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翁荣金:让留守农民与知识握手
发布时间:2007-02-05 11:24:29
|
作者: 刘艳
1月10日,浪莎三农学院第四期学员班又开班了,“继续为义乌农民和外来民工培训一技之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的一大心愿。”浪莎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翁荣金对此深有感触,“我们主要针对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设置电工、焊工、水工、锅炉工、机械维修工、机械操作工等,使之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具实用性;学员结业后,工作上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授人以渔--专业技能助推新农村建设 浪莎三农学院是2006年3月由浪莎集团出资金、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出师资联合成立,对农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 “企业投资500万元,设立‘浪莎三农学院教育基金会’,学员免费入学带薪培训,保障学员月工资最低800元,并且鼓励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证,考证费由学院承担。”了解情况的义乌市工商联会长王瑞迈介绍。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曾专门为此批示,纳入“饮水思源工程”范围,浙江省委副书记乔传秀也高度评价:“浪莎回报社会,出资创办三农学院,让农民带薪学习技能,此举实属可贵!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前三期共有800名农民接受了技能培训,顺利结业的有768名,全部走上了新的就业岗位,其中有的还自己当起了老板。 周爱仙接受的是烹饪专业培训,现在在家乡义乌赤岸镇桥溪村开了一个“农家乐”。她说:“我家在义乌最高山双尖山脚下,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来这边游玩的人特别多,原来想开家小饭店,但烧菜水平有限,感到力不从心。浪莎集团举办烹饪培训学习班,恰如一场及时雨,让我学到了许多新鲜菜的做法,厨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开家‘农家乐’的想法也变成了现实,现在生意可好呢!” 而江东街道徐村的赵祖峰谈起了自己的心得:“我原是一名钳工,每月收入仅仅1000元,经过3个月袜机维修班培训后在一袜厂当起了袜机修理师傅,现在月收入高达3000多元。” 这些事例说明,浪莎三农学院是企业切实贯彻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也是探索校企合作服务“三农”的新路子。
技术公开--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第四期培训班约有1000名学员,比前三期的总和还多。“只要有需求,我们就搞大一点,”翁荣金看着这些有当地农民、也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学员,高兴地说着一个靠勤劳富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的心里话,“这也是真正体现我们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学宗旨,同时也彰显出三农学院无处不在的和谐。” 翁荣金还告诉记者,这期培训除开设水电工、缝纫、档车、机械维修、电脑、烹饪、店长等众多专业和职能外,公司还花重金聘请具有40多年行业经验的意大利资深专家Angyno 和印度袜机专家Sunny亲临现场传授,同时,考虑到学员文化程度较低和个体间较大差异的特点,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 花重金聘请专家是翁荣金的一个大手笔动作,但在行内让人竖起大拇指的还是翁荣金“在培训中实施技术大公开,解密袜业和内衣行业成功经验”。过去,作为一项行业潜规则,凡要求学习袜机和内衣设备维修技术的,必须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学成后还必须在企业服务5年以上,门槛之高、条件之苛刻让许多想掌握一技之长的人望尘莫及。作为袜业和内衣行业知名品牌,浪莎不但让学员免费入学带薪培训,自主择业,还率先无偿传授浪莎多年沉淀下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全面解密袜业、内衣行业的成功经验。 “我之所以在培训中实施技术公开,就是要提升义乌袜业和内衣行业整体竞争力。”翁荣金看重的不仅是浪莎这个品牌,他更加看重的是义乌的整体品牌。 义乌目前从事袜子、内衣、服饰企业数量众多,光袜企就有1400多家,产业集聚现象明显,已呈现出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规模小、层次较低、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不高、创新力度不强、结构还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我们作为行业龙头,浪莎通过三农学院一定要培训更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将自己在袜业和内衣的成功经验布之于众,以引导更多的义乌企业对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新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义乌袜业和内衣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可见,翁荣金作为民营企业家心胸的博大与目光的长远。
(翁荣金系民建会员、义乌市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