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八成学生缺乏心理健康认知--民建绍兴市委会建议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必修课
发布时间:2007-04-30 15:14:45
|
作者: 本报记者 陆梅红
厌学情绪严重,不善与人交往,自私、任性、抑郁、自卑或自恋,这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正成为学生的巨大困扰和家长、教师的苦恼,成为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障碍。
民建绍兴市委会日前通过对部分学校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市区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比例已达16~20%,与此同时,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率则很低,有80%学生对心理健康缺乏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存在很大的盲区。
据民建绍兴市委会李福勇副秘书长介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家庭教育的缺乏。许多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很少有结合孩子各个时期的身体、心理特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全面地被呵护、关爱,甚至溺爱,致使孩子从小的心理历程中缺少挫折、磨难和不如意的经历,缺少与他人沟通、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欢快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素质就比较脆弱,如果再受不良的外界因素影响,往往不能适应繁重、紧张的学生生活,遇到一时挫折、困难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就会发生心理问题。”二是学校教育的缺位。从调研情况看,学校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普遍重视不够,被调研学校中没有一所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有一半学校没有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而社会公德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理想信仰的淡化、物质攀比的风盛、浮躁肤浅的时尚以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的不良影响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三个因素。有些孩子的心理一直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为自私和没有责任感,是造成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目前,国家教委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中学生的必修课,大多数学校也都编印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但几乎没有学校设有专职的心理学教师进行课堂讲授。民建绍兴市委会认为,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列入中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疏导室,在信任与放松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也可以整合各学校的资源,开设免费心理热线电话;家庭要给孩子一个科学和健全的教育起点,要注意观察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教会孩子学会自我平衡,坚持耐心地培植孩子的良性情感;大众媒体应坚决杜绝一切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文化,共同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