主要的会议类型有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政治协商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以及对口协商会议、界别协商会议、提案办理协商会议等,通过建议案、协商纪要、大会发言、分组联组讨论、面对面沟通交流、意见建议综合等形式,与党委、政府进行政治沟通与对话。 
        政党协商方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合作,我省已形成一些经验做法。根据浙江省委党校黄天柱教授《政党协商质量的评估及提升路径——基于浙江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与省级民主党派、工商联建立了“一对一”的联系制度,谈心交流已成常态。还通过制定政党协商的实施办法,明确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进一步规范会议协商、直通车、谈心交友等制度,建立健全知情明政、考察调研、沟通联络、协商反馈等机制,不断提高政党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 
        整体来看,我省基于政协协商和政党协商两个模式安排,主导着我省多党合作事业的大局。 
        (二)积极探索协商新模式,提升协商效能 
        政治协商作为多党派合作事业的主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更加灵活、务实的制度和模式安排,显著提升了多党合作的效能。 
        1.建立浙江省民主党派省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提升政治协商效能。2016年5月,浙江省首次召开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主委联席会议。这项制度是仅次于浙江省政协会议的一项重要安排。根据制度要求,浙江省每年都要召开中共省委统战部部长和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主委参加的主委联席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主委交流全年工作的总体部署;研究当前民主党派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以及自身建设的相关重要问题达成共识、形成纪要;中共省委统战部部长通报有关情况并征求对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2.创建“委员会客厅”,提升政治协商效能。2018年8月,浙江省政协出台《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关于创建委员会客厅的意见》,标志着省政协“委员会客厅”正式启动运行,正式搭建起委员与群众的“同心苑”。实践运行中,“委员会客厅”有醒目的统一标识,规范的工作制度,这是一个有效的开放性履职平台。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8月,已有杭州滨江高新区委员会客厅、浙江大学委员会客厅、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委员会客厅等超过165家“委员会客厅”,按照“学习交流的新载体、联系群众的新纽带、协商民主的新路径、团结联谊的新平台”这一功能定位,共举办活动300余场次,有效地扩大了“朋友圈”,画大了同心圆,提升了政治协商效能。 
        3.持续开展“为民办实事,请你来协商”活动,提升政治协商效能。为推动形成2019年我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8年底,省政协开展“为民办实事,请你来协商”活动,其具体操作流程是:首先,由省政协委员围绕省长公开信发表意见,提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建议,再由省政协汇总筛选研究后向省政府报送;第二步,由省政协委员对省政府公布的为民办实事备选项目进行网上推荐,经广大群众提意见和投票后,确定召开一次协商会或民主协商论坛,邀请省政府有关领导与相关委员面对面协商,形成共识;最后,确定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项目。经过2年多实践,已形成“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干”工作原则,覆盖省、11个地市、逾50个区县、若干社区,涉及议题有复工复产、夜经济、企业融资、灾害防范、公共卫生防控、交通建设、文物保护等若干领域,累计召开民生协商论坛19次,基本保持月均1次的频率。效果方面,据统计省政协首次开展该活动共有584名政协委员提出919条建议,参与度达92.6%,在凝聚共识、民主决策方面收效显著,较大地提升了政治协商效能。 
        4.开展政党专题协商,提升政党协商效能。专题协商是指由中共统战部门牵头,以各民主党派系列重点课题的调研成果为基础组织的协商会,“党委出题—党派调研—专题协商—部门落实”是其基本运行机制。从省本级看,从2011年开始,连续多年分别以“社会管理创新”“文化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为议题,由省委统战部在年初确定主题,并协调各党派省委会从不同角度,分头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年中进行一次调研情况交流,年底召开专题协商会,邀请省委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听取意见建议,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精准施策,强化民主监督效能 
        我省在2009年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意见》,2013年11月出台《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从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工作机制、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的领导等方面作出了规范。
从实践情况看,已经形成多样化的监督模式: 
        1.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的有“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四张清单一张网”专项民主监督、“最多跑一次”专项民主监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民主监督、“两手硬两战赢”专项民主监督等。 
