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你有权消费但无权浪费---我省委员热议节约型社会
发布时间:2005-03-12 10:15:59
|
作者: 记者 马莉莉 朱海兵
我国资源短缺,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资源浪费现象却普遍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巨大的浪费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成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省政协委员们的热门话题。 痛心的现状:消耗与获取极不对称 20多年来,我们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代价。 高天乐委员列出了一组数据:以2003年为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9.1%,同时成了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消耗了占世界当年消耗总量近50%的水泥、35%的铁矿石、20%的氧化铝和铜,而这些只创造了占世界总量4%的GDP。 在资源开采、加工和运输环节的浪费也很严重。有专家指出,现在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浪费数量,至少在600亿立方米以上,而我国目前每年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缺水量也约为600亿立方米。粮食作物在收获、储藏、加工、运输、利用等环节的损失率至少在10%,也就是说,全国每年有多达几百亿斤的粮食在这些过程中白白地损失掉了。 普遍的病症:轿车越“经济”越受歧视 委员们认为,资源浪费既产生于生产过程,也产生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浪费”。 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委员们的感慨就更多: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有的甚至还很严重,流水不间断,纸张随意扔,没人的房间风扇、空调、电脑依旧运转,尚可使用的物品却已进了垃圾堆…… 高级宾馆禁止省油的小型汽车驶入的现象曾经深深刺痛了连建伟委员。这次“两会”上,这位中医专家也把批评的矛头指向浪费行为:“在我国石油资源非常紧缺的现状下,人们却在追求排放量大、豪华型的汽车,经济小型车在行驶上甚至被歧视。” 共同的呼声:为后代留一个美好家园 如果以图形为例,循环经济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圆---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圆心,圆弧的起点是资源,依次划过产品、废弃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终点又回到再生资源。这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委员们认为是节约资源的好方法。 高天乐委员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建议: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排污超标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使之付出高昂成本,并将惩罚排污超标所得经费用于奖励和支持积极实施循环经济的单位;要通过提供补助金、低息贷款等手段,帮助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系统;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并应该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列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考评依据。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不光体现在生产方式上,也体现在消费方式上。卢步东委员提出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要加强垃圾处理、再生利用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公民进行“绿色消费”,优先考虑和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 “两会”上,委员们纷纷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一位委员曾痛心地说:你有钱,可以去吃几万元一顿的盛宴,但不能剩下大量食品丢入泔水桶;你可以去住几万元一夜的总统套房,但不能浪费自来水……总之,你有权消费,但你没有权浪费资源!
(卢步东系民建省委会副主委,高天乐系民建省委会常委---本网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