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理论与研究
我的位置:主页  > 宣传教育 > 理论与研究
新建基层组织如何长期保持旺盛活力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22 09:24:56
  |  
作者: 施金焕 朱 颖 丁 想
        民建基层组织是民建的基础细胞,是会员履职与党派发展的基本载体。新建基层组织更是党派的新鲜血液,是党派有机生长、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会员需求日趋多元,党派触角向下延伸,基层组织建设迎来深刻变革与重大挑战,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示范带动下,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显著加强,新建基层组织成为展示党派形象、吸收先进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加强新建基层组织建设,使之永葆旺盛活力,已成为亟需研究的新课题。 
        一、加强新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个组织能否高效运行,能否有效达成目标,能否最大程度发挥效能,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新建基层组织建设,就是从起跑线出发,在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竞争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实现基层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一)加强新建基层组织建设,是凝心聚力、提升组织凝聚力的必然要求。民建基层组织会员来自各行各业,单凭一个共同的信仰相聚在一起,相互间没有利益纽带,平时也缺乏工作来往。从某种程度而言,民建基层组织先天就具有松散的特性,如果后天还不加强组织建设,或组织建设滞后,那么将很难汇聚共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必须要从组织成立之初就加强组织建设,把全体会员的思想及行动统一到民建政治纲领上来,逐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并使之成为全体会员的共同信念和共同文化。 
        (二)加强新建基层组织建设,是履职尽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因而,民主党派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党协商的能力、水平与成效。然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党协商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培养提升也绝非一日之功。如果没有针对性开展专项能力培养提升工作,大部分会员将对此空有热情却无所适从。必须要从组织成立之初就加强专项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党协商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和竞争力,为基层组织实现高质量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新建基层组织建设,是规范管理、提升组织执行力的必然要求。执行力,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组织战略和规划转化成为成果的关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就是能够把上级党委政府、上级党派组织的理念和规划变成行动,并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涵盖了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新建基层组织而言,不可或缺。必须在组织成立之初就要开展制度体系、激励机制、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建设,使基层组织机制健全、运行规范、充满活力,以高水平的执行力,确保基层组织在任何时候都具有超强战斗力。 
        (四)加强新建基层组织建设,是展示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新建基层组织,特别是县(区)一级新建基层组织,是党派在当地的第一次延伸,更是窗口中的窗口。因而,新建基层组织的形象,不仅仅关系到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是直接关系到党派整体的社会形象,并作用于优秀人才的汇聚与吸收。必须要在组织成立之初就开展系统的组织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向社会展示我会组织管理严格规范、参政议政积极有效、服务社会扎实有为的优良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并不断增强社会精英分子对民建组织的认同。 

        二、新建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基层组织在成立之初,由于会员处于新鲜期,往往会有一个会员热情高涨、活动响应积极、组织活力迸发的蜜月期。但蜜月期过去后,容易出现各种不足与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活动不积极,组织纪律较为松散。以丽水市2016年、2019年新成立的两个民建支部为例,虽然一开始会员不多,但活跃主动,微信群里有问必答,参政议政共同参与,组织活动基本全员参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会员人数的增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所下降。现在每次组织活动群里发出通知,主动响应的不到半数,其他都需要电话通知,且请假人数较多,参与率不够高、覆盖面不够广。 
        二是作用不突出,参政议政成效不佳。如2016年成立的某县级支部,共有县政协委员6名,每年向县政协全会提交提案15件左右,数量上低于民进总支,基本与同期成立的九三支社持平,且列入重点提案数量不多,尚未形成民建品牌。同时,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调研课题等各项工作也没有表现出新生支部应有活力,在全市各支部中处于中游水平。 
        三是特色不明显,界别优势发挥不足。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参政党,在当前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大局中,应该大有可为。但在实际履职中,不少新建基层组织都没有把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是更多地关注民生领域。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中,针对经济建设、产业发展提出的建议意见和管用举措也不多。 
