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政协委员黄小杭:浙江精神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发布时间:2005-02-26 09:13:24
|
作者:
民族精神、地域精神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力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使走向改革开放的浙江人赢得了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浙江成为中国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并为全国所瞩目。进入新世纪,根据新实践,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浙江精神,实现浙江精神的与日俱进,是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浙江精神,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意愿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从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究其原因,一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二是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发展相结合,浙江人发扬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世纪之交,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的要求,从而使浙江精神从实践上升到理论。16字的浙江精神,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人民精神面貌的生动体现、浙江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和浙江经验的高度概括。
浙江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和宝贵精神财富,同时浙江精神的生命力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进入21世纪,浙江精神的物质基础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一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一体化,浙江企业和经营者面对的不仅是千方百计打开国内市场,而是如何进入国际大市场,从商品、劳务输出扩大到技术、资本较量,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扎根并扩张。二是浙江正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全省GDP已从1999年的5350亿元,增加到11243亿元;人均GDP从11993元上升到23942元,进入人均3000美元这一国际中等发达水平,浙江下一步不能再靠“高消耗”去换“高增长”,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绿色浙江和文化大省,建设法制浙江和和谐社会。三是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大经济圈崛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精神正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呈现群雄并起、万马奔腾的局面,这对浙江的优势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浙江在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同时,必须不断挖掘、发展浙江精神,提升新时期浙江人形象,增强忧患觉悟和拼搏意识,再创辉煌。
从实践中提炼并不断发展地区精神,已经成为许多省市的共同行动,也为发展浙江精神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创造中国改革开放奇迹的深圳,从20世纪80年代的“开拓、创新、献身”,到九十年代的“开拓、创新、团结、奉献”,进入21世纪又重新概括了“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广东,在新世纪之初,总结并倡导了“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广东精神。江苏,居安思危,请浙江民营企业家帮助解放思想求,把“创业、创新、创优”作为新时期的江苏精神,激励民众创业、企业创新、干部创优,以先进文化 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山东,以“忠诚守信、勤劳勇敢、务实苦干、开放创新”作为新时期的山东精神,并在去年开展“弘扬和培育山东精神,塑造新时期山东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上海,提出以“申博精神”为起点塑造上海精神,主要表现为:胸怀祖国、不辱使命的信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自信从容、博采众长的风范。
二、继续发扬浙江人一贯倡导的自强坚韧、创新务实的品德,大力倡导信用守法、大气和谐等体现时代发展的新精神。
丰富和发展浙江精神,要体现时代的要求,注重地域特色,立足实践的发展,展现浙江人新的面貌;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赋予更全面、更深刻的内涵。现有16字的浙江精神,经过20多年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应当坚持,只要对文字的表述作适当的简练和调整。对需要新增加的内容,新世纪浙江的发展实践已经为丰富浙江精神奠定了基础,省委、省政府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已闪烁出许多哲理思辨。比如,2003年习近平书记视察杭州时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踏下心来把工作做得更好。对浙江资本“走出去”现象,省领导认为一要乐观其成,为我所用;二要改善环境,从政策、感情、事业上留人,提高“浙江人经济”与浙江经济的关联度。
对浙江精神的新表述,提出如下初步建议:
自强坚忍。新时期的浙江人要永远珍惜并坚持创业初期那种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要走出小打小闹、家族制等的束缚,勇敢地攀登现代市场经济的崇山峻岭,攻克科技、品牌、营销、管理、市场、金融、人力资源等一个个难关;浙江商人、产品、技术和资本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要更多地占领国际市场。
创新务实。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使浙江人敢走天下路、敢为天下先,创新务实仍然是新时期浙江发展永葆领先,是浙江精神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创新务实,必须在更高层次上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导向,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全面建设“平安浙江”为主线,创造性研究并实现浙江“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以超前的眼光,务实的思路,振奋的精神,去创造更加出色的业绩。
信用守法。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市场经济讲求信用和守法。倡导信用守法精神,是浙江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必然选择,是建设“信用浙江”、“法制浙江”的题中之义,是浙江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浙江一些产品和商人曾经被冠以“假冒骗”,在不少地方遭厄运;今天浙江大举进入国际市场,但困惑和阵痛始终困扰着浙江人;甚至连不讲交通法规、不文明礼貌的行为,都损害着城市的秩序和形象。这些警示着浙江人应当适应形势,崇尚信用守法的精神。实践证明,经济发达之地必定是文明与法制之都,“按法规办事,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的理性执政是现代经济社会腾飞的“真经”。信用守法,政府是表率,企业是重点,个人是基础,要大力倡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经营,遵纪守法的法治精神,营造一流的文明环境,赢得更大的国内外发展空间。
大气和谐。数百近千万浙江人在省外国外经营、求学和生活,上百万外省外国人走进浙江,浙江发展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越来越多的依靠国内国际市场。走出去,请进来;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人经济”已经是一大显著特征。浙江是海洋大省,礼仪之邦,开放之域,浙江人理应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博采众长的心态,团结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浙江服务。浙江正在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强化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和谐社会是有序、宽容、多赢、理性的社会,是诸多对立、矛盾中的统一。大气和谐应当作为新的浙江精神。
新的实践已经为浙江精神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新内容。比如,高效廉洁、精致创优、爱国敬业、奉献拼搏、自信从容、开放兼容、诚信互助、共同富裕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三、建议开展“浙江精神”大讨论活动,使浙江精神更好地成为浙江人民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
丰富和发展浙江精神,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列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学、准确地表述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群众形成共识、铸造合力的过程,需要广大党员、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建议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牵头下,围绕“浙江精神如何与时俱进”、“新世纪浙江人新形象”等命题,在主要新闻媒体上开展大讨论。
要结合不同地域特点、各个行业实际,丰富并弘扬浙江精神。温州、台州、绍兴、金华等市是浙商的重要发源地,宁波拥有东方大港和“宁波帮”的优势,杭嘉湖地区兼容了苏南、温州模式,比邻上海,丽水、衢州是浙江的欠发达地区,更需自强不息和“山海协作”。农民增收致富、企业创新创收、市场有序竞争、市民文明礼貌、机关高效守法、城市富有活力,等等。通过这场思想大解放活动,摒弃不适应时代的陈规陋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精神新规则,把浙江建设得更加强盛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