        2.民主监督员监督。实践中以杭州市为代表,自2015年首批130位政协委员分组派驻至法院、检察院及13个市直单位开展民主监督以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开展调研暗访、搜集民情社意等,有效提升了群众办事的满意程度。 
        3.民主评议监督。以建德市政协的民主评议监督为例,实践中紧扣中心、精准选题,以问题为导向打好调研牌,通过现场测评,坦诚对话提升质量,这项工作自2014年开展以来,已经成为建德市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的民主监督良好格局。 
        4.委员视察监督。比如,杭州市通过沪杭高铁运营情况视察监督、大型骨干企业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视察监督、世博会“环沪扩城河”安保工程视察监督、巩固G20峰会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视频监督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5.联动联合监督。实践中我省探索三级政协联合监督,推动“五水共治”长效机制的建立,同时与社会舆论、群众监督融通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质量、数量、效率并重的社会治理效果。 
        (四)强化智库能力,提升参政议政效能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从历史看,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构成长期以来都是以各领域中高级人才为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专业技能。我省在提升参政议政效能方面,重点发力于民主党派的智库建议和自身建设,具体有两个方面: 
        1.搭建省统一战线智库,提升参政议政质量水平和重视程度。2018年9月,“浙江省统一战线智库”正式揭牌成立,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组建、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和浙江大学承建、省级十五家统战系统单位共建。该智库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与浙江实践”“省委省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统一战线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等方面开展研究。在智库人才储备方面,智库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通过智库组成单位推荐,选聘了一批专家,构成500名左右的智库专家库,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主体,分属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聘请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首席专家,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每年定期举办智库人才培训班,跟踪培养相关研究骨干。截止2019年,已取得了超过15项研究报告成果。 
        2.建立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强化参政议政能力。2019年2月,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浙江省各民主党派形成了《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关于建立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谈心会)制度座谈会纪要》,意在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谈心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共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增进团结、提高自身建设水平的目的,对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民建为例,2018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民建省委会领导班子谈心会自查问题10条,征求到各类意见共58条;领导班子成员自查问题31条,征求到各类意见共30条。上述问题在次年的工作开展中逐项整改,成为强化自身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保障,有力地提升了参政议政效能。 
        综合上述调查研究发现,我省多党合作制度是以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政治协商制度、模式;精准发力,提升民主监督效力;强化智库能力打造出众的参政议政水平,全方位提升了我省多党合作制度的效能,有效提升了省域社会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程度。 
        三、我省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发挥中的问题与短板 
        自1993年多党合作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以来,我省多党合作制度的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一系列制度相继建立、一系列做法先后形成,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方面提升,较好地助推了我省民主进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但通过调研,仍然发现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党派自信稍显不足,削弱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民主党派的自信与否,会直接影响多党合作制度的活力与效能。从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历史看,有两个关键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多党合作效能:第一是民主党派的政治与社会定位不够清晰和稳固,第二民主党派不够自信。前一个关键问题,已在1993通过入宪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党派参政党的政治与社会地位,后一个问题也有所改善,但仍然有强化的空间。 
