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十一五”金融体制改革主攻方向在哪里?卢步东委员建议:促使资金“向下走”经营风险“不埋单”
发布时间:2006-03-08 11:43:51
|
作者: 记者 宋舒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我国资金多年来一直在“向上走”,即向大企业、大城市集中;“四大银行”、城信社、农信社及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经营失败时,无一不是政府“埋单”。
民建省委会副主委,省旅游集团董事、总经理卢步东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说,要使“十一五”时期“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得以有效实施,必须抓住这两个关于“金融服务功能”和“金融稳定”的突出问题,作为“主轴线”加以解决。
从1993年开始,在宏观经济政策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资金一直在“向上走”。目前,县域经济中的资金仍在不断地被吸走,存贷比已经偏低,并还在下降。即便是位于“长三角”、已名列全国百强县的江苏省靖江市也是如此,1998年到2005年9月,该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从75.5%下降至44.5%。因此,当前金融体制改革最迫切的课题之一就是促使资金“向下走”,让资金流向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微小企业,以及贫困人群。
卢步东建议,为促使资金“向下走”,必须积极发展和完善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构筑以自由企业、自由市场为基础的金字塔式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尤其是小规模的县域商业银行,使之成为金融支持小企业尤其微小企业的主力军;以财政性扶持政策促进信贷进入最贫困人群;灵活运用央行再贷款,用向县域金融机构如农信社、县域商业银行等提供再贷款的手段来冲抵资金“抽水机”效应。
卢步东认为,从防范风险实现“金融稳定”角度来说,下一个5年,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硬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让政府(包括央行)不再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埋单”。迄今为止,央行已为“四大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投入1.7万亿元,农行还有5700亿元不良资产等着剥离,在城信社清理和农信社改革中,央行与各地政府也均付出了数以千亿元计的代价。不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金融难以真正稳定。卢步东建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控制权、人事权、决策权真正属于“三会”,实现政企分开;用市场化、法制化“准入、退出”取代行政化“准入、退出”;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和经营者责任,同时调整与完善金融监管,促进金融稳定。   
民建省委会副主委,省旅游集团董事、总经理卢步东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说,要使“十一五”时期“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得以有效实施,必须抓住这两个关于“金融服务功能”和“金融稳定”的突出问题,作为“主轴线”加以解决。
从1993年开始,在宏观经济政策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资金一直在“向上走”。目前,县域经济中的资金仍在不断地被吸走,存贷比已经偏低,并还在下降。即便是位于“长三角”、已名列全国百强县的江苏省靖江市也是如此,1998年到2005年9月,该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从75.5%下降至44.5%。因此,当前金融体制改革最迫切的课题之一就是促使资金“向下走”,让资金流向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微小企业,以及贫困人群。
卢步东建议,为促使资金“向下走”,必须积极发展和完善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构筑以自由企业、自由市场为基础的金字塔式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尤其是小规模的县域商业银行,使之成为金融支持小企业尤其微小企业的主力军;以财政性扶持政策促进信贷进入最贫困人群;灵活运用央行再贷款,用向县域金融机构如农信社、县域商业银行等提供再贷款的手段来冲抵资金“抽水机”效应。
卢步东认为,从防范风险实现“金融稳定”角度来说,下一个5年,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硬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让政府(包括央行)不再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埋单”。迄今为止,央行已为“四大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投入1.7万亿元,农行还有5700亿元不良资产等着剥离,在城信社清理和农信社改革中,央行与各地政府也均付出了数以千亿元计的代价。不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金融难以真正稳定。卢步东建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控制权、人事权、决策权真正属于“三会”,实现政企分开;用市场化、法制化“准入、退出”取代行政化“准入、退出”;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和经营者责任,同时调整与完善金融监管,促进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