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学习园地
我的位置:主页  > 宣传教育 > 学习园地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史会章有感
发布时间:2015-08-14 11:03:37
  |  
作者: 叶玲俐
    我的初衷,只是想稍稍粗略了解下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史、会章,殊不知一拿起来就爱不释手;七十年的历史,换个角度阐述了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如此荡气回肠,深深吸引了我。一瞬间的思想共鸣,民建人,他们明确的行路方向给了我归途的感觉,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广博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亦没有黄金屋,引我为之动容的是贯穿始终的民建之魂、谱写这段历史的民建之人以及那种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
    一、民建之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党派也一样。在党的统一战线这个政治联盟大家庭里,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家里的大员,经济界人士的组合,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参加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民建——要求民主、要求建设;这,就是使之区别于其他党派,以迥然不同的姿态存在的民建之魂。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黄炎培的“爱国、报国”与胡厥文的“实业救国”完美结合,中国民主建国会应运而生,把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其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以自己的方式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做着贡献。一路行来,历尽惊险、苦痛,重庆陪都惨案、南京下关事件,为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铺了一条血路。1948年5月,民建第一时间赞成并积极响应了中国共产党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改变了“不右倾不左袒、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立场。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漫漫黑夜,或倾家荡产、或受尽凌辱、或被迫害致死,民建会员及工商业者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之后的“脱帽加冕”,更是坚定不移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尽心竭力做好参政党。
    二、民建之人
    长久以来,民建会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早在1946年社会生产萎缩、民生困苦、百业待兴之时,就涌现出一批踊跃认购人民折实公债的民建之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公债盖上了“支援建设、永不兑现”的章。民建的历史人物造就了今天的民建团体,而他们的灵气和奉献丰满了中国的历史。现今的民建人,抑或是获奖的书法家,又或是各类大气的企业家、各单位的中层,更有新生代企业家、维护法律的律师大状们,面对这么多优秀的形形色色的人,陌生、崇敬与不自信也接踵而来,欣喜的同时,却也难免有些恍惚和不知所措。
    常常地,我内心有一个新会员的自我定位,环境是陌生的,人也是陌生的,迈不开脚、伸不出手。作为一名新会员,有幸参加了乐清之行,见识了温州各县市区民建会员的风采,学习了如何撰写社情民意和提案,参与了课题的讨论;参加了“法治温州、明见沙龙”的活动,其别具一格的探讨方式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这些之于我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激发了我无比求知若渴的心情。渐渐地,团队的其乐融融感染了我,他们开朗的心胸感化了我的封闭,他们待人的诚恳低调同化了我的行为。
    三、民建之使命
    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建言献策是民主党派的传统和使命。不管是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还是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期,作为一个参政党,民建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这个使命,“这是一份责任,一个民建会员的价值就是能担当这份责任,从自身的视野里去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拿出自己的责任和力量,多建一言多献一策。”
     经济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民建会各级组织抓住工作重点,围绕改革与建设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重大建议。这个参政议政的小团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角度,无时无刻不在为社稷民生出谋划策。往往一家小“名堂”、一盏茶,就能深谈至深夜,只为探讨时下温州民企发展的方向、时尚产业如何入手、温州金改怎么创新等等。他们的这份努力和坚持带来了硕果,江衍妙撰稿的《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和并购基金,助推产业转型和“跨界”升级》、陈启贤提出的《以鞋服行业为突破点发展时尚产业的建议》以及金海峰的《加快雁楠旅游“一体化”的建议》等等,关乎政策、关乎经济、关乎民生,受到了重视、受到了领导批示。每每看到民建人,致力于社情民意的提出、提案质量和可操作性的探讨、课题的转化,深深为他们的热心和认真所感动和折服,因为这是不断践行民建会会章的最直接体现,也彰显了民建会员心中的执着和奉献。
    民建宛如一条河,众多同行者如溪如流,彼此碰撞融合,犹如阅读一本好书,又如吸吮琼浆玉露,让人不禁迷恋而忘返。我深深体会到任何一朵博击的浪花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前行的路上,不仅要彰显个人弄潮的能力,还得有同行者;“微斯人,吾谁与归?”,百川归海,自当融入民建的滔滔之水,博采众长,学会思辨,促进自身思想境界和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