        四是履职不主动,团队合力有待增强。目前,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工作中,“一人包干,大家在看”或“两三人干,几十人看”等现象在基层组织中较为普遍。新建基层组织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多数基层组织没有形成履职工作的科学体系和强大合力。主委、副主委以完成硬性任务为目标,新会员以完成数量指标为目标,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撰写调研课题等履职任务,实际上交由基层组织里1—2人依靠单打独斗来完成。 
        五是地位不认同,社会形象亟需提升。首次延伸到县(区)一级的新建基层组织,由于客观上起步较晚、主观上影响力不强等因素影响,社会形象并未树立,社会地位不被认同,多数人尚不知道民建组织,不少行政机关、主流媒体等官方机构还会将民建组织与民进组织相混淆,甚至有部分部门和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民建组织开展课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同时,这也造成了经济界优秀人士特别是优秀企业家不断被民进、九三等党派挖脚抢人。 
        上述种种表象,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入会培养不实。目前,多数基层组织在发展新会员中,积极分子只需参加半年活动和组织考察后即可入会,在入会前缺乏系统的考察和培养,造成很多形式合格的“不合格会员”。特别是不少积极分子即便在成为正式会员后尚不理解民建纲领,甚至不少人根本没有读过会章。入会的初衷只是为了找个组织交些朋友,并没想过要履行政党职能,入会动机存疑。 
        二是制度执行不严。政党组织有别于民间团体,其显著特征就是政治性和纪律性。但不少基层组织虽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但一方面对同一组织会员碍于情面,另一方面也担心严格执行造成人员流失,因而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最终造成部分会员组织观念不强,纪律松散。 
        三是组织团建不力。基层组织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工作生活交集较少,如果没有有效的团建,而仅依靠每年有限的传统的学习活动很难形成推心置腹、团结互助的团队。同时,在参政议政等履职工作中又缺少系统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就造成了缺乏合力的单打局面,效率不高,且不利于凝聚力的形成。 
        四是学习教育不够。虽然上级组织不断组织学习与培训,但主要集中在骨干和精英阶层,对于普通会员的学习教育严重不足。各地基层组织或许会组织一些履职工作沙龙,但多数组织没有或很少开展会史、会章学习教育活动,造成基层组织普通会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以及能力提升培训严重不足,也直接影响到基层组织凝聚力、执行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五是会员结构不佳。新建基层组织出于迅速壮大考虑,发展步伐较快,造成新老会员结构失衡现象较为普遍,以老带新作用难以发挥。而在组织成立之初,为了追求会员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吸收教育、法律、卫生等非经济界会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经济属性。同时,新建基层组织由于政治待遇以及各类资源难以与其他老牌党派抗衡,优秀人才竞争处于劣势,造成新会员选材困难,会员中经济界“头部”人士不多。 
        六是对外宣传不足。客观上由于新建基层组织活动不多,力量有限,影响力不大,开展对外宣传力不从心。主观上是基层组织不重视宣传工作,未能主动抢抓机遇,搭建平台,利用热点,做到集中高效宣传。既然对外宣传不足,社会对民建基层组织缺乏了解与认同感必定在所难免。 

        三、加强新建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新时代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是要打造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活力组织和魅力组织。新建基层组织也要以此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直面问题,精准发力,努力打造永葆青春的活力组织与魅力组织。 
        (一)要创新会前培养,提升组织原动力。新会员发展是基层组织的重要基石,是活力组织的源头活水。必须要严格会前培养,严把入会关,不断提升组织原动力。一要科学审慎选材。全面排摸当地优秀人才,根据行业、年龄、学历、个人初步意愿等内容分类建立优秀人才库,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相应人群宣传民建知识,并根据个人意愿及会员推荐,科学审慎确定入会培养对象。二要严格教育培养。参考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流程,建立入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机制,通过集中专题培训、远程授课、组织谈话等多种方式,对入会积极分子开展会章、会史、多党合作以及参政议政基本知识教育,努力培养积极分子政党意识、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三要全面深入考察。继续坚持并完善积极分子参加组织活动机制,通过活动,在增强积极分子认同感的同时,加强对积极分子的考察,为入会前全面深入考察夯实基础。四要优化会员结构。要在充分保证界别特色、体现本会进步性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各行各业精英人士入会,不断提升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改善行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充分激发组织活力。 
        (二)要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组织向心力。政治功能是民主党派最本质、最核心的功能,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是活力组织的内核之所在。必须强化政治功能,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建设,提升组织的向心力。一要强化首位意识。教育引导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组织建设首要大事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建会,开展制度化学习,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强化换位意识。要教育会员在党派建设上学会换位思考,不仅要深刻认识本会的会史、会章与使命,更要从执政党希望我们建设成什么样的组织、发挥什么样的政治功能、完成什么样的时代使命等方面去思考和实践,切实加强本会的思想政治建设,打造向心力强大的基层组织。三要强化配位意识。在强化会员对民主党派位置、功能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会员思想政治的匹配性教育,促使会员努力做到政治配位、思想配位、德行配位。 