        从覆盖面上讲,民主党派的自信不仅仅体现为民主党派领导和政协委员的自信,更应体现为全体民主党派成员的自信。在我省范围内,民主党派成员自信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相对薄弱,各党派成员对所属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不足,刚加入的几年尚对组织拥有热情,时间久了思想上存在懈怠的情形,特别是新成员,主要表现为与组织失联、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把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看作是摊派任务等;2.各民主党派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党为师,但与中国共产党相比,民主党派在自身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传承方面对成员的教育不足,直接表现为对党派历史理解不深,结果就是参政党的政治担当不足;3.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单位内部政治组织上话语权的缺失,导致自认为是局外人。除此之外,民主党派自信的缺失还表现在不敢、不愿主动亮身份,周边亲戚、朋友、同事对民主党派的陌生和认同缺失等。 
        (二)民主党派工作成果的宣传不足,掣肘多党合作效能的发挥 
        目前我省在民主党派工作成果的宣传主要借助于各级政府的统战部门新闻稿、各民主党派自身的网络渠道传播、全体党派成员的宣传。从随机走访调查看,非民主党派的人群,近乎100%对民主党派的认识处在“听说过”的肤浅阶段,近乎100%的人群无法准确说出八个民主党派的名称,近乎100%的人群不清楚民主党派的政治与社会职能,较大比例的人群不知道民主党派做了什么、有什么成果。这种现状对民主党派工作的开展有较为不利的影响,也会弱化民主党派在群众眼中的价值与意义。长期看,将削弱新型政党制度的活力,也会掣肘多党合作的效能。 
        (三)分布于各单位的民主党派成员在内部未有效发挥多党合作效能 
        截止2019年,我省共有民主党派成员近7万人,主要集中于中高级知识分子、脑力劳动的人群。实践中,这一批中高级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成员,一部分是单位主要负责人、企业领导,另一部分则是在其他岗位上努力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主要负责人和企业领导岗位的民主党派成员,可以将自身的想法、建议直接与中共党支部进行沟通、探讨,并适时转化为单位经营与决策。但处于非领导岗位的民主党派成员,则因为民主党派成员身份的原因,无法参与中共党组织就单位治理、企业经营重大决策等事项的讨论,使得多党合作制度在细胞层面断裂。从新型政党制度下的多党合作事业高度审视这一现象,其实是未能有效发挥多党合作效能。 
        (四)各党派成员内部的奖惩接纳上相互独立 
        根据调研,发现我省中共党组织与各民主党派组织拥有各自的荣誉奖惩体系,对各自的成员起到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优秀代表也为其他成员树立了鲜活的榜样,对自身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各个党派之间的荣誉奖惩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并不被彼此认可。比如,国有机关和企业单位中,对于获得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的同志,往往具有优先提拔、物质奖励等认同,但对民主党派获得的组织内荣誉却忽视,在某种程序上削弱了民主党派组织奖惩效果。 
        四、以“重要窗口”高标准推动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的思考与建议 
        在我省奋力推进“重要窗口”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前,各民主党派应以此为标准,积极思考提升多党合作效能的大课题,为我省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本人经过调研与思考,有如下几点建议,供讨论与决策。 
        (一)强化自身本领,增强履职信心 
        我省民主党派的自信心不足,既有中国民主党派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在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理应从更高、更大的格局出发,解决民主党派自信心不够的问题。要从民主党派自身思想建设上着手,让全体民主党派成员自发地传承党派的优良传统,维护政党尊严,履行政治职能,最终形成多党派合作的磅礴力量。 
        增强履职信心,具体有如下几点建议:1.做好新成员的植根铸魂工作。实践中,可以通过延长考察周期等手段强化加入党派组织的动机考察,增设并强化入党(会)的宣誓仪式,依托社会主义学院制定标准的新党(会)员培训课程,强化巩固植根铸魂效果。2.做好持续教育工作。积极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做法,以“两学一做”为样板,设计符合民主党派自身现状的强基固本制度,加深民主党派对自身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强化对党派组织的认同。重大活动可安排温习誓词仪式,依托社会主义学院每年制定并实施民主党派成员轮训工作计划,做好民主党派成员的持续教育工作。3.做好不合格党(会)员的教育与处理工作。各级民主党(会)组织可设立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参政党人员为目标,积极教育、引导思想滑坡的党(会)员,帮助使其认识自身的不足和改进、提高的方法。对严重不合格的党(会)员,且多次教育仍不进取的,应按照党(会)章规定进行处理,并做好内部警示,对于受到党(会)内处理的民主党派的公职人员、触犯党(会)章被开除的任何成员,应向全社会公开,以树立民主党派严明治党(会)的积极形象。 
        只有强有力的党派自身健设,才能保障高效的多党合作,才能使党派成员以组织为自豪,进而推动组织更加强大。 
        (二)加强民主党派工作宣传,营造群众可感知的多党合作局面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大原则下,加强民主党派工作的宣传,不仅有利于激发多党合作制度的深层次效能,而且有利于国际社会准确、全面理解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 
