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明天,就业之路如何行?
发布时间:2006-03-10 09:33:29
|
作者: 袁夏良;陆正明;邵岭;邵珍;陆静斐;田玲翠
安居乐业。一份适当的工作,对于就业者及其家庭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在那些工作没有着落的年轻人、中年人脸上,写着忧愁与不安。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支撑广开就业门路,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吸纳劳动力,社会各种培训机构如何开展实用的技能培养,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基本利益,事关家庭安稳,事关社会安稳。 
三大“暗礁”阻碍求职---访高天乐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高天乐在分析就业难时直言不讳地指出,挑肥拣瘦、技能单一和适应性差,正日益成为不少人就业航程中遭遇的三大“暗礁”。他因此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三种途径: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劳动培训。 
高天乐委员认为,找工作首先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择业观念。他说,不少人找工作时,总想着托熟人、靠关系,找个轻松或挣钱多的工作,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电力、电信等行业,宁可待在家里,也不肯去民营企业或合资企业,也不主动去自主创业。还有一些人,由于技能单一、文化素质不高,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有些人上岗后,由于不能适应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而失去了工作。 
针对这些情况,高天乐委员认为,目前不妨先提倡灵活就业。譬如实行全日制、季节制、短期、临时、轮换以及弹性工作制等,既可满足社会上不同的用工需求,也有利于挖掘潜在的就业岗位。此外,政府应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于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政府可协调并提供小额创业担保贷款,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对于在城镇社区从事修理、便民理发、小百货、早夜市、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的专业人员,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区别对待。推动各级劳动培训,也是解决就业难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应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创办职业培训机构,对在岗或失业人员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为进一步就业创造条件。 
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高天乐委员特别强调说,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也可成为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难题的途径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已达到8000多万人。 
代表委员热议就业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龙超云: 
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等,这些都是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群。搞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政府要建立更多就业平台,劳动部门要多组织就业培训;工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协助有关部门广开就业渠道。对用人单位而言,招聘条件要实事求是,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对就业者来说,要转变就业观念,逐渐树立独立自主的创业意识,努力通过创业、再创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陈观光: 
男女就业按道理应该一视同仁,但有些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了一些门槛,这个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就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社会分工的多元需要,扩大适应社会分工的就业面。专门针对女性的专业除了现有护士、幼儿教师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现在中央提出的加强基层工作、重心下移的需要,开拓一些让女性深入社会基层社区的专业领域,这也是就业观念与时俱进的一种体现。 
全国人大代表陈政高: 
经济发展是就业的根本保证。在老工业城市,经济中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显现,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把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基础,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繁荣。扩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招商引资,都会促进就业。对一些已经错过技能提升期的下岗失业人员,政府要通过政策优惠,帮助他们最终实现再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王梦恕: 
再就业工作不应该是一种短期的行为,更不能只是做做样子。要基本保证再就业者就业的相对稳定,除了提高就业者的素质、业务技能外,重要的是政府给予制度上的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黄方毅: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将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进行调整,重新审视GDP的意义与构成,将创造就业岗位、控制失业率作为政府重要、持续和长期的目标来抓。关键是要将大学生就业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领域,面向广大的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型企业。要培育大量开放高效、灵活敏捷的中小企业群。 
■百姓故事 
政策扶持解创业之忧  徐静的就业经历 
■记者田玲翠  报道 
就因台湾老板突然失踪,好端端的企业轰然倒闭了。徐静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跨入不惑之年后,竟会在一夜间从部门经理跌入到失业大军的行列。经过“创业培训班”的帮助,她申请成立了“常帮润禾小工业配件装配服务社”,加工生产自己熟悉的灌溉产品。 
场地的限制、资金的短缺,成为“常帮润禾服务社”开拓业务的当务之急。政府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帮她走出困境,“长宁开业园区”为徐静提供了漂亮的办公室,申请到的10万元开业贷款让她备足货源。服务社生产的节水灌溉产品,顺应当前农业发展需求,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非常适合“4050”人员就业。仅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常帮润禾服务社”的业务量成倍增长,员工也从开业时的两个人发展到23人;业务范围也从开业初期的产品小加工,发展到有能力承接为大型现代农业园区安装喷、滴灌设施工程。 
目前她们正与浦东新区蔬菜基地洽谈温室大棚灌溉工程,预计工程造价近50万,需要她们提供近4万套的配套产品,这将为“常帮润禾服务社”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管齐下  拉动就业---访俞国生代表 
就业是民生之本。全国人大代表俞国生说,由于目前城镇劳动力增长较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解决就业压力的任务比较重。他认为,可以通过发展经济、鼓励创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四管齐下”,拉动就业。 
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助推器”。俞国生说,要坚持在发展经济中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他认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要与就业岗位的开发相结合,推出不同类型的岗位以适应不同的劳动力需求,“特别是要推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民营中小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既符合自主创新的要求,也能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俞国生说,促进就业是政府的责任,但在尽可能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政府也不能忘了给公众创造一个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当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出台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在俞国生看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是解决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他建议,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那些年龄大、技能差的就业困难人员走上岗位。 
谈到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俞国生认为要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要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注:全国政协委员高天乐系民建浙江省委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