        (三)要严格制度执行,提升组织执行力。令行禁止是组织执行力的直接要求,是活力组织的基本保障。必须要严格会员要求,严格制度执行,提升组织执行力。一要完善组织制度。全面梳理各类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考核制度,按科学实用原则进行重新修订,建立起涵盖组织活动、履职工作、评价考核等一揽子制度,确保组织制度的科学性和指引性。二要严格制度执行。尊重契约,遵守纪律。在全面学习解读会章、会内监督条例以及基层组织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活动请假、履职打卡、考核奖惩、纪律处分等制度,该诫勉的诫勉,该处分的处分,该劝退的劝退,切实规范会员行为。三要适当体现灵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适度理解企业家会员群体的特殊性,对企业家会员确因工作等客观原因不符合制度要求的,在一定程度内给予豁免。 
        (四)要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组织领导力。领导班子是组织形象的缩影,是活力组织的重要引领。必须要塑造团结务实、清正廉洁、积极向上、履职尽责的班子形象。一要配好领导班子。要坚持任人唯贤,领导班子必须要选用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单位威望高、民主作风好、创新意识强的人担任。也可以采取组织意图和会员民意相结合,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格局,大胆启用政治觉悟高、年轻有活力、热心会务、有思想、善团结的年轻会员担当重任。二要坚持集体领导。要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广泛听取会员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不搞独断专行。三要加强班子学习。要坚持与时俱进,上级组织需开展各类基层班子成员学习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班子成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领导力。 
        (五)要推进团建活动,提升组织凝聚力。团建活动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利器,是活力组织的润滑油和催化剂。必须要加强基层组织团队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一要专题化开展活动。要分阶段分专题组织开展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兼顾思想性、专业性和趣味性,提升会员参与积极性。如结合驴道经济开发组织驴道徒步越野,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结合组织建设,开展破冰、背摔等团建活动,增强会员间信任、合作等意识;结合省委建设重要窗口决议和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决定,组织沙龙活动,学习相应文件,开展头脑风暴,增强政治意识和履职意识。二要多元化组织活动。要坚决扭转依靠个别人组织开展活动的现有局面,建立轮值制等活动组织制度,通过行业或地域进行分组轮值,活动主题与标准由班子在年初大致确定,活动实施由轮值小组依次安排,努力实现活动吸引全员、组织依靠全员的新格局,不断提升会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三要个性化打造品牌。鼓励每个基层组织因地制宜开展个性化特色活动,并逐步打造活动品牌,提升活动影响力,上级组织每年开展品牌活动评比,用以强化与激励。 
        (六)要重视履职培训,提升组织竞争力。教育培训是组织建设的基本路径,是活力组织的粘合剂和推进器。必须要通过教育培训实现会员的充分教化和履职能力的全面提高,不断提升组织竞争力。一要搭建学习平台。以党为师,充分借鉴《学习强国》APP平台以及强制学习打卡制度,搭建操作简明、内容充实的民建网上学习平台,精选会史、会章、多党合作知识、重要时政新闻等学习内容;建立每天强制学习制度,按照每天打卡和每日精选原则,设定每日必学内容,控制每天学习时长(5—10分钟为宜),让会员在长期坚持中积少成多,丰富相关知识。二要丰富培训内容。在线上与线下各种学习培训中,既要重视会史会章和会的理论学习,也要重视多党合作知识、中共重要理论学习,还要开展经济、法律、管理等领域知识学习,更要定期组织时局剖析和参政议政能力提升学习,以促进会员知识结构的完善与业务能力的提升。三要健全履职体系。要建章立制,完善履职考核体系,引导和督促会员像干好本职工作一样履行党派职能。要建立全员信息工作制度,做到社情民意信息全员提供、专业会员执笔,提升社情民意信息质量。要常态化开展参政议政沙龙活动,努力实现调研全员选题、举措全员谋划、履职全员参与的履职工作新格局。 
        (七)要积极主动宣传,提升组织影响力。形象宣传是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活力组织的对外窗口。必须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提升组织影响力,增强社会认同感与会员自豪感。一要加强老阵地建设。要高度重视当地政协、统战阵地和传统党报官媒宣传,特别是充分借势“两会”通道、民主协商等热点,在党委政府和统战系统中树立担当实干、积极有为的基层组织形象。二要强化新媒体思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平台,借助网络、微信、抖音甚至直播平台扩大宣传,树立与时俱进、朝气蓬勃的基层组织形象。三要打造参政党品牌。品牌是最大的影响力,口碑是最好的认同感。要牢牢立足参政党职能,发挥经济界特色,打造强大的参政议政品牌,为发展代言,为百姓谋利,在广大群众中树立心系发展、情牵百姓的民建基层组织形象。 
        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组织建设的始终。新建基层组织的蓬勃成长更需要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与支持,不断增强会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让基层组织永葆青春,充满活力。
                  (本文获2020年度民建省委会理论研究优秀结项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宋来、宋晓涛、刘嘉,提升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力问题研究,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2]刘小莉、樊笃涛,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研究,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3]陈兵斌、危建武,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践探微,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4]唐华生,增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力的再思考,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