        具体的实施建议有如下几点: 
        1.加大在各级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上对民主党派工作的宣传频率、宣传范围、宣传时长,可探索尝试在各级主流频道、主流新闻页面等开设多党合作的频道、专栏。 
        2.在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平台,开设民主党派频道,既可以实现学习强国在全体民主党派成员中的全覆盖,又可以实现使我国政治、政党的宣传更加全面和完整。 
        3.定期对各民主党派工作进行专题报道,让广大群众准确认识到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特点。 
        4.推动各级民主党派组织在国际上的政治交流,做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代言人,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传播积极的多党合作正能量,有利于更广泛地发挥民主党派联系群众、代表群众,增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命力,提升多党合作的效能。 
        (三)创设条件支持民主党派在单位内部发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民主党派成员如何在所属单位内部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是多党合作制度活力与效力重要一环。创设条件,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在多党合作制度的大框架下,合理、有序地参与所属单位内部中共党组织的讨论、协商,可以从机制上为民主党派创造涉及单位治理、重大经营决策等献绵薄之力的机会。主要有以下建议: 
        1.中共党组织召开涉及单位治理、企业经营等相关会议,应邀请民主党派列席参加,并有建议、讨论权利; 
        2.上级部署的重大单位治理变动、企业经营等相关事项,中共党组织应一并通报民主党派成员; 
        3.人事变动、重大财务事项,中共党组织可单独征求民主党派成员看法。 
        4.建议民主党派成员与所属单位定期开展专项调研、专项监督等合作。 
        (四)互认各党派对自己组织内部的奖惩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外的政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我国政党之间是在多党合作的大旗下,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写进宪法的亲密友党关系。在政治上,八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民主党派成员的奖惩认同上应该保持一致。基于新型政党的合作关系,建议中国共产党将各民主党派成员在组织内部获得的奖惩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奖惩互通互认。 
        五、结束语 
        新时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和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总体要求,我省各民主党派应从更宏大的政治格局、更高远的民主视野、更灵活的思路来探索“重要窗口”建设中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的思路、方法。相信在“新型政党制度”这一论断的指引下,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本文获2020年度民建省委会理论研究优秀结项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龚育之.党史札记[M].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2002:28-56.
[2]李先广.“三三制”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萌芽形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7):6-9.
[3]刘佳.论我国民主进程中人大与政协的关系[J].协商民主,2014,3:14-17.
[4]朱继东.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5:25-35.
[5]宋连胜,董树彬.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经验[J].理论学刊,2011,213:24-27.
[6]黄天柱.民主党派参与基层协商机制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172:99-106.
[7]黄天柱.政党协商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的调查与思考[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6:75-90.
[8]王红玉.构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之初探[J].统战理论与实践,2016,6:29-33.
[9]张彩云.抗战时期毛泽东团结中间党派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理论依据[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8(100):35-37.
[10]李燕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J].新视野,2008,1:24-31.
[11]彭家璇.试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2002,11:134-136.
[12]李宏.浙江省政协探索创建“委员会客厅” 搭建委员与群众“同心苑”[EB/OL].http://www.zjzx.gov.cn/szxzt/mhwzwyhkt,2018-8-17.
[13]徐建平.省政协“为民办实事,请你来协商”开始了![EB/OL].http://www. zjzx.gov.cn/szxzt/mhwzqnlxs/content_89654,2018-11-8.
[14]网站.浙江政协•民生协商论坛[EB/OL].http://www.zjzx.gov.cn/szxzt/ mslt/content_41582,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